胤禛愛梅,還真是遺傳我的基因,想著心裡不免喜滋滋的。
有時候甚至覺得自己傻裡傻氣的,經常為一點點兒事兒就開心的不得了。
想到胤禛說他書房就在我睡的房間的對面,一時手癢,想練練字。
從塞外回京也有近兩個月的時間了,也沒碰過筆。
要是胤禛什麼時候說要看我寫的字,那就糗大了。
趁他現在去宮裡,可能要到晚上才回來,我不如先練個一整天,練練手感,到時候不至於寫的無法見人。
胤禛的書房有兩間組成,中間沒有牆壁,是用書架隔開,留了一個通道,掛上帘子算是將兩間隔開。
外面像是會客用的,擺了幾張大木椅,兩張椅子間有張高高的小方桌,典型的古典擺設。
兩邊牆角擺了瓷器,也不知道貴不貴重,我對這些古董是沒啥鑒賞能力的。
裡屋的牆上掛了些畫和字,瞧那字體應該是胤禛的筆記,他對自己的字倒是信心滿滿啊。
我走到書桌前拿起毛筆,彩珠備紙,若涵磨墨,開始了今天的練習,不過這陣勢還真有些奇怪。
第八十九章 閑靜生活2文 第八十九章 閑靜生活2 也奇了,一整天下來除了高無庸有派人過來送午膳,總管蘇培盛過來問我有什麼需要外還真沒什麼人到這園子里來。
諾大的園子待打掃下人整理過後又安靜了下來,白天還好,夜晚降臨就有些受不了。
“這個園子都這麼靜嗎?”彩珠微微笑笑,“四爺比較喜歡靜,所以這園子的下人很少。
平時只有奴婢,高公公和蘇總管在身邊伺候。
”若涵有些不太理解,“小姐不是挺愛靜的嗎?昨天不是還好好的,怎麼今日反倒像是不喜歡了?”昨天是我一進卧房就沒出過門,哪裡知道這園子幾乎沒人住。
我以為做過鬼魂就再不怕黑了,可只打被人追殺后膽子也越發的小了,莫非是遇刺恐懼症?正想著,胤禛帶著高無庸進了書房,高無庸手裡還抱著個長長寬寬的東西。
胤禛走進裡屋,“什麼不喜歡了?”我從椅子上起身,給胤禛施禮,“四爺吉祥!”“在我府上就別行這些虛禮了。
”又對高無庸說,“把東西放下都下去吧,準備些小吃,晚點再送過來。
”待彩珠和若涵也乖乖的離開了書房,胤禛才邊拆高無庸放下的東西邊說,“剛說什麼不喜歡?”“覺著園子太大又靜,總覺得空蕩蕩的。
”“我習慣在這樣安靜中思考問題,你呆久了也會習慣的。
”他把布拆開,裡面包著的是古箏。
一時不明就裡,“四爺也喜歡音律?”“聽十三弟說你古箏彈的極好,想來是練家子,十三弟沒回來前你就住這裡,悶了彈彈古箏也好。
”老是聽他說胤祥,這誤會是越來越離譜了。
見我沒回答他又說,“原以為那次是專程送我大衣,到如今是完全明白了。
我不過是個橋樑,做你和十四弟的差使才是真。
”聽了他這席話我如果還不解釋,這問題就真大了。
“奴婢和十四爺並無特別感情,四爺你誤會了。
”“雖說十三弟沒承認過,這宮裡有多少人流言關於你和十四弟的,難道你還不知道?何況你們這次又是同時遇害,哪裡有巧到兩個人在塞外單獨相處遇害的道理?更何況十四弟為你竟不顧身上的傷,尋遍蒙古。
他是極看重你的。
”我想這輩子胤禛應該沒有像今天這樣一次說這麼多話吧?那還真是多虧胤祥。
若不關胤祥的事,他也懶得開這金口。
“十三爺和奴婢不過是言語相投罷了,讓人誤會也無話可說。
不過請四爺務必要相信,昔墨和十三爺真的沒什麼。
”見我堅持他也不好再說什麼,只道,“或許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四爺,你信前世今生嗎?”說不通他我也只好轉移話題。
有些問題我也該問了,瞧瞧他的接受程度是多少也好。
或許是站累了,他坐到牆邊的椅子上,也讓我坐了下來才說。
“信或不信只是一念之間。
許是我修佛的原因,對前世今生還是略微信服的。
”他眯著眼打量了我一陣,“我一直都很奇怪自己對你總有些熟悉的感覺,甚至讓我不知所措。
今日說到前世今生,或許我和你有那麼段緣分吧。
”第八十九章 閑靜生活3文 第八十九章 閑靜生活3 聽他這麼說,我的心也輕鬆了不少。
等時機成熟了,我一定要認回自己的兒子。
只是不知道要何年何月。
。
。
一直不敢將這件事說出來,害怕一旦開口,他無法相信,我們恐怕連說話的機會也被我硬生生弄沒掉。
愣愣的盯著古箏發獃,沒預兆的眼眶又有些濕潤了。
不知道他有沒有發現我的異常,待我控制好情緒抬起頭來的時候,他已經坐到書桌前,握筆修書。
至於寫什麼,由於隔著距離也沒怎麼瞧清楚。
我也不好走過去瞧他寫信,只獃獃的坐著不發出一點聲音,以免打斷他的思緒。
不一時他便寫好了,吹吹紙上未乾的墨跡,再將紙塞進信封封上蠟。
喚道:“高無庸!”原本以為外面該是沒人,待高無庸很快進來才發現外面原來一直有人候著。
“爺!”“你派人將信速速送到塞外十三爺處!”高無庸接過信又匆忙的出去。
其實不用問也知道他給胤祥修書作甚,上前俯身施禮,“謝四爺!”他若讓十三知道了我的消息,想必玄燁也知道了,這樣他就不用再擔憂了。
“你謝的未免也太遲了吧?你平安的消息昨日就送出去了,今日是別的事情。
”“不管是昨日或是今日,道謝總是有必要的。
”“既要謝我,一句話如何算誠意?聽十三弟說你琴藝精湛,認識你也有一年多了也沒聽到你彈過,不然奏一曲算是答謝吧。
”說著還主動將位置讓予我,自去書架上取書。
我也不是什麼矯情的人,更何況是為兒子彈奏,甘之若怡。
坐到書桌前將古箏擺正,調試下音律,彈起了《卻上心頭》,嘴巴也情不自禁唱了出來:天也悠悠,地也悠悠,天地無邊無盡頭;魂也悠悠,夢也悠悠,魂遷夢縈何時休;幾度回首,幾度凝眸,幾度相思,幾度愁。
說也含羞,訴也含羞,望斷天涯何時休?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啊。
。
。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不知道為什麼,總覺得現代的曲子比古曲好聽。
在學校的時候也多喜歡這樣的曲子,喜歡則勤練,勤練則藝精。
若是彈古曲,或許我早就失去了對古箏的愛好。
一曲結束才發現不知什麼時候,胤禛已經放下書本,坐在旁邊認真的聽我彈奏。
見我結束,先是愣了幾秒才回過神來,笑著給我鼓掌。
“李清照的詞也能讓你改編著唱的這樣好聽還真是難得,曲子也做的很好,十三弟有眼光啊。
”能博得冷麵王爺的笑容我還真是有幸呢。
早知道一曲就能讓他笑,早先初次見面的時候就多給他彈奏幾曲。
口裡卻不忘解釋,“奴婢和十三爺真沒那回事兒,四爺莫再講那些話。
若實在信不過昔墨,大可待十三爺回來再問。
”“你已做過多次解釋,我也沒說你和十三定有什麼,不過只是苦了十三的一片痴心。
”胤禛深深的嘆了口氣,仿若真是我辜負了胤祥的一番情意,他哪裡知道十三的心根本不在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