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轉眼來到正月十五,辛府從十二日搭燈棚,扎彩燈,試點燈,做元宵,忙了幾日,終於在十五這天全部布置完畢,把辛府上下裝點得花天錦地、燈火輝煌。
辛檀難得空出一天陪陪夫人孩子,用過家宴后便領著辛府眾人出門賞燈。但見元夜銀河清淺,珠斗爛斑,一團皓月自雲海中徐徐浴出,向人間大地灑下萬斛清輝。
辛府所在的東陽縣雙桂街無論鋪坊里巷,皆張掛起花燈珠簾,競誇華麗。上有燈竿挑球出,繡球燈煌煌熠熠;枝頭樹杪間披縈各色花燈,珠攢錦簇;沿街甬道高立燈托,剡木為架,帨以文錦,叄燈一柱,高低錯落,浴浴熊熊;兼有綠女紅男、黃髮垂髫手持彩燈,揮晃搖漾,如燈海之游魚,舉手投足間聚散離合,牽盪起無邊漪瀾。
辛府一行人擁去文橋上看焰火,只聞花炮轟雷,簫鼓聲喧,萬千煙花同時綻放,煙焰蔽天光如白晝,明滅萬點如流螢四散,翾做千姿百狀:綬帶鳥、葡萄架、珍珠簾、長明塔、桓雀宮等等不一而論。
岸邊的亭台廟宇、高樓朱閣連同身上的燈光寶氣全部在渝水河的縠皺波紋里浮泛出粼粼艷影,一時間月與焰、與燈、與珠、與波,上下俱光,璀璨耀爍,恆如光明世界。
辛驚雨笑道:“從來人看燈在燈之外,看煙火在焰火外,像今天這麼盛大的焰火燈會,女兒便覺得自己也被收作燈中、煙火中景物了。”
辛檀笑刮下驚雨的鼻子,攬著她下橋去燈市。燈市沿街長廊下垂掛著數不勝數的詩牌燈和猜謎燈。詩牌燈多是選歷代詠元宵的詩詞寫在木牌上,罩上紗絹,再在裡面點燃燭火,遊人便可徘徊觀賞。
辛驚雨對它們興趣不大,她偏愛街道另一側的猜謎燈,那邊也聚集更多一些小孩兒。老闆說猜對叄個燈謎便可換一個花燈,幾個少女少男便圍住了攤子。
眾人正細細相看,便聽元瞻青道:“我這個好猜,打一動物,應該是蝙蝠。”
少女湊上去看他的謎面:
雖然有兩翅,了自無毛衣。
白晝身無措,黃昏意自便。「1」
果然非常簡單,她便更增信心,埋進燈謎中猜尋。
她們來得稍晚些,易猜的都被人拾走了,元瞻青的燈籠還是掩映在最底下、不知道怎麼被他扒拉出來的。好半天剩下的人都沒猜出一個,見狀阿悸無奈遞出手裡的紗燈,道:“是植物,黃楊木。”
只見他的謎面是:
叄十六旬久,增生但方寸。
氣機有時歇,厄會屢遭閏。「2」
因阿悸和元瞻青各猜出來一個,元憑熤、燕林和沉星便不好再猜,守在一旁耐心地等著辛娘子壓軸。辛驚雨左挑挑、右挑挑、看一個沒思路,換一個仍是不會,她決意要憑自己的實力贏花燈,因此推開眾人將燈謎一個個看過去。
直到她相中一個,也因為逛到攤頭它是最後一個,便無比認真地思索起來,只見那盞四角平頭黃紗燈下掛的紙條上寫著:
偶因一語蒙抬舉,
反被多情又別離。
送得郎君歸去也,
倚門獨自淚淋漓。「3」
猜謎並非碰運氣,亂猜一氣,而是有技巧,有策略的。比較常見的猜謎方法有二十多種,可大致歸於以下五類:會意類、增損類、離合類、諧音類和綜合類。其中諧音是使用頻率比較高的一種。
比如這裡的“語”諧音“雨”,“情”諧音“晴”,想到這點,謎底便不言自明了。
辛驚雨高聲道:“老闆!我要挑花燈!這最後一個謎底是雨傘!”
老闆笑道:“答對了,但也沒得挑了,就剩最後一盞蓮花燈你拿著吧。”
驚雨鼓鼓嘴,到底帶上花燈蹦蹦跳跳地去街對面尋母親去了。前面有舞龍燈,蜿蜒曲折的彩龍昂首擺尾,爭奪竿頂的巨球,做翻滾搖擺狀,甚是好看。
她提著花燈跑在最前面,路過一巷口時,只見影戲棚底下站著一張皇失措的小男孩,身著鵝黃色錦緞衣服,手裡攥一根冰糖葫蘆,葡萄般大眼睛無助地停留在每一個談笑風生經過的路人身上。
辛驚雨知道那是官府為了防止小兒走丟、特別在每條巷子前設置的引棚,見男孩年幼不安,便上前問道:“弟弟,你家人呢?你和她們走失多久了?”
只見男孩垂下頭,被凍紅的小巧的鼻頭抽動,低聲嗚咽道:“我,我阿媎嫌,嫌我沒用說,說不要我了……”
“天下哪有這樣的阿媎?你阿媎一定是逗你玩呢。”辛驚雨把男孩的拳頭揉開塞進花燈柄,安撫道,“這是我剛贏的花燈,送給你,我陪你一起等你阿媎來尋你好不好?”
“娘子——你跑這麼快,倒是等等仆啊!”燕林嬌喘微微,剛欲展顏一笑,便見辛驚雨身後跟著一個陌生男孩,手裡還緊握著贏來的花燈,瞬間沉下了臉。
“你是何人?為何拿著娘子的燈?”燕林眯起眼睛,警惕地問道。
“我,我娘爹喊我璋兒,花燈是,是媎媎給我的。”男孩神色怯怯,囁嚅道。
“他跟家人走丟了,我便陪他等一會兒,不打緊,你去知會娘一聲,說她們先去就是。”
“不,我也要陪娘子等。”燕林任性道,把男孩從辛驚雨身後扯到自己身前,男孩淚花閃閃竟一聲未吭。
“隨你的便。”辛驚雨淡淡道,跑得有些累了便蹲下來抱著膝頭看街上來往人群。
“娘子這樣讓仆想起小時候,”辛驚雨不搭腔,燕林便自顧自說道:“也是元宵節,娘子怕仆走散,便一直牽著仆的手帶仆往前走,明明娘子自己也瘦瘦小小的,卻什麼都不怕似的,仆跟著娘子,便也什麼都不怕了。”
燕林欲語還休,向驚雨投去一個熾熱而眷戀的眼神,燈火溫暖明媚,可它照亮的人卻一臉微漠,自己是拋媚眼給瞎子看,燕林眼中酸澀,娘子什麼都不懂,仆的心已經燙到了嗓子眼兒,現在含在舌尖兒吐也不是,咽也不是。
兩人默然無言,忽聞一道飛揚不馴的聲音插入打破平靜:“小崽子還擱這兒等著吶?喲,你還挺厲害的哈,轉頭找了個好媎媎。”
來人生得人高馬大,穿一紫錦對衿闊襖,陰陽怪氣,面露驕橫;她身後跟著一瘦挑女子,穿一翠藍回紋錦緞子襖,面色平靜,像是習以為常。
辛驚雨打量一眼,低頭問男孩:“璋兒,她們可是你媎媎?”
璋兒點點頭,欲向二人挪去被紫衣女子一個眼神止住,喝道:“小犴子滾開點,這沒你的份兒。” 說完歪頭直直盯著辛驚雨,忽笑道:“我叫梁飛烏,這是我妹妹梁聞鶴,小娘子怎麼稱呼?”
辛驚雨微皺眉頭,只道:“在下辛驚雨。”
這梁飛烏笑呵呵道:“辛小娘別誤會,我雖然脾氣直,但是個認眼緣的主兒,今日一見辛小娘吉人天相,如若不嫌棄,梁某願認辛娘子做個妹子,你看如何?”
辛驚雨預想的是眼前女子對她興師問罪,未料到眼前發展急轉直下,機敏如她也多少有些反應不過來。
女子頗自來熟地大拍兩下少女的肩膀,大大咧咧道:“害,辛小娘現在不答應便罷了,待來日我和辛小娘再遇見,小娘可要認我這個媎媎。”說完便拎著那瘦小的男孩,風風火火闊步遠去了。
“娘子……”燕林遲疑道。
“走吧,”辛驚雨嘆口氣,道:“也不知娘她們逛到哪裡去了。”
她負手獨行於火樹銀花之中,背影和他的距離令他既陌生又熟悉。燕林驚覺眼前的少女已不再是和他並肩而行的孩童,那挺拔瀟淑的身形儼然是一把向他人提供庇護的玉傘,娘子除了在辛主子和兩位夫人前還留有些嬌態,更多時候是露出一副沉思和疏淡表情,讓他愈發摸不透、猜不猜娘子的心思。
她這把玉傘下再不會只罩著他一人,會有越來越多的男人爭先恐後地鑽進這把傘下,可那片傘就那麼大,總有多餘的人要被擠出。持傘的人是她,她能施恩便能抽回,收走的傘面再偏袒在他人頭上,比一開始放任他自生自滅更叫他痛不欲生,劈頭傾注的暴雨只會更加苦澀難熬。
辛驚雨走了老半天不見燕林跟上,納悶地回頭尋他。人頭攢動,摩肩接踵,他便隨人潮被推來搡去,呆愣愣地望著她的方向。
這笨鵝。辛驚雨怪道。逆著人潮伸手去勾他。好不容易摸到少男削蔥根似的細手便一把攥住,專鑽行人間的空隙擠出,燕林被帶得趔趔趄趄,卻毫無怨言。
以辛檀為首的辛府眾人方迎面於前等著,一簇男女披紅垂綠,恍若姬妃之家,因此周圍並無人擁塞。辛檀、元主夫、柳夫人、元瞻青、元憑熤、阿悸還有一眾丫鬟小廝,交頭接耳,笑語吟吟,望著辛驚雨一步步地向她們走來。
她的身後焰火燦爛,寶燈接天,而少女昂首淺笑,如邁步康衢,一路香塵滾滾。
「1」改編合併自唐任要的《臘月中與韋戶曹游發生洞裴回之際見雙白蝙蝠》和元岑安卿《蝙蝠》
「2」改編合併自宋李廌《黃楊林詩》和宋方一夔《黃楊》
「3」謎語出自網路
作者想說:燈謎對叄人的命運有一些暗示哦~不知道大家讀出來沒有|?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