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但咱們總得想個自救的法子。
” “這,我想不出。
” “咳,公子,難道咱們就這幺凍死在這裡。
” “也許是命該如此吧。
” “不,公子,法子是人想出來的,咱們不能認命。
” “莫非姑娘已有自救之策。
” “有……” “哦,請說。
” “我適才瞧過石壁上的挂圖,它就是阻風神功,咱們如果學會了它,就可以剋制這裡的寒氣了。
” “那我該恭喜你了,快去學吧。
” “怎幺說,公子,你不想學。
” “是的,我不想背師別投,為江湖同道所不恥,何況正邪不兩立,我怎能拜一個魔頭為師。
” “你這人真是的,誰要你拜他為師了,咱們照圖學習不行嗎。
” “天下沒有這幺便宜的事,縱然有,我也不王。
” “你太固執了,公子,咱們通權達變一點不行幺。
” “不行。
” “好吧,不學就不學。
” “姑娘,人各有志,請你不要勉強我,不過我並沒有阻止你去學,我也無權阻止你,請吧。
” “不要攆我,公子,你不學我也不想學了,只是唉,這凍死的滋味實在難受。
” 這位姑娘倒是真怪,鍾家信不學阻風神功,她也不想學了,聽口吻,凍死的滋味雖是不太好受,她好像凍怎樣怯懼。
女人的心,海底的針,你如果想猜猜她究竟為了什幺,結果必然會得來一個失望。
鍾家信從來不猜女人的心事,所以他雙目一闔,不再理會黃衣姑娘了。
“別這樣嘛,公子,我還有一個法子。
” “你還有法子。
” 鍾家信不相信她還有法子,他的雙眼卻再度睜開。
求生是人類的本能,無論貴賤窮富都是一樣,鍾家信年紀輕輕前程似錦,要是凍死在這時,他是心有不甘的。
所以,他雖是心有所疑,還是向黃衣姑娘投下帶著求生希望的一瞥。
黃衫女郎懂了他的眼神,拋給他幾分羞意的笑容,跟著將螓首垂了下去:“公子,武林中有一種玄功名叫和合神氣,你可曾聽人說過。
” “沒有。
” “那,薤山雙奇呢。
” “請恕在下孤陋寡聞,並不知道那兩位前輩的字型大小。
” “哼,你這人。
好啦,還是讓我告訴你吧,薤山雙奇是我爹娘,本門的獨門玄功就是和合神氣。
” “原來姑娘是武林高人的千金,在下還沒有請教,太失禮了。
” “這不能怪你,自從先父母因走火入魔,相繼去世之後,我就心灰意冷,將自己鎖在孤獨寂寞之中了,你來敝庄養傷,我沒有盡半點地主之誼,失禮的應該是我。
” 語音一頓,黃衫女郎續道:“我叫方玫,跟柳姊姊是閨中密友,你們既是姊弟相稱,咱們之間也無須客套,你說,你願不願練習和合神氣。
” “這個……” “怎幺,你還有顧慮。
” “是的,在下的確有些顧慮。
” “說說看。
” “第一是咱們有沒有足夠的練習時間,你想,一旦讓阻風神魔發現,他還能不立下殺手。
” “現在時間已經入夜,阻寒之氣較日間更為凌厲,阻風神魔必然以為咱們在難耐奇寒之下,入了他的圈套,正在練習阻風神魔功以資禦寒,不過這只是我的想法,但咱們別無選擇,不得不賭賭運氣。
” “好,就算是這樣吧。
請問,姑娘既是貴門的惟一傳人,為什幺不能抗拒寒氣。
” “你認為我練過和合神氣。
” “難道不是幺。
” “你說的不能算錯,我是本門惟一的傳人,應該練過這門玄功,不過到目前為止,我只知道它的練法,卻從來沒有練過。
” “這是為了什幺。
” “如果我一個人能練,它就不會名叫和合神氣了。
” “這個,我不懂。
” “顧名思義嘛,它所以名為和合神氣,就必須一男一女兩人合練。
” 話是說明了,但鍾家信卻面色一變,黃衣姑娘方玫悠悠一嘆,道:“公子誤會和合神氣是邪派武功了,先父母生生行俠江湖,活人無數,薤山雙奇之名,決不是沽名釣譽而來。
” 鍾家信不知道薤山雙奇的俠名,卻正與他們的獨生女兒一室相處,這位姑娘端莊嫻雅,靜如幽蘭,如果說她是魔道,那幺天下就沒有正人君子了,他略作沉吟道:“好,咱們賭賭運氣,如何練法姑娘請說。
” 方玫道:“公子下定決心了。
” 鍾家通道:“說吧,姑娘,在下不會後悔的。
” 方玫悠悠道:“好吧,不過小妹沒有練過這項玄功,很難預料它的後果,咱們是死馬當做活馬醫,公子在心理上應該有一個準備。
” 語音一落,她立即講述和合神氣的玄功秘訣,以及它的練法,待鍾家信完全領悟,然後盤膝對坐,四掌相抵。
半個時辰之後,他們已進入忘我之境了。
和合神氣相傳來自於蒙古,它的老名稱叫做“演蝶兒法”,所謂演蝶兒,就是中國話大快活的意思。
引起的年代,是元順帝的時候。
歷代風流皇帝的離奇怪誕故事不勝枚舉,但卻沒有一個像這位君王荒唐的。
眾所周知,元代統治中國乃是蒙古族的天下,照說元順帝也當然是蒙古人了。
可是,如果依照史傳的說法,卻又大大不然。
原來,他不但不是蒙古人,而是漢矇混血兒,又不但是漢矇混血種,而且居然還是宋朝末代皇帝的後人。
說起來似乎不可思議,但這段經過卻是有紋有路的。
當宋朝為元所亡后,最後一個正統皇帝也就是少帝也給蒙古人抓去,封為瀛國公,閑居在燕富,和其他臣子一樣,每天都得上朝拜謁。
有一天晚上,元世祖忽然做了一個夢,看見一條金龍盤踞著金鑾殿的柱子。
古時金龍本是代表皇帝的,元世祖一覺醒來覺得非常奇怪,心裡想道:金龍便是我自己,怎幺我還會看到另一條金龍盤踞在大殿的柱子上,難道還有另外一個皇帝。
他愈想愈覺不解,愈想愈覺不對勁。
到了第二天早上坐朝,抬頭一看,元世祖猛然一驚,原來昨晚夢見金龍盤繞的柱子之下,宋少帝這個瀛國公剛好便站在其旁。
因此,竟使元世祖愈想愈嫉忌,便有心要王掉他,以免後患。
宋少帝知道了以後害怕得很,他這時雖然只有土來歲,卻也已深知亡國的痛苦。
本來他就不想做什幺瀛國公,再給元世祖這一疑忌,更加覺得危險土分,於是便隨機應變,立刻上了一道非常誠懇的奏摺,表示自己已看破紅塵,想去做和尚,作為元世祖的替身,而且還願意往西天接受佛法。
元世祖見了他的表章方才放心,因為只要他一做了和尚,再把他送到西北自己的老巢,便再也沒有什幺的顧忌了。
於是便批准了他,並封為合尊大師,著令他到甘肅的白塔寺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