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入聊齋 - 第286節

江鈺似乎想到了什麼,毫不猶豫又沿著階梯往下走。
“什麼!”走完階梯,抬頭一望,江鈺大吃一驚:只見眼前一片空闊,彷彿一個大大的廣場,近乎半圓。
邊緣處被建造成環狀的台階,此刻台階上,密密麻麻,坐滿了人,粗略一看,不下千眾。
而空地正中,一口青色銅鼎大若籮筐,裡面烈焰焚燒,發出晃眼的亮光。
借著這光明,江鈺可以看到那些坐在台階上的人身上的服飾,並不是囚犯服,而是本身的衣裝,或為青衫儒巾,或為官袍烏紗,林林總總。
這些,顯然便是之前被關押到天牢里來的人犯。
江鈺心中凜然,又覺納悶:“這些人怎麼從牢房裡搬了出來,坐在這裡?古怪,有古怪?”他當即凝神,鼻子嗅了嗅。
這一嗅,幾乎毛骨悚然——他竟然沒有聞到絲毫的生人氣息,到處都一片死氣沉沉的所在。
“不對勁!”江鈺什麼都顧不上了,雙足一點,直接施展出輕功來,耗費了偌大的氣力,騰躍過去,來到台階前面,一把抓住一個朝廷大官的身子。
觸手處,輕飄飄的,稍一用力,就發現這不過是一具空殼。
裡面的血肉筋骨早就被掏空了,只剩得一張人皮。
卻是背後裂開了一個大口子,好像有什麼東西鑽進去,把這人給吃掉了。
可人皮卻保存得很好,擺放在這裡,遠遠看著,就像他還活著,在此打坐。
江鈺驚駭莫名,一連翻了十幾個人,個個都是如此,都只留下一張完好的人皮,身體裡頭的血肉不翼而飛。
“這,這……這一百多朝廷大臣,數百的名儒文人,被關押進天牢里后,竟然全部被吃掉了血肉!”此事實在驚世駭俗,饒是江鈺出生入死無數次,但也從未曾見過這般鬼魅之事,一道寒氣悠然從尾椎骨萌生,騰騰往頸脖上走。
“是什麼妖魔鬼怪!膽敢在此作祟!”江鈺徒然大喝,中氣十足。
喝完,念頭一動:此地陰森詭秘,不宜久留,必須要上去,或者告訴給外面把守逇侍衛知道……想著,趕緊往回走。
忽而眼前一張白色大網當頭抖落,依稀是從頭頂上扔下來的。
江鈺雖然一身武藝,反應極快,無奈眼下手腳都帶了枷鎖,靈敏度大不如前,躲避不及,已被大網罩住,鼻中立刻聞到一股淡淡的腥味。
“這網不是正常的網……不好,這是蜘蛛網!”這麼大的一張蜘蛛網,脈絡道道如繩,捆在身上,不但堅韌,而且帶著一種奇大的黏性,一旦黏住,就難以掙脫了。
江鈺心神大震,立足不穩,已仆倒在地。
嗤!就在此時,腦後有尖銳的破風聲響起,明顯有東西從後面偷襲。
“我命休矣!”江鈺魂飛九天,有心想避開,只是全身上下被裹成一個粽子般,就連常規的翻騰動作都極難做出來了。
他嘆息一聲,眼睜睜等死。
噗!奇怪的細響,彷彿被一根小小的東西刺入了后脊背上,劇痛湧來,其間居然還夾雜著一些酥酥的麻意,頓時腦袋昏昏沉沉的,隨時都會閉眼睡去——應該說是死去。
但江鈺畢竟出身不凡,強撐起最後的清醒,微微扭頭要看清楚偷襲自己的是什麼怪物。
可惜的是,他只能看清一個龐大的猙獰影子。
“國之將亡,必有妖孽,有妖怪!殺妖……”最後的呢喃,地的恐怕連他自己,都聽不到了。
……夜已深了,一輪殘月西沉,撒著清冷的光。
噠噠噠!急促的馬蹄聲在街道上響起,驚得居民們聳然醒來,卻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要知道這可是京城,天子腳下,稍有風吹草動,就會掀起大波瀾。
肯定有大事發生了!慣於繁華安康的京城百姓們霍然發覺,國之形勢大大不妙,只怕真如傳言所說的,反軍很快就會打入京城來了……這意味著什麼?改朝換代呀!京城東郭,一座名為“純陽觀”的道觀中,廂房內,陳劍臣與嬰寧就在裡面。
這間道觀,為嶗山派物業,屬於一個據點,陳劍臣看了廣寒真人的飛鶴傳書,知道這個地方,當出了事,便來此避難。
現在的他,已成為通緝犯,滿京城不知有多少黑衫衛正大肆出動,要抓拿他。
相比己身的處境,陳劍臣卻更關心聶小倩他們的情況:真沒想到,聶家父女居然直接揭竿而起,反了。
而且目前看來,已成了形勢,快要打進京城來了。
天統王朝,徹底的亂成一鍋粥,四裂五分。
奇怪的是,正明帝居然還很沉得住氣的樣子!又也許,其中還有許多內幕,卻不是陳劍臣現在所能接觸得到的。
在這個訊息蔽塞的時代,他急需情報!這才能夠直觀地認識當今形勢,究竟變成如何模樣了,否則兩眼一睜黑,都不知該從何處著手。
“咦,有妖氣!”突然間,陳劍臣霍然驚覺,就見到廂房角落被拱開一個小黑洞,一隻皮毛油光黑亮的小傢伙賊頭鼠腦地探出來,正是鼠妖小義。
小義見到公子和嬰寧,大喜過望,飛身蹦起,落在書案上,人立著,抱拳團團施禮:“小義見過公子!見過嬰寧姐姐!”陳劍臣大感驚詫,忙問:“小義,你怎地來到京城了?我不是吩咐你留在江州,保護老婦人的嗎?”小義回答:“公子,現在老夫人她們早就不在江州了。
”“嗯?發生了什麼事?”陳劍臣大為焦急,以為家人出了意外。
小義道:“公子放心,現在老夫人她們都十分安全。
”陳劍臣這才寬心,又問:“到底是怎麼回事?小義你快點說出來。
”“好嘞!”事關重大,小義不敢怠慢,再賣關子的話,只怕公子的戒尺就要打屁股了。
當即整理了一下思路,滔滔不絕地說起來。
陳劍臣凝神靜氣,認真聽著,越聽越心驚。
這幾個月來,局勢的崩壞程度遠遠超出了想象,哪裡還像什麼國家?處處干戈四起,民不聊生,無論盜賊還是義軍,滿地都是。
就像諾米骨牌被推翻了第一塊那樣,積壓已久的矛盾全部爆發出來,其勢洶洶,不可預測。
而諸多消息,京城內卻沒有散播出來,只是停留在私底下的議論之中。
因為稍有非議,被黑衫衛知道,便是殺頭之罪。
更讓陳劍臣感到世事無常的是,母親魯惜約阿寶她們,現在居然和聶小倩在一塊了。
第兩百八十二章:瘋了原來自蘭若寺一別,聶家父女便四處飄泊,逃避緝捕。
聶小倩的三個同門師兄,一直護衛左右。
因緣際會之下,他們打殺了一窩賊寇,自己佔山為王,入了綠林。
等天下大亂之時,當即抓住時機,揭竿而起,打著“清君側”的旗號,成為義軍。
起義之後,端是一呼百應,應者雲集。
一方面聶志遠的號召力不弱;另一方面則是正明帝所實施的新政太不得人心,正應了一句老話,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當人都活不下去了,再老實本分的百姓,都會成為“刁民”。
正所謂“時勢造英雄”,聶家父女率領的義軍成燎原之勢,一連攻克了五座州府,江州便為其中之一。
打下江州后,聶小倩率先找到了陳劍臣家,把莫三娘等人接出來,保護好……隨即揮軍北上,一直打到京城來。
聽完個中經歷,陳劍臣唏噓不已。
他明白亂世有梟雄爭霸,但沒有想到聶家父女的崛起,而且崛起的速度如此之快。
這和正明帝倒施逆行密不可分,天下人心早已分崩離析。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