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入聊齋 - 第242節

什麼善惡有報,什麼我處無私,儘是虛妄之言,專門用來糊弄老百姓的。
或者,偶爾人家心情好,會顯靈一兩次而已。
而基層官吏修鍊道法,香火念力對於他們基本沒有多少用處,就不會動歪心思,剋扣中飽私囊了,而是完完全全地繳納上來。
揭開這一層面紗,偌大陰司的真面目顯露無遺。
根源,竟在此處。
陳劍臣忽然很想笑,大笑!事物的本質往往如此簡單而荒誕,這就是鬼神之道呀!在他們眼裡,天下百姓蒼生,就是能提供養分的存在。
又想到釋家,幾乎差不多的。
當下朝廷勞民傷財地大興土木,只為了建造寺廟,在天下各處開山鑿窟,雕塑佛像,耗費不知幾許,對民生百害而無一益;再頒布福利優厚的條文,寺廟不用繳納稅賦,釋家弟子們無需耕種,不事生產,每天只念阿尼陀佛即可……如此盛況,陳劍臣不由想起在前一世,那個兩晉時代,兩者彷彿相似。
兩晉腐爛透頂后,隨即進入到南北朝的絕代亂世。
那麼,現在的天統王朝呢?佛,本來可信,但是一味的耽於形式,舉一國之力去信奉,那就是本末倒置,不知所謂了。
極度容易沉溺如空談玄學之中,動搖國之根本。
陳劍臣是過來人,結合歷史教訓,隱隱已看出天統王朝這般執迷不悟下去,不出幾年就會有亡國之禍。
——規律,是永恆的。
嬰寧氣呼呼道:“這樣的陰司,掛羊頭賣狗肉,真是半點存在的意義都沒有。
都說舉頭三尺有神明,藉此震懾人不敢蒙昧良心地去做壞事,可怎麼想到,那些神明,往往比惡人還狠毒三分。
”陳劍臣猛地有興緻發,當即鋪開文房四寶,唰唰唰,在白紙上寫下兩行字:舉頭三尺有神明,善惡不報我來報!字跡淋漓酣暢,意蘊飛揚。
嬰寧雙眸頓時亮了:公子的意志更加明確堅定了……又想遠些,公子身懷正氣,正氣乃是克制邪魅鬼神的天生所在,如果修鍊大成后,闖入陰司地府,將那十殿閻羅全部打趴下,從而重塑陰司,再造輪迴,那將是何等了不起的事業,功德無量呀!想到經常出,小狐狸兩眼都是星星,竟有幾分痴了。
見狀,陳劍臣有些奇怪,伸手在她面前晃了晃:“嬰寧你在想什麼?”嬰寧霍然醒覺,呵呵笑道:“沒什麼。
”心裡卻知道自己剛才走神做白日夢了。
重塑陰司,再造輪迴,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就千辛萬難了。
好入手的話,道門釋家早就打入枉死城,取而代之了,豈容十殿閻羅盤踞至今?“回書院吧。
”陳劍臣收了紙墨,又拿起廣寒贈送的小木匣,率先下樓。
嬰寧看著那木匣,問:“公子,你說廣寒真人會送什麼給你?”陳劍臣一聳肩:“我哪裡知道。
”嬰寧笑嘻嘻道:“會不會是一件法寶。
”陳劍臣啞然失笑:“莫說法寶難遇難得,就算有,我也用不了。
”他不具備法力,常規意義上的法器法寶,原則上都役使不動。
“這不還有我嘛。
”嬰寧笑得很燦爛,明亮的眼睛不時地瞄到盒子上。
見她神情可愛,陳劍臣不由伸手去刮她鼻子:“敢情你是打著這般的鬼主意呢。
”指身刮過嬌嫩圓潤的鼻端,觸感良好。
“公子,癢!”嬰寧微微地一縮:“嘻嘻,贈禮的人為修者,贈品怎麼會是凡物?”她可是最怕痒痒的了。
陳劍臣聽其說得有道理,把盒子一推:“既然如此,那就送給你啦。
”“謝謝公子!”嬰寧毫不客氣地接過,但同樣沒有打開,而是信手放進身後的血檀木書筪內。
陳劍臣好奇問道:“嬰寧,前幾天你和阿寶老躲在一邊竊竊私語,都在說什麼呀?”嬰寧小臉一紅,隨口回答:“沒有什麼呀,聊聊家常罷了!”陳劍臣臉一板,佯作威嚴:“真的?我怎麼感覺你在說公子的壞話。
”小狐狸兩頰紅暈更盛:“哪裡有,公子你多心了。
”“我不信。
”嬰寧嘴一撇:“你不信我能有什麼辦法!”“公子有辦法,大刑侍候!”說著,陳劍臣便伸出手去,胳肢小狐狸的腋下。
“咯咯咯!”還沒有碰到,嬰寧就笑不可支了,趕緊撒腿就跑,一邊跑,一邊說道:“公子好不知羞,來胳肢人家。
”“誰讓你不說實話呢。
”陳劍臣給自己找到了一個最為光明正大的理由。
大踏步追上去,鬧成一團,不斷有清脆悅耳的笑聲灑落,驚得路人紛紛側目而視,心道這兩人莫非是瘋子?那麼大的人了,還像兩個小孩,嬉戲街頭,簡直不像話。
其中一個看起來還是讀書人呢,真不成體統。
但是這麼旁觀者又怎麼知道陳劍臣和嬰寧的快樂?心中的濁氣悶氣,都隨著笑聲呼吸出來,塊壘盡消,胸襟乾淨通明,不再有煩惱,不再有鬱悶,暫且通通都拋擲九霄雲外,唯餘一片童心未眠。
個中情懷,你知,我知,即可,何須天地認同?第兩百三十七章:頑石回到書院門口,不再鬧了,陳劍臣恢復成文質彬彬的讀書人;而嬰寧則是那個清秀文靜的小書童。
一如往日,一前一後地進入書院,看上去,十分的守禮恭良。
入到學舍,關門,嬰寧從書筪內掏出那個木匣子,重新擺放在陳劍臣面前。
努一努嘴:“真人送給公子的,還是公子親手開啟的好。
”“好吧,等今晚夜深人靜時再打開,瞧瞧裡面到底收著什麼。
”出到外面,王復一把將他拉住:“留仙,找你好久,從哪裡回來?”陳劍臣問:“怎麼啦?”“快快,到愚兄寒捨去商議些事情。
”王復的學舍內,席方平和蕭寒楓都在,坐在那兒,專程等陳劍臣一般。
一問之下,才知道他們正在商議該如何餞行的問題。
屈指一算時日,不出意外的話,那朝廷的批書不日將會傳遞到江州。
到了那時,陳劍臣自然便會北上,進讀國子監了。
故而,王復等人合計,要給陳劍臣辦一場風風光光的餞行宴。
陳劍臣啞然道:“拂台兄,何必破費?飲幾杯水酒即可。
”王復正色道:“留仙此言差矣,你進讀國子監,乃是天大的事情,我等朋友皆有榮焉,豈能如此草率!”席方平和蕭寒楓齊聲附和。
他們倒是情義殷切,要知道陳劍臣此去京城,山遙路遠,彼此再想相見,恐怕要很長一段時間了。
陳劍臣早已說過,如果能在京城那邊安頓下來,將會接母親等人上去,相當於在上面安居樂業。
而王復三人要想有機會去京城,大概只有科舉這個門路,鄉試中舉后,才會奔赴京城參加會試殿試等。
但此門路近年是不大現實的,先別說鄉試之難,單單要取得鄉試資格,就不是一件輕易之事。
至於平時,斷然無法北上的。
一來一回,近乎半年時間的旅程,誰受得了呀。
所以這一頓踐行酒,意義深遠。
盛情難卻,陳劍臣沒有多矯情,不過囑咐,要等正式的批書下來后,方可開始請客。
在此之前,尚存在變數,不好張揚。
王復連聲道“自有分寸,無需擔憂”云云。
日落月起,夜幕捲起半天星斗,光芒熠熠。
一切都準備妥當,門窗都已關好,陳劍臣和嬰寧面對面坐著,居中的是那個木匣子,準備要打開來看看,到底是何許寶貝。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