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入聊齋 - 第115節

拂曉和尚的目光就落在其中一艘烏篷船上,仿若能穿越時空的障礙,能把那艘船上的情形看得清清楚楚:“他走了……”似乎自言自語,又像是在和另一個和尚說話。
那和尚垂垂老矣,一張老樹皮般的臉面,皺紋折摺疊疊的,形成無數的溝壑溝壑深不見底。
他實在老得不成樣子,鬍鬚稀稀疏疏幾根,雙眼昏花渾濁,竟如失去了視力,已看不見這世界萬象。
拂曉言語,老和尚依然一動不動,如同連耳朵都失去了聽力,成為聾子,只茫然地坐在塔頂上,一如老僧入定。
拂曉繼續道:“是個聰明人呢,知道進退取捨嘿嘿,身懷正氣,卻不知是禍是福。
”老和尚仍然不動,本來還開一條縫的眼睛此時完全扣合起來了,渾然欲睡。
拂曉終於把視線收回,落在老和尚的臉龐上,打量一番:“大師兄,你的苦禪功夫越來越到家了,心門如死。
只是,師弟還是當年那句話,你走的路,是錯的……”說完,並沒有等老和尚回答就飄然離開了塔頂,下塔而去:“那裡還有兩個狐狸精呢,其中一個小的被壓住了天劫,但是,有些事情是壓不住的”!。
第一百二十五章:儒像上得岸來,陳劍臣換乘馬車,直返胡庄。
坐在車上,他凝神靜氣,一直在感應泥丸宮裡的魂神世界——那尊儒生形象自從在鐘聲的敲打之下浮現,就一直站立在那裡,恍如靜止,凜然不動。
雖然只是背面,但也能領略到個中風采,不像那些道祖的飄然出塵,不沾絲毫煙火味;也不像佛祖的滿面安詳,慈悲都堆積在臉上;而是青衫磊落,蕭然獨立,背立望遠方,心有憂患,留給陳劍臣一個瘦削而堅挺的背影……有儒像的存在,先前被鐘聲敲碎的浩然養吾劍很快就又恢復成原貌,漂浮在虛空內,不過顏色有了幾分黯然。
陳劍臣深信,如果那儒生形象沒有及時出現的話,自己絕對會在飛來鐘的鐘聲中大受創傷,浩然養吾劍想要恢復過來,起碼得三月之久。
自己的心門,被一位儒生形象鎮守著……感覺非常玄妙,有一種相伴之感,再不復昔日的孤寂無助。
對於《三立真章》,陳劍臣的理解認識更加深入一層。
先前之時,嗤嗤嗤,文章之上一排列的字體依次點亮,看上去,巨大的篇幅之上,已有不小的篇幅字樣全部發亮起來。
一百一十五字!仔細數落下來,數量已達一百一十五字,字字珠璣,熠熠有光,遠遠一望,璀璨耀目,好像天上的星辰。
——突破神速,這速度之快就連陳劍臣自己都大感意外,但轉念一想又覺得釋然了。
不管修道或修佛,他們境界的提升絕非單靠打坐冥想就能夠達到的,更需要一定的實戰,或者特殊情形下的催生,才能突破瓶頸。
《三立真章》應該也如此。
被飛來鐘的鐘聲重擊,神魂受傷,甚至嘔吐出一口鮮血來。
可也正因為如此,鐘聲驚動了隱藏在泥丸宮世界的儒生形象,得以現身出來。
儒像現,正氣生!直接凝練出六十五道正氣,如今之下,那浩然養吾劍的形體已然粗若嬰兒手指了。
“公子,胡庄到了!”車夫在外面提醒道。
陳劍臣從冥想中脫身出來,付了車費,下車入庄——“先生,你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見到陳劍臣,胡庄的僕從都驚訝地問道。
陳劍臣道:“沒了興緻,就回來了。
”聽到消息,皇甫員外和嬌娜都相繼走出來,嬌娜好奇地問:“先生,莫非你吃了閉門羹?為何短短時間就回庄了?”陳劍臣一笑置之,忽道:“員外,小生有事和你商量。
”皇甫員外老成持重,立刻知道事非尋常,請陳劍臣入自己的書房裡去,嬌娜當然也跟了進去。
“員外,小生並沒有進入金山寺,只聽了幾聲金山寺的鐘聲就回來了。
”皇甫員外眉毛一揚:“感覺如何?”“很聒噪,令人討厭!”聞言,皇甫員外先是一愣,隨即哈哈大笑起來。
陳劍臣將金山寺飛來鐘的鐘聲定義為令人討厭的噪音,實在妙不可言,從他的立場看來,當浮一大白,大快人心。
陳劍臣又道:“員外,拂曉禪師肯定早已知曉你們的身份,雖然不知道為何他沒有找上門來,但此地不宜久留。
”皇甫員外擼一擼鬍鬚,沉聲道:“老夫知道,所以早打定搬家的主意,相信留仙你前腳走,我們後腳就要離開。
”陳劍臣微一沉吟,忽道:“小生決定明天就回江州。
”皇甫員外眼睛一亮,隨即如常,心裡卻明白了他的心意,緩緩道:“既然如此,明天老夫和娜兒也離開此地吧。
”嬌娜問:“先生,爹爹,為什麼要那麼急呢。
”皇甫員外道:“樹欲靜而風不止,娜兒,世間很多事情都是身不由己的。
”嬌娜側著腦袋想了想:“爹爹你是怕那和尚會打上門來?”皇甫員外道:“這是其一;其二,爹爹近日總有些心神不寧,覺得會有什麼大事發生。
我認真想過,如果還有什麼大事發生,那定然就是你的應劫之事了。
”妖類修鍊到金丹之境,要變化出人形時就會產生天劫,受雷霆之威的洗禮。
但昔日因為擔心女兒修為淺薄,又不曾讀書識字,不懂理則,所以皇甫員外不惜犧牲修為,用秘法封印住嬌娜身上的氣息,藉此拖延天劫降臨的時間。
這個時間並無准數,如果受到天地靈氣的左右,或者嬌娜本身的原因,天劫到來的時間隨時都會發生不可測的變化。
當下皇甫員外再無隱瞞,把此事原原本本告訴了陳劍臣。
關於天劫,陳劍臣自是門外漢,好在皇甫員外講述的比較仔細,他才得以初窺門徑——所謂天劫,本質上說白了就是一項天地法則。
這法則屬於雙刃劍,如果應劫者安然度過,本體陰神即可獲得充沛的雷霆剛陽之氣,壯大起來,就像小孩子吸取到了特殊的營養補品,能在短時間內茁壯成長,獲得更強大的力量;但若是渡劫失敗,自是魂飛魄散,化為灰灰了。
需要注意的是,天劫僅針對於道門修鍊陰神的法門,而釋家所講的“無量劫”卻屬於另一種概念範疇,和天劫無關。
而陳劍臣修習的《三立真章》里也隱晦點到,儒修亦有劫,謂“人劫”。
人有三衰,分別為“身衰”、“家衰”、“運衰”,正從反面印證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一句名言。
這三衰,融合起來講,就是“人劫”。
聽完皇甫員外的講述,陳劍臣也從側面了解到一些情況——皇甫員外的修為本來比現在是勝出許多的,只是對女兒實施過醍醐灌頂,又耗費巨力替她壓住氣息,以爭取充足渡劫的時間,這才導致修為大幅度倒退,法力衰減,元氣大傷,哪怕修養多年也沒有恢復到巔峰狀態。
天劫,那一天的冬雷風雨,陳劍臣就隱隱感受到天劫之威。
如果嬌娜的天劫到來,發生地點在胡庄的話,那事情真得一發不可收拾。
商議完畢,雙方都決定明天就離開胡庄,各奔東西。
晚飯十分豐富,因此很可能這一頓飯後,他們就將遠離而去了。
至於善後之事,皇甫員外也早就交代清楚,而陳劍臣本就屬於客居之人,更沒有絲毫問題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