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楓回到家裡,關秀媚已經躺在沙發上睡著了,她最近忙自己的生意真的很認真,早上早早的就幫唐楓做好早餐出門去了,晚上回來又回來幫唐楓做好晚飯一起吃了就睡覺了,唐楓看到餐桌上的飯菜都沒開動,很顯然她還沒吃飯,在等唐楓回來吃晚飯,等累了就在沙發上睡著了。
唐楓突然有一種憐愛的感覺。
甚至於這種成家娶妻一般的溫馨,讓他恍惚之間,好似通透了許多,對於這種男女之間的感情,更加的享受了,也決定了他之後不再只沉迷於推到,與自己的女人,也多了情感的交流! 看著沉睡的關秀媚,唐楓心疼不已,輕輕地彎下腰,把關秀媚抱回房間的床上…… 明報工業大廈。
“查先生,您看,這就是我今天簽下的《英雄志》,筆法和您的作品都很神似啊!” 明報武俠編輯部總編輯大大張原看到金庸的茶杯空了,又往裡面加了一杯。
“好,好,好,很多年沒有看到這麼精彩的書了。
”金庸終於合上了小說稿。
笑吟吟地說:“剛才還有人向我投訴,說你濫用公司財力,花天價去簽一本沒必要的新書,現在看來,呵呵!阿原,你做的很好……” “阿原呀!現在的小說編輯部不比以前呀!隨著電視劇、電影、漫畫等行業的興起,有相當一部分讀者被轉移,再加上近年來,又沒有好的作品出世,導致《武俠與歷史》周刊的銷量不斷萎縮,外面的人不理解,以為是你管理不力。
雖然你們小說編輯部的業績不理想,當我相信你的能力,你也不用給自己太大的壓力,我想現在是你們部門打反擊戰的時候了。
”金庸揚了揚手中的《英雄志》。
“我打算讓《明報》全力配合,力推這部《英雄志》。
” “我知道怎麼做了,查先生,謝謝你相信我!”張原感動地說。
他已經在明報幹了十幾年,一開始他只是金庸的書迷,因為喜愛小說,中學沒畢業就破格進入明報當了金庸助手的助手,他一步步地看著武俠的興起,又一步步的看著武俠的沒落,感觸頗深。
第二天,《明報》旗下的報刊都給《英雄志》插了廣告,在上面連載,《武俠與歷史》雜誌更是在封面上強推,新人“講武堂”先生神作《英雄志》橫空出世,金庸先生高度點評:具有“清明上河圖”風貌的古典武俠巨制。
老徐茶餐廳 “老徐,老樣子,來一本。
”紀龍還是一副老樣子,有氣無力的接過老徐的雜誌,就坐在茶餐廳裡面喝起了早茶,他已經快三十了,可是現在還一事無成,以前年少的時候也曾意氣風發過,可是歲月無情,現實的殘酷讓他必須成熟起來,他現在唯有在小說里才能找回昔日的夢想,緩解生活的無情壓迫。
“講武堂”嘔心瀝血之作《英雄志》,金庸強力推薦?” 紀龍看著本期的《武俠與歷史》的封面。
“咦!有金庸先生都推薦的新作?”他翻開雜誌慢慢地看了起來,逐漸地進入小說構建的世界中去了,中間無意識地喝了一杯人類無法忍受熱度的熱牛奶而不自覺。
他沉迷於亡命天涯的捕快,落魄潦倒的書生,豪邁不羈的將軍與心機深沉的貴公子,四個人在黑暗時代中,交錯複雜的感人故事。
“我的劍不夠你的快,但是當你的劍劃破我的喉嚨的時候,我的劍也斬斷了你的手臂。
” “願來生來世,再為一名劍客!” “在你的心裡頭,什麼樣的女人最美?” “別人的老婆最美。
” “欲知後事如何,請關注下期……” “我靠……”茶餐廳裡面竟同時響起了同一種聲音。
“啪” 紀龍戀戀不捨地合上了雜誌,突然不經意地掃了一眼牆壁上的掛鐘。
“我草,十二點鐘了,老子上班遲到了,哦!不!老子曠工了,”這貨操起雜誌和杯子就慌忙地往外跑。
“老徐,記賬!”撞倒了兩張椅子一張桌子之後終於跑到門口,卻被老徐攔了下來。
“今天禮拜天,你們證劵公司不是不上班嗎?”。
老徐奇怪地說。
…… “哈哈!是呀!我忘記了!”紀龍這貨拍了下額頭哈哈大笑。
“靠,來個午餐給我,再看一遍,”又跑回桌子上坐著看起來起來。
老徐…… 服務員…… 香港人都有和早茶的習慣,發生這一幕的當然不止老徐這間茶餐廳啦!有些書迷是比較要求低的,有好看的小說都追著看,要求比較高的老書蟲則是看到金庸先生的推薦才去看的,慢慢地也就被《英雄志》給征服了。
所以這一天香港的茶餐廳就出現了這麼奇怪的一幕,大家都低頭看著自己的或報紙或周刊或雜誌上的《英雄志》,做著自己的英雄夢。
然後時不時的喝上一口奶茶,整個餐廳靜悄悄的,沒有了平時的大聲吆喝,沒有了吹牛打屁。
十九路公交車上。
上班族阿成拿著剛買的最新期的《武俠與歷史》擠上了公交車,胳膊夾著工作資料,一手拿著抓著雜誌,一手扶著車架,津津有味地看著《英雄志》,這傢伙有個特點,看書超慢,突然腦袋被拍了一巴掌。
“媽的,看書這麼慢,快翻下一頁,”阿成轉頭一看,是一個滿身紋身古惑仔,就不敢出聲了。
“是呀!是呀!快一點嘛!”我靠,整輛公交車上前後左右有四條大漢都圍著自己看免費書。
阿成委屈地翻了一頁,還沒看到一半,腦袋又被拍了一下。
“快翻……”阿成自己都忘記被拍了幾下了,車終於到站了,可是下車之後才發現:我草,老子坐過頭九個站了。
最後據非正式統計,當天上午,香港有數百上班族,因看《英雄志》太過入迷而上班遲到。
學校里。
阿發是他們學校公認的武俠小說迷,據說,沒有武俠小說是他沒看過的,今天早上,他又拿出省了一個星期的早餐費買了最新期的《武俠與歷史》,一邊看著一邊走進學校。
看到其他同學一個個拿著熱奶漢堡,他揉了揉肚子,不屑的對自己說:“這些吃貨,就知道吃,哪裡知道精神糧食的重要。
” 拿出他的精神糧食看了起來。
上課時間,老師在課堂上的話他一句都沒聽進去,完全進入了《英雄志》的世界。
幸好,老師說了幾分鐘就停止了,讓大家自習,有坐在前排的同學看到他們的老師在講台上看著一般類似《武俠與歷史》的雜誌。
下課後,有同學奇怪地發現阿發好像跟他們的語文老師在嘀咕著,討論是盧雲厲害一些,還是秦仲海夠英雄。
要知道這兩位大爺平時就仇人一樣。
小說的魅力是巨大的,或者說金庸先生在書迷中的聲望是重大的,在金庸先生的強力推薦與《英雄志》本身的魅力影響下,在同一時間、不同地點,不同人群都已經開始關注《英雄志》關注“講武堂”之名了。
第二天,“老徐,老規矩,最新期的”紀龍倒是精神煥發,好像來了第二春一樣。
“沒有了!”老徐果斷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