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欲飛凡 - 第446節

三老當然清楚楊夜話里的含義,老魔嘎嘎笑了二聲,大聲說道:“你小子膽子倒不小,居然怪起我們來了。
你難道就沒想過,一個修行界若是沒有了神訣,沒有了神界會是什麼模樣?到時候誰還安心修鍊,而這些修行者失去了追尋的目標之後會給天正星系帶來什麼後果?有仙佛魔三界給他們安心修鍊他們還整日里爭鬥不休,若是連神訣都沒了,他們只怕會將天正星系給拆了。
”“這話.....真沒說錯。
”楊夜暗想,三大祖師將仙佛魔都收束在三界之中,對人間界而言,的確是件好事,否則仙佛魔爭鬥起來,一場戰事下來毀滅一個星球也非難事。
老道見楊夜陷入沉思,還以為他心中不服,又解釋道:“其實,九重境界的修神者越多對於破解碎入異空越有利,惟有九重境界的修神者才有能力去參悟破解之法,我們三人畢竟力薄,不阻止下界修行者修神,也是希望多一些才智高絕之士來神界,惟有參悟出破解法門,才有望扭轉這個不利的局面。
而這件事也不能讓下界修行者知曉,要不然引起混亂,這個修行界就徹底沉淪了。
”三大祖師的高風亮節和深謀遠慮讓楊夜甚是敬佩,尋求破解法門明顯是為了自個脫困,卻能堂而皇之的說成是為了拯救天正星系,還讓楊夜看不出一點破綻,不佩服不行呀。
不過,人家說不定真是一心一意為了六界的前途著想,相比之下,整日揣著惡意心思的楊夜,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嫌疑。
既然事情已經弄清楚了,楊夜也就開始準備討價還價,三大祖師要自己去做什麼已經很明顯了:“如此說來,三位前輩找我來,是想讓我去華夏?是想讓我去尋那破解碎入異空的法門?”“正是。
”老道很是欣慰的答道:“你本是華夏人,卻又是在天正星系修道,應是最合適的人選。
”先談難度。
於是楊夜就皺了皺眉頭,很是為難地說道:“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來天正星系的,這個星繫到地球.....哦,也就是你們說的源地星系該怎麼走,走哪個方向都不知道,又該怎麼回去呢?”“這個.....的確是個難題。
”老道似乎被難住了,猶豫了一下才說道:“雖說太合也是華夏人,但三萬多年過去,這星路只怕已生變化,我們允許他轉世下界,也是想讓他先集中仙界的力量,然後逐步勘察星路。
你既然是心意聖宗的聖宗主,又有那大型的法寶,可按照太合提供的星圖摸索前行。
只是施用此法渺茫無期,終究不妥啊。
”“是啊,迷路事小,無法尋到源地的位置才真是麻煩了。
”“不過,有一件東西你應該認識,不知道對前往源地有沒有幫助?”老道話鋒一轉,抬手間幻變出一片扭曲波動的虛影。
而隨著虛影漸漸凝實,卻呈現出一片宇宙星空的景象,畫面正中有一件物事懸浮著,其折射星光泛出森冷的金屬光澤,通體橢圓有型。
其上的舷窗、通道口、裝甲、推進噴嘴,在楊夜眼裡是那麼熟悉,卻又有些許陌生。
“科考船!”這次老道還真給楊夜省去許多麻煩,這艘科考船上有大型的光波定位系統,通過這個系統可以散射光波與華夏國設立在諸多探險星域里數以萬計的搜索衛星聯繫,並以此來鎖定方位。
有了這艘科考船,回到地球已非難事。
“這應該就是送你來天正星系的工具吧,被我發現時,裡面空無一人卻自行漂移著,似乎要離開天正星系。
”老道見楊夜欣喜若狂,知道押對了寶,雖然他不知道這玩意有什麼用,但肯定對前往源地有極大的用處。
“自行漂移?”楊夜雖然納悶,但找到科考船心情正好,也就暫時忽略了。
回地球的問題雖然解決了,但卻沒有討到什麼好處,楊夜自然要繼續增加難度,就見他從欣喜的狀態中漸漸冷靜下來后,又皺起眉頭,還頗為躊躇的搓了搓手,然後還嘆息一聲,這才說道:“難,難呀!雖然有機會回到源地,但我可是半點信心都沒有啊。
”...................三大祖師可謂是深知楊夜根底,在楊夜剛到落復大陸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注意他了。
要不然,太合分神又豈會不偏不倚的投胎於秦筱宛腹中,偷偷說一句,楊夜與秦筱宛在皇宮中初試雲雨之時,就有三雙眼睛在冥冥中密切注視著,否則,楊夜又怎會一炮而中,弄出個秦意陽來。
當然,這些偷窺之事是萬萬不能讓楊夜知曉的,此刻見楊夜開始裝腔作勢,大叫艱難,三大祖師心裡跟明鏡似的,不就是想要好處嗎?誒,這有什麼難的,三大祖師為了達成目的已經打定主意,只要楊夜能順利取到破解法門並且能回返天正星系,無論是什麼樣的條件他們會一概滿足。
以三大祖師的神通來說,只要是在六界輪迴世界內,沒有他們辦不了事。
“是啊,這件事自然是極難辦的。
”老道也嘆了一聲,說道:“至從我們三人潛居神界之後,一直在為此事籌謀,一面苦心參悟破解之法,一面也希望能尋到合適的人選去外面的星系尋找更高深的修鍊法門。
可惜的是,近萬九重境界的神人對碎入異空的現象始終是束手無策,而另一方面,挑選前往華夏之人也甚是棘手。
據太合描述,華夏修行界對高深法訣視若珍壁,傳承之法也與天正星系的差異甚大。
”“天正星系的各派宗門雖有門戶之別,但卻是大開門庭,廣授道法,對拜入門下的弟子從不藏私,只要你修為足夠就會傳授相應的法訣,故此,越是實力強大的宗門其威名越是顯赫,門下自然是數以千萬,而實力弱小隻擁有一些低劣法訣的宗門往往是無人得知,想收徒都頗為艱難。
而華夏修行界卻似乎截然相反,一些名聲最顯、被世人所知曉的宗派,大多隻會一些最基本的法術,口訣,所收的門人信徒修心而不修身。
反而那些真正的修行者,皆是隱於世外、與世隔絕,連道法的傳承也多在師徒、父子、親友,這些狹小的範圍內傳授,並且極為重視門戶之別,想學到最高深的法訣,非至親之人不傳。
”身為華夏人的楊夜聽著天正星系的老道祖師講述華夏修行界的情況,這種感覺甚是古怪,不過,這也不足為奇,畢竟楊夜在華夏時不過是一凡人,根本接觸不到修行界。
而老道的話與現實也大致相若,華夏國里傳播甚廣、信徒眾多的道教、佛教中人,的確沒什麼本事,多是凡人信徒。
如此高深法訣若在少數人手中掌握著,還非至親之人不傳,想學到的確是很難呀。
被老道這麼一說,楊夜現在還真沒有多少信心了。
“誒,為選擇合適的人選,我們三個可是煞費苦心,但華夏修道界的真實情況我們也是知之甚少,到時候會遇見怎麼樣的麻煩,可能要耗費多少時間,這些都是無法憑空推算的。
所以,我們只有任憑仙佛魔三界發展,希望能從亂世中找出一位能力極其出眾的人來。
”說到這,老道頗為欣賞的看了一眼楊夜,這讓楊夜忍不住沾沾自喜起來,被能三大祖師肯定,這份榮耀可非比尋常。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