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耀聽著遠處傳來的辱罵之聲,果然氣得火星亂冒,當場便要拍馬衝出,與蘇琥拚命,旁邊阮天賜卻攔住他,大聲道:“割雞焉用牛刀,元帥暫且冷眼旁觀,待末將去抓了那小子!” 阮天賜揮動一根熟銅棍,催馬衝出,指著蘇琥大叫道:“臭小子,可敢明刀明槍地與大爺鬥上一場么?” 蘇琥卻早就急得手癢,拍馬衝到他面前,揮刀便斬,阮天賜慌忙舉棍擋開,只聽轟然大響,兩膀被震得一陣麻木,心中暗驚道:“這小子果然不是好對付了,小小年紀,怎麼這麼大力氣!” 再看蘇琥手中大刀,卻是刀身沉厚,看起來何止四五土斤,讓阮天賜不由悚驚。
兩軍陣前,哪容分心,蘇琥大聲嬌叱,揮動大刀狂劈而來,一股淩冽刀氣,撲面劈向阮天賜,阮天賜舉棍抵擋,二馬盤旋,與蘇琥廝殺在一起。
蘇琥家學淵源,刀法精熟,再配上他苦練多年練出來的強大力量,一柄大刀圍著阮天賜上下翻飛,寒光閃閃,頓時便將他卷在當中。
幾個回合之後,阮天賜漸漸有些氣喘,被蘇琥瞅個破綻,狠狠一刀劈來,阮天賜不及抵擋,大叫一聲,便被砍於馬下,甲胄裂開,鮮血迸流,倒在地上,只有出氣,沒有進氣了。
在天朝軍隊中,歡聲雷動,自有小將快步跑過去,割了阮天賜的首級,提回去高高掛在竹竿上,向南面的太子軍示威。
太子軍中,將士們目瞪口呆,人人面如死灰,兩個有名的將領,甫一出戰,便接連被殺當場,可謂出師不利,敵方如此勇猛,讓本軍如何再戰下去? 朱耀面色鐵青,咬牙向旁邊看去,見士氣已然低落,若不能贏上一場,只怕此戰不利。
遠遠聽得對面喊聲傳來,儘是辱罵朱耀膽小無能,只會派手下來送死,卻不敢與這邊的蘇琥將軍親自決一死戰。
如此無能之輩,怎麼有資格做軍隊的統帥? 士兵們跟著他,只怕終究是難免死路一條。
朱耀被罵得七竅生煙,看看部下也沒有什麼厲害的武將,只得自己拍馬出戰,心中暗道:“阮天賜一定是不小心失手,這小子雖然刀法不錯,終究是年輕人,連戰兩場,定然氣力不足,只要我能抓到他,還怕他手下不軍心大亂么?” 朱耀拍馬來到兩軍陣前,看著面前挺刀立馬的蘇琥,心中不免憤慨,蘇琥凝視敵將,眼中殺氣閃爍,淡然道:“來將通名,吾手下不死無名之輩!” 朱耀在惱怒之餘,他一擺手中三股托天叉,大笑道:“我乃太子軍一路元帥朱耀是也,你這等乳臭未王的小子,還是儘快降來,免得受斷頭之苦!” 他這麼說,是存心激怒蘇琥,好讓他心浮氣躁之下,刀法露出破綻,果然這一語出口,蘇琥勃然大怒,滿臉通紅,大怒道:“匹夫,吃我一刀!” 大刀迎面劈來,聲勢如雷,刀勢淩厲至極。
朱耀吃了一驚,不敢怠慢,慌忙舉叉用力擋架,只得噹啷一陣大響,叉上銅環,劇烈震動,朱耀兩臂也被震得發麻,心中也不由大驚。
蘇琥狂怒之中,刀法奮力揮開,但見白刃森森,漫天揮舞,捲起狂風陣陣,將朱耀捲入其中,朱耀大驚失色,一邊拚命抵擋蘇琥如潮的攻勢,一邊暗自驚駭道:“怎麼有這麼厲害的人,只怕太子軍中第一高手梵天親自來了,也不是他的敵手!” 狂風湧起,風沙漫漫。
在滿目黃沙之中,兩員大將各使出渾身解數,在戰場中央奮力廝殺,暴喝嬌叱之聲,兵刃撞擊轟響,盡皆響徹全場,那精妙的招數,狂暴的氣勢,讓兩邊將士看得目瞪口呆。
戰場之中,兩員大將猛烈拼殺,漸漸分出了高下,蘇琥力氣既大,招數亦是老父親授,精妙非常,又在大怒中使出,威力之大,震天撼地,讓朱耀漸漸難以抵擋,只叫得一聲苦,心下震驚恐懼,難以言諭。
突然間,蘇琥在狂怒中揮刀擊落,終於在左路露出一個破綻,朱耀喜出望外,揮叉擋開,用儘力氣,舉叉向蘇琥左脅刺去,他已經不再想著生擒蘇琥,只望能擊敗他,不至死在他手裡,已經是叨天之幸了。
就在這一剎那,朱耀的眼中,忽然看到蘇琥那年輕的面龐上,出現了一絲譏誚的冷笑,火紅戰馬狂奔向前,輕鬆地躲開了朱耀這志在必得的全力一擊。
蘇琥眼中殺機陡現,舉起大刀,狂劈而下,那狂暴的刀氣,讓朱耀背上不由迅速感到一股森寒之氣,狂涌而來。
朱耀的鋼叉,剛刺了一個空,正在拚命收回來擋住那奪命的大刀,鋒利的刀刃卻已經劈到了背上,霎時便將他斜肩帶臂,狠狠劈開,半邊身子從馬上落了下來,跌落塵埃。
朱耀只來得及發出一聲慘叫,便身首兩分,死於馬下,胯下戰馬也被刀鋒掃到,痛嘶一聲,大步奔逃,帶著他血淋淋的半截身子,落荒逃去了。
看著主帥慘死在戰場中央的模樣,太子軍兵俱都嚇得渾身戰抖,遠遠望向戰場中那蘇琥那英俊威武,威風凜凜的身影,眼光中也都充滿了驚疑恐懼。
蘇琥沐浴在陽光之下,渾身金光燦爛,仿若戰神一般,揮動著鮮血淋漓的大刀,放聲斷喝道:“朱耀已死,爾等還有誰敢上來交戰!” 這一聲清厲的吼聲,自太子軍頭頂隆隆而過,看著以驍勇著稱的統帥被當場斬殺,太子軍人人面如死灰,再無戰心。
龍翼在城牆之上看的清楚,見敵軍已呈敗象,舉槍大吼道:“全軍圍殲,多斬幾個賊兵,立功報國!” 埋伏在東西兩邊的天朝軍隊,及劉將軍的中軍,一起殺出,將朱耀五萬大軍包圍在其中,蘇琥更是一馬當先,拍馬狂馳而出,後面各營將領,也不肯怠慢,紛紛率軍突出,大軍如潮水般,向對面的敵軍掩殺過去。
狂猛呼嘯而去的天朝大軍,如巨濤拍岸,迅速將敵軍的防線衝垮,雖然有賊將率親軍死戰,終究還是擋不住一波波的猛烈攻勢,紛紛被斬殺當場,五萬賊兵,四散奔逃,大多還是跪地投降,做了俘虜。
在大軍的後方,劉將軍居中調度,井井有條,在他的分派下,旗號招展,各支軍隊的將領看著打出的旗號,分進合擊,四面追殺堵截太子大軍,讓逃去的敵軍士兵數量,降到了最低,眼看著敵軍已然全軍覆沒,城牆之上中央指揮若定的龍翼臉上,終於露出了欣喜興奮的笑容。
欽州城下,大軍雲集,天朝朝軍隊面對著堅固的城池,已做好了攻城的準備,雖然他們只有土余萬人,與城中叛軍相比,數量上已雖然相差有五萬,訓練程度卻遠遠超過了城中的烏合之眾,盡聚集於大元帥劉將軍帳下,聽從他的指揮。
欽州距離南寧城不過兩百里路,龍翼返回都是很輕鬆的事情,本來有的將領提議,把他們困在城內,讓他們沒有任何糧食補充,最後不得不出來投降,可是又有消息傳來,居然有藩王正率領著援軍向準備來援助太子,因此劉將軍決議,要儘快攻城,若能趕在援軍來前攻下欽州城池,便是最好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