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欲歸龍 - 第212節 (1/2)

這個集團的中心企業是丹麥的那家國際銀行,如今那家銀行除了控制大友國際銀行外,還兼并了兩家瑞士銀行,一家美國銀行,實現了真正的全球化戰略。
這家銀行還拿出雄厚的資金投資到全世界各個能賺錢的行業,舉凡金融、礦產、冶金、化工、農牧、信息高科技、生物製藥、武器製造、汽車製造、船舶製造、飛機製造等等方面都有涉足,甚至世界幾個著名的都城聖地,都有他們控制的賭場。
這便是“世界企業”的真面目,也是華心美費盡心血建立起來的商業帝國。
御翔天知道金錢對於自己的計劃並不是最重要的,但是沒有巨額資金的支持,他也同樣寸步難行。
以他謹慎周密的性格,自然不能將所有的風險都集中在身邊,否則一旦他個人發生什幺問題,那幺所有努力都將付之東流。
所以他將自己已經得到的資本統統分攤出去,讓忠於自己的人去掌握運用。
現在他將資金命脈完全交給了華心美,外星技術製造交給了御漾煬,三合會交給了伊藤忍,而他既可以完全控制這三方面的發展走向,也可以完全脫離與他們的關係,如此才是他憂患意識的完整體現。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華心美並沒有將御漾煬的先進技術轉化成商品,進而創造出巨額利潤,雖然御翔天提出過這種誘人的設想,但是華心美立即就婉拒了。
她的理由是,既然別的企業可以利用人類目前的科學技術去創造利潤,那幺她就沒有必要去使用更先進的技術。
她的決勝法寶是管理科學,是從經營上尋求效益。
如果有一天,真有一些企業是利用純技術上的優勢與她競爭,那幺她才會考慮御漾煬的先進技術。
從法律上講,世界企業的所有者是屬於華心美率領的一個商業基金會,但是這個基金會的所有者只是華心美一個人,與御翔天毫無關係。
他之所以如此放心也沒有什幺理由,只是直覺告訴他需要這樣做。
而華心美也沒覺得這樣做有什幺不好,她所領悟的管理科學,就是不受拘束地任自己支配生產元素,儘可能多地創造利潤。
至於利潤如何使用,除了必要的再投入資金外,其他的她都不會管。
她不會用這筆錢為自己哪怕買一雙鞋,也不會告訴御翔天該如何使用才值得,她只是把錢轉到一個只有他才知道的帳號上,任其隨意支配。
當然,她如果需要更多的資金時,也會毫不客氣地向他要,這就是他們之間的奇怪關係,既不是上下級,也不是愛情親情,甚至不是朋友間的信任。
有時候華心美也在想,她為什幺會這幺死心塌地地為他做事,最後她聰明地總結出三點理由。
一是她的慾望很少,只是因為喜歡管理而經營,並不是因為喜歡金錢而經營;二是她很崇拜御翔天,從殺氣到霸氣,都是她崇拜的氣質。
也是因為受到這種氣質的影響,她才會有今天的成就。
她並不認為御翔天支持她出國念書,就能令她感恩戴德,他們都不是那樣的人,不管是付出方還是接受方,所以崇拜才是她忠於他的唯一理由;三是他們之間有一種說不清的牽扯,就像在最深層的夢裡同為一個目標而努力的兩隻手,因為同屬於一個人而互相協助,但是永遠如夢一樣迷茫不清,難辨究竟。
而御翔天的理由則簡單到無法理喻的程度。
他只是覺得華心美一定會聽他的話,就像一個父親從小帶大一個乖乖女一樣,他絕不會認為讓她做事會遭到拒絕和反抗,同時他也不會讓她去做容易受到傷害的事情。
也許世界就是這樣,沒有人能夠說清自己做事情的真正理由,真正的理由都是藏在內心深處,連自己也很難找到的地方。
御翔天完成這兩個大項目后,便開始實施日本計劃的第二步。
這一步也是日本計劃的最後一步,相對於第一步計劃,第二步要容易一些,只需要他一個人的努力就能夠達到最終目標。
然而他的計劃很快就被日本政府的一份聘書給打亂了。
不知什幺緣故,日本政府沒有聘請尾度佑樹教授,而是直接將他找去,委任給他一個重要的科研課題。
找他談話的是日本首相本人,之後天皇也出面說項,如此興師動眾的唯一目的,就是不讓他推掉這項研究。
但是令他為難的是,這項研究需要在完全封閉的環境下進行,在成果沒有研究出來前,他既出不去,別人也進不來,即使他想找個幫手都不可能。
不過政府這次所施加的壓力完全是半強迫性的,他知道自己完全沒有可能,也沒有理由去拒絕。
最後他想來想去,只能暫時延緩自己的日本計劃,然後帶著諸葛百靈去幫助日本政府完成那份研究。
但是政府的安全部門卻拒絕諸葛百靈加入這個研究小組,理由是她不是日本人,並且身分背景不清。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