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一激勵,十幾個大男人都衝勁十足地跟著林秋來上出砍樹去了. 方鈺敏留在家裡配混凝土,這砍回來的木頭得曬幾天才能用,這些日子她想讓大家都幫著做混凝磗。
反正比例也就她自己知道,甚至連林秋來也沒問過她。
日子一天一天過去,等到林家村的村民們農忙結束的時候,方鈺敏家的地基已經打好了甚至開始砌牆了. 林祝新過來巡視了很多次,每一次盯著那些灰磗欲言又止,但又礙著外村人的面最終沒有問忙得一身汗的林秋來. 方鈺敏是個聰明的,林祝新根本就沒打算要由方鈺敏那裡打聽。
他還是覺得老實的林秋來更容易套話,可惜林秋來每次都說他也不知道,都是他媳婦配的。
林秋來就是怕自己說漏嘴才什麼都不問方鈺敏,自己都不知道了任何人問也說不出來啊。
“秋來媳婦,你家這個磗做得真好.”林祝新這天又來了,也不怕一個不小心掉塊磗頭砸傷他,硬是在工地上轉了好久,才走去和正在曬茄子的方鈺敏搭訕. “謝謝里正誇讚.”方鈺敏直起腰笑眯眯地對林祝新說. “咳咳.”林祝新把手放在嘴邊咳了幾下,問:“秋來媳婦,你家這個磗怎麼做的?” 方鈺敏似笑非笑地看著林祝新:“里正,每個人家裡都會有一兩手不傳外人的技術活兒。
里正這樣問,叫農婦怎麼回答你呀?” “呃?原來是家傳的活技,是我莽撞失禮了.”林祝新被嗝了一下,家傳的活技的確是不傳授外人的,自己這樣問的確不妥當了。
雖然不甘心,但也只不能再問下去了。
“沒事.這個活技是我方家的,連秋來我都沒說.里正不要見怪.” “不會不會.你家的這個灰磗都比得上青磗了,房子一定會很穩固.” “承里正貴言,希望如此.” “秋來媳婦,你家三畝稻田怎麼都泡在水裡了?不打算用來種冬麥土豆之類的嗎?這秋收完剛好就是種小麥的氣節了.”林祝新又問. “我家就四口人吃不了那麼多糧食。
況且今年是豐收年,米多價賤,種再多也賣不了幾個錢啊。
與其辛苦種還不如花錢買糧食划算呢。
”方鈺敏也不打算瞞著養魚的事,其實也根本瞞不了,“我家那三畝稻田準備用來養魚的.” “養魚?”林祝新大吃一驚,他是知道林秋來家三畝水稻都養過魚,但沒想到竟然不種莊稼直接用稻田養魚了. “是的。
過些日子就可以放魚苗了.”方鈺敏點點頭. 林祝新忙問:“你家哪來的魚苗?” “之前我就在河裡捕捉了一些魚苗到秧田裡養,後來捕魚的時候那些小魚我就留下來了.”方鈺敏指指那條小河說:“其實再過些時候,那河裡的魚也能捉了.” “原來這樣.”林祝新看著方鈺敏感嘆地說:“大家都以為秋來媳婦不熟農活,卻是都誤會了,原來秋來媳婦是最懂的.” “里正過獎了,其實我是真的不懂,一切都是秋來在做.”方鈺敏實話實說,但她知道林祝新不相信.他信不信關她什麼事啊?只要林祝新不要來煩她就行. 林祝新摸著鬍子走開了,眼珠亂轉的也不知道在打什麼主意?但方鈺敏才不想費神去猜測,船到橋頭自然直.她可是帶著作弊器的,腦里還有大把賺錢法子呢. 等林祝新那老狐狸走遠,方鈺敏忙到後院去攪拌那四缸醬油.現在一掀開醬缸帽子,就能聞到一股鮮香的醬油味了.一整個夏天的發酵,大豆在菌絲的作用下已經很完美地轉變成氨基酸了. 方鈺敏用小木勺子弄了一點品嘗,哇,好咸!鹹得她連眼睛都睜不開了.但她知道等抽出來熬煮成醬油后,這鹹味就會轉變成咸鮮味了. 在小本子上記錄完畢,方鈺敏又把竹帽子給各個醬缸戴上去. “娘,娘.”小明衝過來,身後跟著小狗小白. “怎麼啦?跑得那麼急?”方鈺敏轉身,剛好抱住了衝到她懷裡的小明. 小明膩在方鈺敏懷裡撒了一會嬌,才說:“又一窩兔寶寶出生了,小陽哥哥讓我過來跟你說一聲.” “是嗎?”方鈺敏笑著問:“你們有數過有幾隻嗎?” 小明做了個手勢說:“七隻呢,渾身紅紅的,眼睛還沒睜開.” “真的?那小明快去給兔媽媽喂營養餐吧,三個多月後這七隻兔寶寶又能賣錢了.” “好,我這就去.” “喂完兔子就和小陽哥哥去學習.” “知道了.” 方鈺敏看著小明跑遠,心裡不由感慨:那個怯怯的小孩子終於活潑起來了.摸摸自己的臉,好像皮膚也沒剛開始那麼粗糙了,果然女人還是不是太操勞的,不然老得快啊. 現在方鈺敏只希望一切都能按著她預期的方向發展,到明年春天,她就可以選出最好配方的醬油在新建的屋子裡釀造了. 當林家村的村民們種完秋土豆,冬小麥的時候,方鈺敏家才開始往稻田裡放魚苗。
這時候稻根已經被人泡到腐爛了,而在稻田裡的水生萍類植物也長起來了,正是放魚苗的好時機. 放魚苗的那天,林祝新帶著很多村民過來圍觀了.小柱爹等王家村的十幾人也來看了,圍著那三畝地簡直可以說是里三層外三層啊. 大民叔和林秋來抬著養著魚苗的木箱過來,連魚帶水一起放入稻田裡.方鈺敏和小陽就往稻田裡撒下米糠,豆渣之類的飼料. “秋來媳婦,這就好了?”村民甲問,其他村民也都看著方鈺敏. 方鈺敏點點頭:“好了,等到差不多過年時,就可以捕魚了.” “不用管了?”村民乙問. “哪能不管呢?這飼料得投放,不然魚吃什麼長大呀?”方鈺敏笑著說:“以前種了稻子,魚可以吃浮萍,害蟲和稻花.現在只是養了魚,所以要去撈浮萍,也要撒些米糖或嫩草之類的給魚吃的.” “原來這樣.那秋來媳婦,上次你家魚獲有多少斤?”村民丙問,這次所有人目光都聚集方鈺敏的嘴巴上了,這可關係到收益問題啊. 方鈺敏也不想掩著瞞著,大略地給了個數字:“100斤左右吧,賣了一些,剩下的製成魚乾自家吃.” “哇,這麼多.” “那得賺多少錢啊?” “一斤魚要5,6文呢,比那三畝稻穀賣的錢還多.” “是啊是啊,明年咱家也養魚吧?” “一定得養了,看秋來家今天的稻子多飽滿啊.” BALA BALA BALA “秋來媳婦,那魚苗呢?”有人問關鍵問題了,大家立刻安靜下來屏息以待. 方鈺敏笑了,指指稻田邊的那邊河說:“我就在這河裡撈的,春天的時候河裡特多魚蝦呢。
” 大家聽了又開始議論紛紛。
這河就一條了,魚苗也就那麼多了,所謂僧多粥少,個個摩拳擦掌要在春天時搶撈. 林秋來和方鈺敏沒再說話,這些已經不關他們的事了.自己已經養殖過了,自然會留種,甚至連春花嬸家的也預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