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盛女變辣媽---廿二 - 第73節

挑了一會,方鈺敏瞇著眼睛朝外看了看,這大中午的林秋來在還田裡忙活呢。
不由有些心痛,當農民真苦啊。
“小明,你和大寶小寶在這裡挑豆。
我去給你們爹爹送綠豆湯去。
唉,這太陽太烈了,真怕你爹爹會中暑啊。
” “好,娘你要記得戴草帽.” “嬸,放心吧,我們很快就能把這筐挑好了。
” “乖。
” 方鈺敏進耳房抱起泡在水盆里的罐子,戴上草帽就往自家的玉米地走去。
家裡那三十五畝的旱地已經全翻過了,方鈺敏和林秋來商量后就決定其中15畝用來種黃豆。
一來黃豆肥田,二來方鈺敏準備要制醬油,黃豆就是這原材料啊。
其餘的20畝旱地,15畝種紅薯,剩下的5畝分別種花生,土豆和綠豆了。
黃豆能肥田,那種黃豆的15畝旱地就不用施肥了,只是得要建畦築壟,這是方便以後灌溉和收成。
但其他的20畝地卻是要薄施有機肥的。
雖說都是粗生耐旱的農作物,但如果種植條件生長環境好一點,收成也會跟著好的。
路上見到村民,大家都笑著跟方鈺敏打招呼。
自從公布了紅薯粉製法后,村民們對方鈺敏一家都和善萬分。
托這紅薯粉的福,林秋來才露口風說想養豬,就有村民說他鄰村的親戚家裡的母豬剛下了一窩豬仔,還親自去幫林秋來用低於市場價買回了四隻粉嫩的小花豬,現在正在豬圈裡嗷嗷叫得可歡了。
但即便多了四頭小豬,但家裡人口幼齡化,肥料奇缺。
方鈺敏曾經為此很是煩惱啊,這不給那些貧瘠的田施肥,那可是事倍功半的。
方鈺敏才不要干這種蠢事。
說實話,因為方鈺敏主張一點都不能浪費的原則,家裡實在沒什麼有機垃圾.菜園子里的菜一成熟就被方鈺敏收割了,吃不完的也都全部晒成菜乾了或是做了泡菜;稍黃一點的菜葉子都進了雞呀,兔子呀,牛呀的胃裡消化了;稍老一點的菜葉子則全部用鹽腌了起來做鹹菜了。
就是那些做紅薯粉時隔出來的渣渣也被方鈺敏煮了拍成餅子晒乾存起來當豬糧了。
家裡人口多,什麼都缺,每頓飯所有的菜都會吃光還恨不得舔乾淨,哪會有得剩啊?廚餘這個詞也是在現代才會有,反正在方鈺敏家裡是不存在的。
所以說到肥料,家裡就那一點草木灰和米田共了。
20畝地呀,要是靠這點兒還不是薄施肥料?為了秋天時能有個好收成,方鈺敏只好發動孩子們到村裡或路邊去看看有沒有牛呀騾呀的糞便可撿的.可惜牛太金貴,騾子也少,村民們也是勤儉節約的,真的落下了糞便,他們也會撿起來帶回家去. 沒辦法了,方鈺敏只好讓林秋來在茅廁後面臨時挖了一個淺坑,再次發動孩子們去割草,然後把它們都切碎放進坑裡,再倒些草木灰呀,雞呀,兔呀的排泄物和水混和,然後用乾草蓋起來漚肥了。
現在每次去茅廁都要捂著鼻子了,不是廁所的味道臭,而是廁所後面那個漚肥池飄出來的腐爛的味道的確好難聞啊!好在施肥的工作由林秋來做,既有人去做,方鈺敏是絕對不做了. 那要種黃豆而不用施肥的15畝旱地,深翻之後又挖了畦。
平日里林秋來和方鈺敏吃了晚飯後就帶著五個孩子去田裡播種。
大家分工合作,林秋來依然是繼續挖畦,方鈺敏就和孩子們比賽誰種得又快又好?算是寄娛樂於工作吧,反正大人小孩都忙得很開心,有時跟著方鈺敏唱哥,有時數數,咭咭笑著笑聲也能傳出好遠呢。
若是有村民扛著鋤頭經過見到他們一家在忙,也會停下來幫把手。
大家說說笑笑的倒是樂和。
這樣就可以了,方鈺敏笑看這一切改變。
她不求大家太感激,方鈺敏也不認為自己做了多偉大的事情,私心是可以原諒的,在這麼艱難的社會環境,誰都是為了過得舒暢一點。
方鈺敏只求能有一個和平安靜的環境,不要有那麼多的是非,她好安心地慢慢建立起自己的事業,帶著一家大小邁向小康生活。
現在已經很好了,大家空閑的時間都用來製作紅薯粉了,村裡的八卦幾乎沒有,更沒有誰會閑著在村裡說是非了。
當然了,張翠花是不可能不出現的。
林秋來和方鈺敏買了三十五畝旱地還雇了人去翻地;瞞著她收養了四個孩子;還把當初不告訴她也不帶大兒子二兒子發財的方鈺敏竟然把紅薯粉的製法在林家村裡公布了……這叫張翠花同志如何不氣暈過去,沒吐三兩血算不錯的了。
想起自己那個彪悍又無賴的哎呀婆婆,方鈺敏忍不住笑了出來。
有時候她也很奇怪,為什麼張翠花會那麼百折不撓地找她麻煩啊?為什麼總那麼喜歡上門去欺負林秋來和方小蓮啊? 還有她一說不過人就呼天搶地地往地下打滾撒賴的行為,當時會令方鈺敏很可恨,但事後想想又覺得很好笑。
那天張翠花雄糾糾地上門扯著林秋來打滾撒賴漫罵討說法了。
方鈺敏就帶著五個孩子蹲在地上看她滾地,小明和小寶一邊一個報數,左邊奶奶滾了幾下,右邊又滾了幾下。
林秋來臊得連脖子都紅了。
方鈺敏卻微笑著繞著手看熱鬧,這種程度根本不用她出馬的。
和以前一樣張翠花一上門,院子外面又圍了很多村民。
只是這次村民們不是看熱鬧,而是來勸架了。
林秋來家無論是買地,還是收養小孩子,里正都插了一手,他們不好多作評論。
但是方鈺敏把紅薯粉製法說出來卻是關乎林家村所有村民的利益啊。
秋來媳婦不但大方地告訴大家製法,還替他們把紅薯粉的銷路都鋪好了。
這麼好的事情,難道還搖頭說不要推回去的道理?很快就要繳納稅款了,手裡還缺錢呢。
於是村民們不再袖手旁觀,連林祝新那老狐狸也裝出一副官樣把躺在地上的張翠花給勸回家去了。
里正出馬,所有村民的心都向著方鈺敏,張翠花這次是徹底地被打敗了。
現在的林秋來和方鈺敏已經不是她能隨意欺負的了,張翠花心裡不由感到一股失落。
日子啊,好像越過越長了呢。
“秋來啊,快過來歇歇。
”方鈺敏抬手朝臉朝黃土背向天的林秋來大聲呼叫。
村裡的是是非非她沒心思去理會。
村民眼紅,她就沒當一回事;現在村民感激,她更不當一回事。
勤勤奮奮努努力力地做好要乾的活,賺了錢就去縣裡買鋪買房子建工廠才是方鈺敏的目標。
“來了。
”林秋來抹抹汗,看著方鈺敏不由幸福地咧嘴笑了起來。
現在目標清晰,一家人干起活來也是悶聲有力的。
當村民們忙著在家裡做紅薯粉的時候,林秋來和方鈺敏夫婦就領著五個小孩子一起勞動。
每天一大早,林秋來去給旱地灌溉挖畦,方鈺敏去玉米地除草視察,又去撈浮萍餵魚,小柱和大寶去割豬草和嫩草,小寶和小明負責在家裡餵雞喂兔子,小陽就給菜園子澆水,煮豬食和編籮筐. 等吃過午飯後,林秋來就背著綠豆湯繼續去地里挖畦,方鈺敏就帶著五個小孩在家裡做紅薯粉,土豆粉。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