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立刻咧嘴笑:“好.” 這孩子真是太實誠了!93 跟林秋來方鈺敏一家比鄰而居林夏來夫婦自然是願意的,何況方鈺敏說小華出師后,這個醬園將交給小華打理,就更開心了.只是建房子需要銀子,林夏來家裡並不富裕. “如果你家房子並不是建成我家這樣的,其實花費的銀子不多.”方鈺敏示意小明取來紙筆,說:“建房子的材料除了石灰,沙,泥和木材這裡都有了.至於工錢,就是打地基和升梁時要請人,砌磚砌牆,秋來和二伯,再請幾個人幫忙應該可以了.房子……那個,小華也長大了,以後要娶媳婦,新房子就按二進屋的格局來建,就像這樣的,行不?這麼算下來,估計要四十兩銀子.” 林夏來聽了沒出聲,四十兩銀子對一個村民來說那是一筆很大的財產了.養了一年兔子所賣的錢加起來也只有二兩多. 何氏看看小華,又看看桃花,心裡在盤算著把自己嫁妝當了能湊出多少銀子?小華已經快十二歲了,再過兩年就得託人說親.就自家那簡陋的舊房子,想也知道很難說一門好的親事啊. 方鈺敏也知道四十兩銀子是很大的數字.這裡一戶人家的年凈收入估計也就一到二兩銀子而已. 見林夏來和何氏一臉的無奈,於是方鈺敏又說:“我是這樣想的,如果說得不對的還請二哥和二嫂請諒。
這次圈地其實是我家要擴建醬園,這醬園一旦建成了,活兒就會越來越多,到時候我們必須請人來做的。
二哥二嫂是我們信得過的人,小華又跟著我學習釀製醬油,所以我想請二哥幫我們的忙。
釀製醬油必需曬醬發酵,每天早晚必須要攪拌兩次才能讓裡面的豆豉受熱均勻,這項工作比較重,你們也知道我身體不好,做不了。
我們家裡還有幾十畝田,秋來也會忙不過來。
就算他擠出時間,我也不要他那麼辛苦。
所以,我想請二哥來我們醬園幫忙。
工錢方面以月結方式結算,一個月500文。
不知道二哥會不會幫我?呃,那個,二哥二嫂建房子的銀子由秋來先出,以後就每年在二哥的工錢里扣掉。
你們看這樣好不好?” 大家聽了方鈺敏這番話都有點兒反應不過來,尤其是林夏來和何氏。
因為方鈺敏說建房子的銀子由他們出,還說要以月薪500文請林夏來到醬園幫忙,以他的工錢抵這建房子的錢。
林秋來也沒想到方鈺敏這麼說,他只是愣了一下就反應過來了:“小敏說得對,二哥你得幫幫我們。
不然這醬園還得請人呢。
” 林夏來和何氏對看了一眼,說:“弟妹,這工錢有點高了吧?只是每天攪拌兩次醬缸,我不好意思收這麼多錢。
” 真是一個實誠的人啊!方鈺敏心裡感嘆。
“二哥,攪拌醬料是平時的工作,但在釀製醬油的時候,黃豆的曬,蒸,出菌絲等等,也得二哥幫一把的。
如果這醬呀賣得好,要多釀製,我還要給你加工錢的。
”方鈺敏看看小華,又說:“小華還小,要干這些重活還得等他再長大兩年。
” 林夏來和何氏又對看了一眼,心裡很想答應但又覺得佔了對方便宜。
反而說不出話來了。
方鈺敏說:“這道工藝我傳給了小華,以後這醬園就交給小華管理了。
二哥二嫂在一邊學著,以後請了人回來幹活,你們也知道怎麼教他們做了。
就不必事事要小華親力親為了。
” 話說到此方鈺敏就不再說了。
她本意就是想幫幫他們,不然買幾個僕人回來更方便她管理。
何氏見方鈺敏不再勸說,忙悄悄推了推林夏來。
林夏來抬眼看看兒子小華,又看看林秋來,想了想就對方鈺敏說:“那好。
以後你們有什麼活兒要我做的,跟我們說一聲就行。
明天早上,我就和秋來去里正家說圈地問題。
” 方鈺敏笑著點頭:“好。
” 這事就這麼定下來了,兩家人又一起合計合計,規劃這圈地建房子問題。
方鈺敏只是出出主意,執行由林秋來和林夏來兩兄弟去做。
當里正帶著人圈地記錄的時候,林家村又沸騰起來了。
人人都悄悄地背地裡說林大牛家的兒子都有出息了,三兒子才建了那麼漂亮的大房子,事隔才半年,林家的二兒子林夏來又要建房子了。
看這圈的地面積,估計又是一所大房子了云云。
林夏來一家一向低調,跟林大牛張翠花也很少來往。
一年也就去林春來家那麼兩次:一次是林大牛生辰,要去跪拜;另外一次是拜年團年之時。
平時張翠花也極少到林夏來家裡走動,因為林夏來家裡窮,她沒油水撈。
但現在兩個她認為沒出息的兒子先後蓋起了房子,張翠花的心裡就如被熱油燙過一樣。
林夏來一家自從跟林秋來一家過往密切后,生活就開始好起來了。
張翠花心裡知道這一切都是因為方小蓮,她本來就應該跟這個兒媳婦修補關係,但不知怎麼的,心裡就是不想,不屑。
結果就變這樣了……現在二兒子要蓋房子了,張翠花沒有像以前那樣去搞破壞,她變得安靜,隔天就過去瞧上幾眼看看進度? 林秋來這是第二次參與安排蓋房子了,做起來那叫一個得心應手,一點也沒有第一次蓋房子時的雞手鴨腳。
那時候他和方鈺敏是一邊安排一邊摸索,現在幾乎一看就知道要怎麼做了。
蓋房子的磗仍然是用那個混凝土磗子的配方,方鈺敏調配,再讓林秋來他們把材料混合。
房子周圍依然會建兩米高的圍牆,圍牆外也會種上荊棘。
這邊要忙著蓋房子,那邊也要忙農活。
農家人,農作物最為重要,灌溉,間苗,施肥,撥草等等都不能落下。
林秋來林夏來兩家人每天都忙得團團轉,連歇口氣的時間都沒有。
當樹葉開始變黃染紅之時,林夏來的房子和方鈺敏的醬園都蓋好了。
房子按原來設計成二進屋,一進門就是一個很大的院子,院子里會開墾出一個菜園子。
方鈺敏的醬園和林夏來家的後院子隔了兩米寛,各自面對面就是一扇厚實的木門。
以後林夏來和小華進醬園就要開了門才能進去了,這也好劃分出各家的房地產權了。
醬園比較簡單,最重要就是曬場要大。
一進門就見到中間的大曬場了,兩邊的圍牆直接就是房間了。
有一邊是給以後醬園的工人生活用,另一邊則建了黃豆發酵的特製屋子,有特大的用來煮豆子和作醬料的大灶台,全部都是方鈺敏精心考慮過,特意要求做出來的。
而唯一一邊沒有房子的圍牆,卻是階梯式的建了三層,這些是用來存放釀製了一年後的醬缸,按照年份,由上往下放。
新居入伙,按例要請里正以及親朋好友到新屋裡吃酒席的。
林秋來和方鈺敏商量了一下,就決定由林夏來一家出面,也蘀他們家的醬園一起擺了酒席慶祝了。
醬園才建成,金掌柜那裡又傳來了好消息。
說是南投縣地段最好的東區有一個帶了前後兩個院子的屋子要出售,他一得到消息就立刻派人過來讓林秋來和方鈺敏趕緊去看看,如果合適就要快下手了,畢竟有很多人想在那裡買房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