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龍舞 - 第357節

“以毛族來說,”藏林先生拊掌大笑。
“你倒是挺懂水邊事的。
” “我六歲就離家了。
”應風色淡道:“除了這副改不了的皮囊,我同先生所知的毛族並無太多相似處。
” “動機呢?”初老醫者含笑挑眉,像是面對得意門生,拋出了一道足夠困難、但其實衷心希望他能應答如流的題目。
“袁健南重病在身,只要我登門拜訪,任何時候都是他夫婦倆的座上賓,何必繞這麼大個圈子?” “……因為同樣的錯誤,先生不想再犯第二次。
” 雖只一瞬,但應風色清楚看見笑容凝結在藏林先生那波瀾不驚的瘦臉上,及時抑住“骨碌!”猛咽唾沫的衝動,調勻呼吸,盡量不讓對方發現自己的緊張;按照腳本,把話頭繞開了說。
“誠如小子先前所言,我打小就喜歡《說巡北》,我風雲峽的韋太師叔愛聽評書,每回聽總不忘帶上我。
這套評書的主角,自然是英明神武的順慶爺,但只有主角英明神武、其他人全是笨蛋的段子不好聽,沒人喜歡,只怕流傳不廣,如何替聖天子塗脂抹粉?只有形形色色的配角夠出彩,才能留得住客人。
“而《說巡北》的配角可說是膾炙人口,順慶爺身邊的文膽袁健南,武功高強的侍衛苗子軒,還有貌美如花又能打的‘潑天風’虞龍雪……說是這些出彩的配角幫忙撐起了整套《說巡北》,絕非溢美而已。
直到長大成人,我才發現一個問題:順慶爺最終是登基做天子了,這些人又到哪兒去了呢? “虞龍雪嫁給袁健南,這算是結局不錯的了;袁健南以大學士致仕,理由是生了重病,但我聽說平望那廂陶相的身子也沒多好,說到底,是政爭失敗,被斗出京城了罷? “至於那苗騫苗子軒,有一說受封御前帶刀侍衛,也有說成了帶兵將軍的,但後來怎麼了卻是不曾聽聞,忽然便消失蹤影也似。
我韋太師叔說那廝下場不好,窮困潦倒,死於平望某個不知名的腌臢暗巷,連屍首都不曉得有人收埋否。
“先生瞧,這些被編進了評書里、確有其人的配角們,最後都沒有好收場。
” 藏林先生罕見地一怔,旋即失笑。
“你該不是要說,因為他們搶了順慶爺的風采,這才招了帝王之忌,輕則逐出京城,重則身死收場?” “先生恰恰說反了。
正是因為這些人既不能用、也不許旁人用,唯恐有人裝傻或是真不明白,才把他們編進《說巡北》里,這樣一來,就是是白痴也知道名列其中之人沾不得。
”應風色盯著他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說:“《說巡北》乍看是定王征討北關諸藩,使其順服的故事,然而除了旃州之役外,所謂‘北伐’更多的是文斗,是檯面下的談判交易、合縱連橫,順慶爺和北關諸藩未必是敵,朝廷和定王的天策府也未必是一邊。
袁健南、虞龍雪也好,苗子軒也罷,都在這場檯面下的戰爭里出了力,不只降伏藩鎮,更有可能是奪權。
” 涉入過深、甚至可能直接參与了對藩鎮的拉攏密議,讓它們與定王表面相爭,實則扈從響應的袁健南,以及擔任中間人角色的虞龍雪,在事成之後都被排除到了權力核心之外。
儘管聖天子對袁氏夫婦仍恩寵有加,但他們已不適合出現在天子身邊,以免引人非議。
而不懂得明哲保身、夾起尾巴做人的苗子軒,則落了個潦倒而死的收場——也可能是他替聖天子做的事更骯髒齷齪,兔死狗烹,本來就不會有好下場。
自從發現藏林先生不是虛構人物之後,應風色很快就意識到了這點。
《說巡北》是基於現實的歪曲和變造,譬如:北伐確實是有的,但目標並非是諸藩,而是定王以此為借口擁兵逗留北關,等待朝廷發生巨變;虞龍雪這人確實是有的,但並不是對抗藩鎮的仗義女俠,而是佔據朔州的虞戡之女,她和嚴人畏的決戰或許不是清理門戶,而是朔州虞氏與定王軍聯合起來,對旃州“白狼王”渾邪乞惡發動戰爭的結果和餘波。
以蒼天敕命之姿現身、暗助順慶爺的藏林,又是何種真相的變造和歪曲? “造王者。
”毛族少年清澈的眼神彷彿穿透時間渦流,回到雲垂風咆的曠野丘頂,凝視著向天伸臂、衣袂獵揚的高人隱士。
“這就是先生在評書中真正扮演的角色,而且成功了。
依先生的妙策,本與皇位無緣的順慶爺,終於等到了他的風雲之變,自北關率軍凱旋,黃袍加身;論功行賞,先生自是第一功臣。
但順慶爺不知是恐懼先生之能,抑或太想留下聖君的萬世名聲,欲抹去這些見不得光的過往,非但不敢重用先生,反而想出《說巡北》的法子,以評書將這些個不能再用的人,錮而廢之。
“自此之後,若有誰打著‘藏林先生’的旗號活動,只會被認為是招搖撞騙的郎中。
袁大人以為先生急流勇退,刻意深藏,殊不知是聖天子趕盡殺絕,以假託神仙之說,毀去先生令名,使造王聖手難以致用。
” 啪、啪、啪,清脆的擊掌聲回蕩於斗室間。
“精彩。
”藏林先生露齒一笑,垂眸搖頭。
“陶元崢把你弄到奇宮,不知是幸或不幸。
小小年紀早慧如斯,若留於峻陽府內,有機會平安長成的話,韓嵩就要傷腦筋了。
” “先生言重。
” “且慢得意。
”藏林悠然道:“就算你所言為真,袁健南失勢多年,尋他何用?聖上對袁氏恩眷有加,在於他識時務、知進退,無欲無爭;袁健南一旦改變態度,陛下便再也容他不得。
就算治好他的病,袁氏夫婦也不會是青雲進路,我圖什麼?” “阿妍。
” 應風色聳聳肩,故作輕巧。
“我倆今日出現在此,雖是巧合,畢竟與先生盤算相去不遠,便無錯認玉鑒飛事,近日內袁氏夫婦也會打聽到先生隱居於此,帶阿妍登門拜訪。
“順慶爺不用先生,在於知先生之能,這份肯定伴隨著恐懼,烙於心中,無從改變。
先生要的是張白紙,從未來的太子妃身上著手,確是妙著;讓阿妍信賴的姨父姨母領著她尋到先生,比先生不請自來更好——小子是這樣想的。
” 藏林先生單手抱胸,右手大拇指“啪嚓啪嚓”地刮著頷底硬髭,似笑非笑,半晌才搖了搖頭。
“挑小女孩下手……你把我想得是夠卑鄙了,但這確是著好棋。
有趣,有趣!”眼中迸出銳芒,很難說是饒富興緻或氣勢凌人;僅僅是這般對視,應風色已渾身發毛,不是殺氣具現的凜冽,而是被看透了似的、渾無依侍的無助和徬徨。
就在這一剎那間,他強烈體會到“絕望”二字的真義,遠甚於右臂被斷、匕首捅腹的那個血色之夜。
連對死亡的恐懼,都比不上眼前之人的含笑凝視,以及啪嚓啪嚓的刮髭響。
(難道……是我看走了眼,此人竟是深藏不露的高手么?)“帝闕笙歌自便休,何辜遍野泣聲愁?聞君造得真皇日,棹月風簫聽夜流!”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