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飛想明白此點,便即手掌一晃,將那他早就已經背得熟的不能再熟的符法籙術化為一冊厚厚書籍展現在眼前。
袁飛細細研讀,以往確實是將這符法籙術背得一字不差,但是有很多卻還都是死記硬背下來的,並未完全理解其中真意,此時細細研讀,自然又有一番收穫。
術法殺神派的神通講究的是個借字,是以術法殺神派的神通乃是個借勢的神通,符法講究的是以肉身為基,溝通天地,以天地之中萬物的力量來攻擊別人,並且也可藉此來提升修為,籙術則是溝通上古神魔,從而將自己化為上古神魔,征戰沙場無往而不利。
想到此處袁飛心中不由得一動,沉吟起來:“藉助神魔之力……我這周邊豈不是到處都是神魔?”這些蔚藍色皮膚的巨人們每一個都堪比上古神魔,不或許他們比那些上古神魔更厲害!若是這術法殺神派的神通能夠藉助這千萬神魔的力量,將其匯聚為一,那麼會是怎樣的一股力量?恐怕就是那骸骨巨塔也未必就能夠經受得住這樣的一擊!畢竟那骸骨巨塔堅硬無比,而這些蔚藍色的巨人並不能抱成一團在同時一時間拼盡全力攻擊骸骨巨塔的一點,若是他能夠將這些人物身上的真元都匯聚在自己身上,那麼匯聚了這千萬神魔的一擊,定然能夠破開骸骨巨塔!原本袁飛還看得有些隨意,但這個念頭一起,便再也揮散不得,袁飛連忙去尋找籙術上的神通,一個字一個字的重新研讀。
籙術之中有數種大神通,袁飛曾經運用過一種,叫做五首滅世籙,當時這五首滅世籙是蕭殺給他的,他一經施展便即以一己之力誅殺了火荼堂的數千修士。
其後還有幾種神通,袁飛因為修為較淺,是以只是將其記下來,並為深思。
此時細細一看,將幾種神通一一琢磨,袁飛的目光不由得一亮,似乎找到了脫出困境的辦法!第七百八十九章 虛靈妙體破天一擊而籙乃是晦澀的圖畫構成,可驅神役鬼,配合玉籙施展可以晉身神魔施展神魔法力。
術法殺神派的《殺神法錄》之總有三千符籙之稱,指的是一千五百道符法和一千五百道籙術。
《殺神法錄》之中雖說有符籙之法三千,符法一千五百道,籙術一千五百道,但其實追根溯源的話符不過是乾、坎、艮、震、巽、離、坤、兌八道分別代表天、地、雷、風、木、水、雨、火、日、山、澤十一種天根,彼此交互變化之後足有一千五百道之多。
所以這八道符法乃是主符。
而一千五百道籙術究其根本便是四大籙術演化出來的!比如袁飛所擁有的子丑滅天魔,便是由四大籙術其中之一的籙術《無天籙術真訣》演化而來。
這四大籙術和八道主符便是一棵大樹上的枝幹,在枝幹上叢生了許多分支,如此這才有了一千五百道籙術一千五百道符法。
當初袁飛從蕭殺那裡得到的五首滅世籙便是術法殺神派的祖師爺寇海以《無天籙術真訣》鎖拿了上古神魔角古,從而能夠施展出角古的六首面目,可惜袁飛只知道其中的虐首、狂首、怒首、笑首、淫首五首,關於這最厲害的第六首卻被蕭殺說要以後再傳給他。
和這《無天籙術真訣》五首滅世籙一般並列為四大籙術的還有這《虛靈妙體》破天一擊!這虛靈妙體破天一擊最合袁飛現在的情況,也是沒有強大的肉體作為保障的他唯一一個能夠施展出七八成威能的籙術!因為這虛靈妙體破天一擊的神通乃是在肉身基礎上衍生出來的,可以海納百川匯聚神魔之力而構生成一道身外法身,所聚集的神魔越多威力越大,但是這道籙術有個缺點,那便是身外法身只能用來構成一擊,是個純屬於大規模消耗的籙術神通。
這種消耗極大的神通需要大量時間來醞釀才能得以施展,在尋常修士之間鬥法用處極小,畢竟修士之間的爭鬥一刻不停,絕不會給你時間叫你醞釀破天一擊。
另外最大的問題就是去哪找那麼多的神魔來叫你海納百川?是以這門籙術在四大籙術之中雖然一次性攻擊的威力最大,但卻最不引人注目,在籙術之中也特意以許多言語來說明此籙術的缺點,比這籙術本身的講解文字都多一些。
但世間沒有用不上的材料,只有愚蠢的人,樹根在匠人眼中乃是廢材,毫無用處,但若到了藝術大家眼中卻能成為一件件工藝品,正是應了那句古話,天生我材必有用!現在看來這平日里毫無用處的《虛靈妙體》破天一擊反倒成為了袁飛的救命稻草。
現在袁飛要的就是傾盡全力一擊克敵,當然,現在最大的難題就是那些蔚藍色的巨人們是否配合,憑他現在的修為去海納百川的話,他非但納不了百川,反倒是那些蔚藍色的巨人們一隻手指便能將他碾死。
袁飛深吸口氣,目光閃動片刻,反倒將眼神之中的喜悅壓了下來,袁飛看了看頭頂上的灰色天空,嗅著遠方戰場上傳來的硝塵味道,心神沉靜!袁飛沒有急著去操演這新得到的籙術,他決定暫時先放下這門神通,既然已經找到了辦法,那麼他現在還是趁著這裡無甚干擾,適合修鍊,趁此機會先將修為提升上去。
修為提高了神通才能相應提高。
證道之後最大的好處就是無窮無盡的壽元,可以隨便揮霍,時間已經化為一個不痛不癢的數字,一百年也好,一萬年也罷,本質上對於證道之士來說並沒有什麼區別。
袁飛這一次修鍊一晃便是一千年,這尚是袁飛首次拋卻一切雜念潛心修鍊,在這裡袁飛什麼都可以不去想,因為這裡億萬載也不過是都黃一界的剎那光陰,再加上袁飛乃是一道神念,純凈無比,沒有肉身負累,修行起來更是毫無雜念。
袁飛在這一千年的時間之中不停地修鍊道法,慢慢的道法和思維分成了兩部分,好似袁飛的神念被一分為二,一道在潛心修道,另外一道則開始將自己從元洲城的一個偷兒到後來的老爹翻臉,流落世間,入人道洪爐打滾,靠著四處盜食為生,被抓過不知道多少次,被打得遍體鱗傷險些死去,甚至被下到獄中。
”“那段時間是袁飛最艱苦的時候,幾乎世間什麼苦都嘗過了,每天都要靠著偷東摸西來維持生計,那時他才十一二歲而已,尚是一個懵懂少年,無依無靠,在人道洪爐之中四處流浪,唯一的傍身之術就是偷兒,若非是他心中懷有對葛洪這個老爹的一腔憤恨的話他恐怕絕難活下來,不是死在失主的棍棒之下便是死在牢中獄里,但是他就像是一株倔強的小草一般頑強的活了下來,並且一步步的將盜法磨練圓融。
後來他逐漸長大,開始行《盜經》的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之道來磨礪道心!登科榜,入仕途,殺皇帝,在十萬大山邊緣征戰不休,磨礪道心,修鍊盜法!再後來他脫出軍伍,徹底踏入修仙一界,拜入五道尊門,卻又因為博物道尊以犧牲洪嫣兒為手段擊殺佛門高僧,為了救回洪嫣兒的肉身柳詩親手為袁飛剔去一頭長發,做了和尚,後來都羅漢斗佛子,和妖仙獸祖爭,遊走天外八荒,種種種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