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長眉大耳的無作慧善尊者雙手合十於胸前,口宣了一聲佛號,卻並不理會申屠陌,而是看著虛弱無比的袁飛慢條斯理的言道:“小施主,佛祖讓我帶句話給你。
你且挺好!”說著嘴唇輕動,顯然是在傳音給袁飛。
果然只是一句話而已,片刻便說完,就見袁飛面上露出一絲凝重之色,這長眉大耳的羅漢則靜靜觀瞧著袁飛,似乎在等待袁飛的回答。
袁飛略一沉思隨後便搖了搖頭。
那羅漢似是極為惋惜的模樣,也微微搖了搖頭,隨後竟然轉身便走了,完全沒有和袁飛動手將其擊殺的意思。
這無作慧善尊者一走,袁飛緊繃著的心神立時便是一松,雙目微微一合便昏睡了過去。
他實在是太疲憊了,自身消耗也太大了,先後面對四位跨界羅漢,竟然還能活下來,不得不說這本身便是一個奇迹!雖然袁飛確實有些手段,但也不得不說袁飛的運氣確實很好,若沒有洪嫣兒恰巧能夠應對無憂禪定尊者的‘無憂禪音’,若沒有後來在‘目力極光世界’之中申屠陌破幡而出擋住了眼光定力尊者的那些炙白光氣的話,袁飛現在早就死得透透的了。
袁飛此刻身上的真元、真氣、法力盡皆消耗一空,武道極樂之境的肉身更是虧損極重,這些還是次要的,袁飛的精神消耗恐怕比這些都還要嚴重許多,袁飛當真可以說就剩下一個軀殼而已,其他的全部都消耗得一乾二淨了。
是以此時危險一去,袁飛便立時昏厥過去,這也是肉身的自我保護手段,此時的他消耗多一絲一毫都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情。
申屠陌大嘴一咧道:“好小子,本將軍為了你舍了許多魔骸骨肉不去消化,特意提前出關,剛一恢復自由你就給本將軍《文》裝死是也不是?分明是見《人》你家將軍心軟,想要賴上《書》你家將軍,是也《屋》不是?也罷,反正本將軍現在也無處可去,看在你小子對本將軍還算不薄的份上,本將軍再幫你一次。
”說著看向洪嫣兒道:“沒什麼天塌下來的大事不要隨意召喚本將軍!”申屠陌此次冒險出關損耗不小,還要抓緊鞏固境界,是以說完便身形一轉,化為滾滾魔氣往‘玄泥紫金離火幡’之中一收,消失無蹤。
洪嫣兒打出一道法訣將沒了魔氣承托而身形下墜的袁飛托住,探手將那面漆黑如墨的‘玄泥紫金離火幡’收進手中。
隨後洪嫣兒輕飄飄的飛到袁飛身前,略微凝視了微微打著鼾的袁飛的面龐,隨後將袁飛手指上帶著的芥子戒指取了下來,輕輕地套在自家青蔥般的無名指上,隨後露出很開心的模樣,在陽光下晃動幾下自己的手指,使得無名指上的芥子戒指閃閃發光。
洪嫣兒輕輕地吻了袁飛一下,隨後便將袁飛收進了芥子戒指之中。
傳音給寧雙叫其好生伺候,隨後看了看這天下,卻不由得有些茫然……第五百三十一章 青囊這一片世界對於洪嫣兒來說相隔了足足十世,近千年時光,實在是有些太過陌生和遙遠。
以前她要麼身處芥子戒指之中修鍊,要麼身邊一直有袁飛在,這種感覺一直未曾出現過,但此刻袁飛去了芥子戒指之中溫養,這天地之中只剩下她一個,立時便使得她感到莫名的陌生和孤單。
她感覺自己已經和這個世界剝離開來,再也有些無法全身心的投入到這個世界的懷抱之中。
對於洪嫣兒這樣道心凝練了十世的修士來說,這種種情緒隨意便可抹殺,但洪嫣兒並未抹殺這些情緒,反而去舔舐著這情緒,任由其中的苦澀在舌尖上滿滿放大,直至充斥了她的大腦。
片刻之後,洪嫣兒身形猛的一起,遁光閃爍,朝著天際飛去。
……大傲乾都戒備森嚴的皇宮之內。
依舊是深夜時分。
皇帝乃仁對著比三個月前少了一半的奏摺卻似乎有些心不在焉,就是捧在手中的奏章也有些看得有些漫不經心的模樣。
就在他的大桌對面正放置著一十四個托盤,托盤被紅布蒙著,紅布之下全是世間珍奇之物,這普天之下想要再湊出這麼一份的話,恐怕是絕不可能的事情。
乃仁的精神略微從奏章之中溜走,目光也隨著移動,抬頭看了看書房外的天色。
有雲,半弦月在雲后時隱時現,使得白霜一般的光線忽明忽暗,讓人難以捉摸。
隨後乃仁又看了看桌前一字排卡的紅布罩著的托盤,這托盤之內都是乃仁皇帝按照那老者之言四處尋覓而來,可以說在這短短三個月間大傲傾盡了一切國力來找尋這些東西,甚至在自身內部動蕩不堪的情況下還發兵攻陷了小國塔卑,奪去了他們的鎮國之寶,這才終於在昨日將老者要求的一十四件寶物收集齊全,這使得乃仁皇帝一直提著的心多少放下幾分。
雖然乃仁皇帝心中對於那老者依舊有些疑慮,但老者先前將三位被佛家控制的反王送到他的閱章閣內,不聲不響便立時將他大傲的危機解決了大半。
並且五百年前也正是這位老者獨力將陷入飄搖之中隨時都要崩塌的大傲皇室擎託了起來,幫助皇室一脈力挽狂瀾。
五百年前的那場危機具體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便是如今乃仁這個大傲皇帝也不得而知,所有的相關典籍全被焚毀,當時的一些重要的知情人也在事情平息的一年後相繼死去,民間雖有許多傳說流傳下來,但也不盡不祥根本沒有接觸到事情的真像,甚至似乎是特意被人編排出來廣為流傳的,其目的便是用傳言將真正的傳言掩蓋住。
顯然對方的目的達到了,到處都是自相矛盾的傳言,以至於沒有人會去相信那些傳言的一絲一毫。
乃仁皇帝只知道那一場大亂使得整個大傲皇室十之九死,僅剩下他們這一支而已,其他的龍子龍孫盡皆橫死,被牽連而死的皇室貴戚總數不下十萬之眾,當真可謂皇室一空,據傳當時的乾都皇宮之內靜悄悄的一片,比鬼蜮還要嚇人。
當然這只是傳說而已。
整個皇族一脈僅余他們這一支,自然而然被奉為正溯得以獨掌皇權,或者可以反過來說,若是沒有當年那一場動亂,那麼乃仁皇帝的那位在七十八個皇子之中地位最低的皇末子乃央先祖絕對沒有可能能夠攀上皇位。
據說乃央皇帝登基之後正是有了這老者的相助才使得五百年前的乃央皇帝接連平息了數場叛亂從而得以鞏固皇權,不得不說雖然他對這老者有些懷疑,但心中對這老者更多的是信賴。
懷疑僅是出於皇帝的本能罷了。
乃仁皇帝放下手中的奏章,拿起書案旁邊的一個老舊玉匣,這玉匣一看便是有年頭的古物,乃仁皇帝抓在手中把玩一番后將這玉匣打開,從中抽出一張獸皮來。
這獸皮顯然不是凡物,嶄新得好似剛從野獸身上剝下來一般。
草黃色的獸皮之上有著一行行筆鋒娟秀卻不失大氣的小字,這些字也不知道經歷了多少年的風雨,此刻已經有些斑駁,在書案的桌燈照射之下顯得格外滄桑。
這數行字僅是寥寥數語而已。
“乃氏後人,若有一位前輩持玉符前來萬勿怠慢,前輩之言定要恭聽,不得有勿!”這段文字乃是五百年前嘉玉皇太后親筆所書,算得上是她的遺詔也被稱為皇室密訓,同時也是關於那五百年前的皇室紛爭的唯一一份文字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