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經 - 第537節

這寶珠原本柔和的光芒驟然一亮,好似火把一般升起蒸騰光氣,將地面照得黑白分明。
被這光亮一照,所有東西的顏色全都被去掉,只剩下最簡單的黑白兩色,只有袁飛曾經留下的痕迹化為血紅,是以即便再微小的痕迹也變得刺眼無比。
並且這寶珠也不僅僅是通過這些痕迹來尋找袁飛,畢竟袁飛已經達到了周身竅穴開啟封閉隨心,毛髮皮屑甚至氣息都控制自如的地步,他若是不想留下痕迹便絕不會留下半點蹤跡。
這寶珠有個名字喚作‘黑白定魄珠’還有定魄之能,不過只能定簽署了度牒的和尚的魄。
袁飛此刻可還依舊度牒上標名入冊的和尚,雖然袁飛可以將度牒丟棄,但袁飛已經是度牒之上留下名號並且被收走了一道魂絲附在錄有天下所有僧人名號的牒本之上。
是以此珠可以循著袁飛魂魄留下的痕迹來追蹤袁飛。
魂魄痕迹這種東西可不是袁飛能夠控制得了的。
除非是袁飛修為步入元嬰期,散掉魂魄重新凝聚元嬰的魂魄,那時他被收走的魂絲便會消散。
那佛家牒本上便再無袁飛這號人物了,‘黑白定魄珠’就再也奈何不了他了。
一眾和尚一路跟隨袁飛魂魄留下的印記,不急不躁的緩緩而行。
不得不說這是在是耽誤了他們許多功夫。
在這座大山上繞來繞去,幾乎繞遍了山上所有的地方,足足花了一個時辰這才最終繞進了一片峽谷密林之內。
這片峽谷乃是兩座山峰之間的空隙,有數里長短,遠遠看去就像是一條瀑布將一座大山分成兩半一般,兩邊山勢極其陡峭,中間只有一條數十丈寬窄的狹縫,狹縫之中遍布千萬年累積下來的枯草雜木朽葉爛泥,更因狹縫閉塞,長年累月沒有半點風氣走動,是以淤積了許多污穢之氣,氤氳成一團各色瘴氣,來回滾動。
不說尋常人物,就是猿猴飛鳥都鮮有出沒的痕迹。
這裡就好似是鳥獸死地一般,只有各種各樣的植物和昆蟲才能在此存活。
並且在這初春的天氣里樹木蟲屬鬱鬱蔥蔥、嚶嚶呀呀一片生機盎然。
當然,這樣的死地在凡人眼中或許乃是一座難以逾越的天塹,但對於這些身具修為的大和尚來說實在算不得什麼。
但當他們循著袁飛的痕迹走入死地深處之時卻發現有些不對頭。
這死地之內的空氣似乎有些不對,雖然這死地之內的空氣本就應該有些問題,但是此刻的空氣卻給人一種一層層的蛛網的感覺,不停地往他們身上套去,越走越沉重,越走越緊縛。
甚至有種呼吸困難的感覺。
紅臉大和尚終於揮手停住了腳步。
一雙大眼不停的打量這一片區域,但卻什麼都看不出來。
但那種莫名的被空氣一層層裹住的感覺卻絕對不會錯,這大和尚眉頭一皺,陡然大喝一聲,腦後五道光輪猛的亮起。
其他十餘名和尚一見如此各個精神一振,腦後緊隨著便光環亮起,一時間十餘道光環接連點亮。
紅臉大和尚開始帶頭誦讀經文起來,隨著這十餘名大和尚的梵唱,他們頭頂之上虛虛懸浮的那六尊黑色大瓮瓮身上隱隱開始有佛文似水一般的流動起來,瓮身之中突然傳來空空之聲,一股澎湃的佛氣從那六個大瓮之中緩緩釋放開來。
遠處正在監視著這群大和尚的袁飛,一見此幕心頭陡然一涼,暗叫一聲糟糕都不夠用,要叫一聲糟糕透頂!第五百二十章 羅漢降世什麼叫做殺伐果斷?這十餘個大和尚此刻的行為就叫做殺伐果斷!袁飛以迷宮一般的盤山亂行給自己爭取到了兩個時辰的時間,在這一片絕地,挖空心思費盡手段,設下了奇巧陷阱,但卻全都被這大和尚一下破掉了!破得袁飛半點火氣都沒有。
袁飛原本以為這幾個大和尚即便發覺自己掉入了他袁飛設置的陷阱之中,怎麼也都要掙扎一下,至少也要等到無法從陷阱之中脫出才會以自身精血召喚那跨界羅漢前來。
但這些大和尚所作所為遠超袁飛想象,對於自己的神魂和肉身簡直棄之如敝履一般,完全不在乎,說以身赴死便連片刻猶豫都沒有,袁飛以往雖然也曾入寺為僧,知道這些佛徒各個腦袋都是狂熱至極,隨時都願意以身殉佛,但卻從未想過這些大和尚竟然這般爽快,袁飛心底不由得微微一寒,越發覺得佛家之可怕。
袁飛現在沒時間多做感慨,轉身便走,不走不行了,因為那六隻大瓮已經開始綻裂開來,各色的光芒從裂縫之中噴卷而出,想必大瓮之中的羅漢隨時都會破瓮而出。
雖然袁飛此時已經開啟了主竅穴,武道修為已經達到極樂之境,更且收服了度世袈裟更得了《脫厄大藏經》,修為更勝從前許多,非是當初面對大熾妙尊者之時的袁飛,但即便如此,袁飛若是被那數位羅漢圍住,後果依舊可想而知,那是必死無疑!袁飛一邊狂奔,一邊低聲言道:“寶貝袈裟,現在就得看你的了!”袁飛身上的‘度世袈裟’之中傳出一聲冷冰冰的悶哼,顯然‘度世袈裟’還在怪罪袁飛從他手中將《脫厄大藏經》騙走之事。
但袁飛已經掌握了《脫厄大藏經》,雖然還未參悟通透,但也擁有了操控他的手段,等於將他這件袈裟收為了自家法寶,‘度世袈裟’雖然心懷不滿,但卻也抗拒不了袁飛的催使。
心中憋悶惱火可想而知。
按照《脫厄大藏經》上的說法‘度世袈裟’上身有十利。
一者、菩提上首;二者、處眾人天;三者、父母返拜;四者、龍子捨身;五者、龍披免難;六者、國王敬信七者、眾生禮拜;八者、羅剎恭敬;九者、天龍護佑;十者、得成佛道。
袁飛現在僅參悟透了‘度世袈裟’的第一利,菩提上首!就見‘度世袈裟’輕輕一震,袈裟上的一百二十五塊福田①其中的十塊閃爍起來,從中便有佛光金文溢出。
與此同時袁飛腦後的五道光圈也閃亮起來,度世袈裟之中溢出的佛光金文猛的蒸騰而起,好似海河一般的不住的匯進袁飛腦後的光環之中,正是菩提上首的袈裟之利!片刻之後袁飛腦後的光環便漲大一倍,上面全是躍動的金色梵文。
袁飛的遁光猛然一收,瞬間化為虛無,隨後不待袁飛墜下,腳下便生出朵朵凈白蓮花將他的身子託了起來。
這卻不是袁飛神通顯化,乃是’度世袈裟’菩提上首之後擴展了袁飛的腦後光輪法力,這才生出朵朵蓮花可供袁飛憑空踏躍。
有了這蓮花托腳,袁飛的速度竟也暴增五成,輕輕一踏便是極遠距離。
此刻那山谷之中,隨著那十餘名和尚肉身被金光一卷化為無數碎屑,被卷進大瓮之中,六隻大瓮便咔咔咔爆碎開來。
一時間佛氣喧天,流光溢彩之中顯出五個模樣各異,躺卧坐立均有的金身羅漢。
這五尊羅漢分別是眼光定力尊者、金剛破魔尊者、無憂禪定尊者、無作慧善尊者、須彌燈尊者。
另外還有一口漆黑大瓮之中誕出的卻並非是金身羅漢,而是一件通體漆黑烏亮的降魔杵。
普通的降魔杵不過巴掌大小,再大一些的也不過小臂長短,但這柄降魔杵卻極大,和這些羅漢的身形一般大小,虛虛飄在空中,周身上下散發出一股無邊鋒銳,和睥睨天下的氣勢,極具威勢,相當了得。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