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間浪子小說21部合集 - 第603節

蔡昌義詫異不已,那廂華雲龍確是聽到聲音了。
那聲音細如蚊蚋,慈和已極,正是元清大師所發。
元清大師道:“孩子,不要慌張,老衲助你一臂之力。
你先散去提聚的真氣,慢一點,徐徐的散去,再聽老衲告訴你怎麼樣運功行氣,痛苦就會減輕了。
” 這時的華雲龍,無論從那一方面去看,都像早失去知覺,事實上他也確已暈迷。
但是,人雖暈迷,元清大師慈和的聲音,卻仍聽得一字不漏,這得歸功於華雲龍堅毅無比的意志。
須知華雲龍縱然風流,縱然不願在梅素若面前失去英雄氣概,但對倒懸三日的痛楚卻非一無所知,只因他性子剛毅,不畏艱難,奉命追查血案的內情,縱獲端倪,案情卻似更越複雜了,九陰教主這條線索最為明朗,他要續查詳情,不願離去,所以故作毫不在意,自願就縛,聽任梅素若將他倒吊起來。
當時他有恃無恐,認為仗待他們華家的獨門心法,先行提聚一口真氣,縱有萬分苦楚,決不至於不能忍受。
詎料事實不然,那血氣逆行,臟腑擠迫的痛楚,比他想像中難受十倍,最後仍舊不免陷於暈途之中。
不過,暈迷是一回事。
如非他先提聚一口真氣,雖在極端苦痛之下,仍能憑快堅毅無比的意志力,控制那股真氣不使倏散,別說暈迷之中,無法聽到元清大師的話聲,此刻恐怕早已嘔血不止了。
元清大師內力精純無比,話聲雖小,注入華雲龍的耳中,卻如暮鼓晨鐘一般,具有鎮攝心神,發人猛省的力量,華雲龍聽了,人未清醒,意志卻已不知不覺遵照大師的吩咐,緩緩散去提聚的真氣,任其自由騁馳。
真氣緩緩散去,痛苦卻是遽然大增。
元清大師的語氣適時又起,道:“注意了,孩子。
” 接下一字一頓,鏗鏘接道:“此身非所有,此心非所有,往來蒼冥間,混沌無休止,動靜乘太極,順逆猶輪迴,與機擊……” 這是一篇逆氣行功,至高無上的內功修為口訣,字字珠璣,內容極其深奧,乃是武聖雲震晚年參悟的絕學之一。
須知當年的雲震,兼修佛、道兩門的至高絕學,後來又得高華的傳授,晚年的武功已至三花聚頂,五氣朝元的最高境界,只因缺乏子嗣,更將心力專註於武學的鑽研,勘破了佛家所謂「輪迴」之機,創下了這一篇「逆氣行功」的修練法門。
嚴格的講,這一篇內功口訣,乃是雲震一脈武功之總成,倘能得其精義,勤加修練,那便如同一般練武之人打通了任、瞥二脈,一身功力,定能於短期內突飛猛進。
但是,如非資秉奇高,兼而具有慧根的人,對這一段簡捷玄奧的口訣,根本就不能練,此因逆氣行功,大反生理之常的緣故,如若不然,元清大師豈有不傳蔡昌義之理?大師甫見華雲龍,便自含笑讚許,道理也就在此。
這時,蔡昌義見不到華雲龍,但見元清大師嘴唇蠕動不已,想要發問,卻又不知大師講些什麼,一旦受了干擾,是否對華雲龍有許不利,因之瞪著一雙巨目,心頭的焦急,當真是無以復加。
半晌過後,元清大師的嘴唇停止蠕動,蔡昌義再也顧不了許多,頓時槍前一步,俯身問道:“公公,您在講些什麼?華兄弟無恙么?” 元清大師白眉一抬,睜眼含笑道:“無恙。
” 蔡昌義濃眉一皺,道:“您講詳細一點嘛,華兄弟究竟怎樣啦?” 元清大師道:“這孩子的確是百年難見之材,咱們家的武功不慮失傳了。
” 他縱然是個方外之人,此刻竟似按捺不住心頭的歡暢,講起話來答非所問,可見他對留傳武功之事索念極深。
蔡昌義不覺「唉」了一聲,道:“您老怎麼啦?義兒在問華兄弟的境況啊。
” 元清大師一愕,道:“哦,他不要緊,老衲已將咱們家「無極定衡心法」傳授於他,讓他再吊幾天。
” 蔡昌義心頭略寬,但仍不解的道:“什麼叫「無極定衡心法」?” 元清大師道:“所謂「無極定衡」者,便是氣機無垠,抱元守一之意。
可惜你資秉不符,不然的話,這一篇祖傳的獨門無上心法,便可傳授你了。
” 蔡昌義得失之心不重,一心懸念華雲龍的安危,對於獨門心法是否傳授於他毫不在意,只見他濃眉一皺,又問道:“那……何不幹脆將人救走,為何要讓他多吊幾天?” 元清大師道:“咱們獨創心法,迥異尋常,必須先使血氣自然逆行,才能進入第二層門徑,因之,修練本門心法,第一階段,便是倒懸……” 蔡昌義道:“這有何難?回去再將他倒懸起來,不一樣么?” 元清大師失笑道:“若是這般容易,你也可以得傳了。
” 蔡昌義微微一怔,道:“這……另有難處?” 元清大師道:“難在「自然」二字。
” 蔡昌義眉頭一蹙,奇道:“人若置身倒懸,那血氣的逆行,如何自然啊?” 元清大師道:“置身倒懸,血氣的逆行,並非自然,因之修練本門心法,必須生具慧根,靈台空明的人才行。
那孩子的資秉大異常人,被人倒轉身子,吊在樹上,一心只想如何減輕痛苦,別無雜念,暈迷之中,仍能領悟老衲所授的口訣,按那口訣行動,毫不勉強,這便叫做「自然」了。
” 蔡昌義恍然而悟,道:“哦,所以您老讓他多用幾天,以免影響他的心理,破壞「自然」的現象,是這樣么?” 元清大師領首嘉許道:“義兒不失聰明,那孩子縱然靈台空明,心志極為專一,倘若不變現狀,使他能自生駕輕就熟之感,當此初窺門徑之時,豈不對他更有益么?走吧!趁此機緣,老衲另外傳你一點防身的武功。
” 話聲中站起身子,飄飄然領先行去。
蔡昌義疑念頓釋,心頭也放心了,聽說另有傳授,頓時胸懷大暢,高高興興的緊隨身後,奔向金陵。
忽忽三日,這一日申末時分,梅素若由前院回來,小娟與小玫,隨侍在她的身後,行至榆樹之下,三個人同時駐足,同時抬頭,同時朝華雲龍望去。
這似乎已成她們的習慣,三日來,這獨院主婢四人,只要行經榆樹之旁,總得佇立片刻,瞧一瞧華雲龍的景況。
華雲龍的景況並無多大的變化,仍舊倒掛金鉤一般,吊在樹梢,若說有了變化,那便是臉上的血氣了。
第一日晨間,他瞼上憔悴不堪,臉色慘白,形若病入膏盲的人,但入夜便已漸見好轉,而後時有進展,直到眼前為止,不但血氣已趨正常,那氣機也已平穩至極,他雙目自然垂閉,形狀宛如熟睡之人。
這種變化,自然瞞不過梅素若主婢四人。
此刻,梅素若神情冷漠,朝華雲龍瞧了一眼,驀地重重一聲冷哼,嬌軀一轉,登上了台階。
忽聽小玫怯聲道:“小姐……” 梅素若微微一頓,道:“什麼事?” 小玫惶然道:“三……三天了。
” 梅素若霍地轉過身來,喝道:“三天怎樣?” 一她雙目冷焰電射,怒形於色,小玫嚇得低下頭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