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上的婆媳是鐵氏夫人,牡丹,小姑是方如蘋,使女是迎春、杏花和春香,老蒼頭是丁嶠。
兩個布販是溫一峰、溫一嶠。
另一輛車上的是祝雅琴、唐文卿、溫婉君、吟風、弄月、玄衣羅剎幾位姑娘,樹下是潛龍祝文華。
他們約定了在這裡和凌君毅會合的。
就在他們每一個人都等得心焦的時候,東首大路上,出現了一點人影,疾如奔馬,如飛而來。
方如蘋第一個喜得叫了起來:“是大哥,他來了。
”來的自然是凌君毅,他手中還提著一個油布袋,那自然是陰世判官錢君仁的首級了。
凌君毅一直奔到馬車前面,把油布袋往地上一擲,朝鐵氏夫人拜倒地上,雙目之中,忍不住流下淚來,說道:“娘,孩兒總算替爹、替黑龍會的諸位前輩報了血仇。
” 鐵氏夫夫含淚點頭道:“好孩子起來!娘都知道了,你不愧是凌長風的兒子,也對得起你外公了,走,咱們該走了。
” 牡丹移動了一下身子,含情脈脈地道:“你快上車來吧。
”丁嶠提起油布包,塞進了車廂。
凌君毅沒有多說,跨上車子。
丁嶠熟練地放下了車簾,凌空揚起皮鞭,發出“劈拍”的脆響,兩匹馬立時灑開四蹄,拖著篷車,開始上路。
接著喬裝布販的溫一峰、溫一嶠,也跨上了騾子,潛龍祝文華則趕著另一輛車。
他們走了不過三里來路,老遠就發現前面的大路上,靜靜地坐著五個身穿紅衣的老僧。
他們不言不動,對馳來的轆轆車聲恍如不聞!雙轡馬車行駛自然極快,轉眼之間,便已駛近。
丁嶠早就有了準備,相距還有三數丈遠,就一帶韁繩,剎位了車行的速度。
兩匹馬登時響起希聿聿的長鳴,車輪滑行了丈許遠近,才行停住。
祝文華與前面隔著有十丈遠,看著也停下了車。
鐵氏夫夫和聲問道:“丁老大,前面發生了什麼事嗎?” 丁嶠回過身子,說道:“回老太,是幾個僧人擋著大路。
”口中說著,一面低低的道:“好像路數有些不對。
” 雙方相距,少說也有三丈來遠,丁嶠後面這句話,聲音說得極輕。
只聽五個紅衣老僧中,一人緩緩說道:“路數沒有不對,老僧只是找一個人來的。
” 牡丹倏地站起,掀開了些車簾,說道:“老師父,咱們是女流之輩,趕著進關,你們不要找錯了人?” 為首的紅衣老僧道:“老衲豈會找錯人?你們車中,不是有一位姓凌小施主么?”極明顯,他們是沖著凌君毅來的。
鐵氏夫人不覺皺了皺眉,輕聲道:“這五人,像是喇嘛。
” 為首的紅衣老僧道:“善哉,善哉,老夫人說對了。
” 凌君毅道:“娘,他們既然指名要找孩兒,孩兒下去問問。
” 壯丹道:“人家來者不善,你可小心。
” 方如蘋道:“我也下去。
” 鐵氏夫人把她拉住,說道:“毅兒下去問問可以,你別下去了。
” 凌君毅跨下車廂,只見五個紅衣喇嘛,各布一個方位,瞑目跌坐,圍成一圈,幾乎布了兩丈方圓,當下拱拱手道:“五位老師父要找在下,不知有何賜教。
” 為首紅衣喇嘛雙目微睜,合掌當胸,說道:“阿彌陀佛,小施主就是凌君毅么?” 凌君毅點頭道:“不錯,在下就是。
” 紅衣老僧徐徐說道:“老衲有件事,要向小施主請教。
” 凌君毅道:“不敢。
” 紅衣老僧道:“老衲有一個小徒,法名巴圖,可是死在小施主手下?” 凌君毅聽得心頭猛然一震,紅衣喇嘛巴圖是死在他姨母太上手下,但姨母已死,自是說不得,只好把這檔事攬下來了。
心念一動,凌君毅點頭道:“不錯,令高徒是黑龍會護法,在下找韓占魁為先父報仇,和令高徒動手,喪在在下劍下。
” 紅衣老僧毫無激怒之色,點點頭道:“老衲風聞小施主藝出反手如來門下,老衲也久聞反手如來之名、數十年來,一直緣鏗一面。
小施主能把小徒殺死,足見武功劍術不同凡響,老衲師兄弟頗欲一瞻小施主的劍術,小施主意下如何?”他明明要替他徒弟報仇,卻說要一瞻凌君毅的劍術。
凌君毅心頭暗暗一驚,這五個紅衣喇嘛,原來還是巴圖的師父、師叔。
巴圖的武功,他親眼見過,不在太上之下,這五個紅衣老僧,是巴圖的師父一輩,任何一人,自然比巴圖要強得多。
為首紅衣老僧沒待凌君毅開口,接道:“老衲也風聞小施主精擅“飛龍三劍”,善於飛龍刺擊。
老衲師兄弟五人,就坐在原位上,決不稍動,小施主只要能飛出咱們這個圈子之外,老衲就認輸了。
這就奇了,他好像明明知道凌君毅“飛龍三劍”能騰空飛翔,又說他們五人都坐著不動,如何動手?而且凌君毅只要一式“神龍出雲”,就可凌空飛出他們的圈子,何以會說飛出他們的圈子,他就認輸? 牡丹忍不住一躍而出,站到凌君毅身邊,說道:“老師父之意,是要五人一齊動手,那麼我們兩人聯手,總可以吧?” 紅衣老僧看了她一眼,徐徐說道:“女施主最好退出去。
” 凌君毅已經看出這五個紅衣老僧非同小可,他們按五行方位而坐,也許是什麼厲害劍陣,自己學會“飛龍九式”,或者還可應付,但牡丹只會三招劍法,只怕決難自保,這就說道:“這位師父只是要伸量伸量我的劍法,你確然是退出去的好。
”說話之時,暗以“傳音入密”說道:“我學會了重陽真人九招劍法,縱然不勝,也許尚可自保,但有你在身邊,反而會施展不開手腳。
” 這時蹄聲得得,祝文華等人,也已趕到。
唐文卿、溫婉君一眼瞧到凌君毅、牡丹兩人,並肩站在五個紅衣老僧中間,她們幾乎連躍下馬背都來不及,兩人不約而同地身形一扭,從馬鞍上凌空飛起,落到了凌君毅身邊。
溫婉君嬌聲問道:“這是怎麼一回事,他們想擋路?這不簡單,小妹來打發他們就是了。
” 凌君毅連忙搖手制止,說道:“婉妹不可魯莽!你們快退出去。
” 鐵氏夫人坐在車中,倒是十分沉著,開口道:“毅兒說得不錯,你們退出來,好讓毅兒專心一意的向這幾位老師父領教。
”她一手牽著方如蘋的手,不然,方如蘋也會飛身出去。
牡丹、唐文卿、溫婉君聽鐵氏夫人這麼說了,只得一齊退出。
為首紅衣老僧淡然一笑,道:“小施主請準備了。
” 凌君毅自然不敢大意,伸手從身邊取出了巨闕劍。
這時五個紅衣老僧也各自從身邊取出了一柄長約兩尺、似劍非劍的奇形兵刃來!這種兵刃,武林中簡直從未見過,那是喇嘛使用的降魔法器,叫做“嘎章嘎”。
形狀似劍,劍柄處,金線鏤花,鑲以寶石,裝飾極為精美,劍身長僅一尺,金光燦然,似極鋒利,劍尖部分,是一個突出的圓錐,尖銳多棱,狀若蛇頭。
卻說五個紅衣僧取出“嘎章嘎”,豎立當胸,依然盤膝跌坐,閉目垂簾,不言不動,根本不像和人動手的摸樣,但凌君毅站在他們中間,已然看出五個紅衣老憎正在把全身功力,凝聚到手中的奇形兵器之上。
他們縱然尚未出手,但一支奇形兵刃上,都已有一股逼人的殺氣,正在逐漸加強,從兵刃中散發出來。
這種強烈的殺氣,就已使人有凜烈的感受。
他知道這一戰,應是非同小可,自己能否擋得住這五名頂尖高手的合力一擊,實在連一絲把握都沒有。
他既不知對方這是什麼兵刃,更不知對方要如何出手,古人說得好,知已知彼,百戰百勝,他連對方一點虛實都不知道。
哪能談得到防備?他只能靜靜地站在中間,以不變應萬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