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天網恢恢,疏而不露」,黃夫人最終也沒逃過懲罰,一個月後,死於鄭一虎的飛劍之下。
那批禁谷邪門也被武林正道消滅乾淨,「陰火教」和「三侵團」也都全軍覆沒,但是武林正道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河東三英」、「江湖四俠」等一大批武林高手也在這場浩劫中喪生。
武林終於平靜了,距離黃夫人伏誅之日兩月後,鄭一虎攜帶嬌妻美妾隱居小島。
在他的嬌妻美妾中,「白家堡」有二十五位:白紫仙的四位嬸嬸錢秀茵、廖淑敏、陳雅琴、孫淑娜,三位阿姨吳燕環、蔡湘蘭、江秋月,以及白紫仙的母親趙雅姿,八位嫂嫂蕭碧鳳、趙麗珍、江佩瑜、丁瓊秀、李碧琴、林碧蕙、陳佩玲、江翠薇,三位堂姐白素華、白秀珠、白秀玉,五位堂妹白素芬、白紫鳳、白秀環、白秀瓊、白丹鳳,以及白紫仙自己。
「巾幗幫」共有四十九位:申瑤,濮萃華、石怡蓮、左婷、張秀雲、唐如霜、葛佩如、趙秀敏、陳靈珠、紀鳳嬌、黃玉燕、曾漱玉、金紅玉,韓翠玉、齊小燕、舒碧、范雲鳳、曾婷姍、巫雲絹、郭雅娟、柳雁紅、林靜芝、陳小芬、尹翠音、左艷芳,唐明芳、冷明慧、陸柔、尤飛虹、林翠珊、方美娟、華巧仙、陳秀媚、韓鳳仙、花迎香、湯素雲、林黛麗,冷翠華、霍瑤紅、何瑛、崔美玲、柳如雯、梁玉鳳、黃月英、周素燕、姜玉琪、蔣明珠、余曉君、李芳芝。
此外則還有九公主朱萼、十公主朱蕤、馬玲玲、陶蓉、呂素、珊娜、蒙蒂、娜姬、慕容妮、劉青萍、牡丹、張靜嫻、李君蘭、賀綠茵十四人,共計八十八人。
為此,鄭一虎還舉行了一個盛大的婚禮,新娘子竟有七十二位之多,為什麼會少了十六個呢?原來是「白家堡」中那八位嬸嬸、阿姨和八位嫂嫂不願占任何名分,所以不在新娘子之列。
饒是如此,七十二個新娘子也是一件轟動江湖的新聞,雖然鄭一虎十分低調,只通知了一些好友,但前來觀禮的江湖朋友仍將小島擠得滿滿的,島上的熱鬧一直持續了半個月才漸漸平息下來。
鄭一虎左擁右抱,自是逍遙無比,至於他如何應付那群千嬌百媚的嬌妻美妾,那就不需要旁人替他操心了。
(全書完)更多精彩好書,更多全本手機電子書,請訪問楓葉文學網[]《珍珠令》全集作者:花間浪子聲明:本書由楓葉文學網[]整理,版權歸作者和出版社所有,本站僅提供預覽,如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繫本站刪除。
第一章 兩樁公案 “江湖”這兩個字,不知是誰替武林道起的名字,把武林比喻江湖,那真是再恰當也沒有了。
長江大湖,哪一天沒有風浪,縱是風平浪靜的時候,一樣波瀾壯闊,後浪推前浪,滾滾不絕。
江湖上也是如此,多少人爭名奪利,弱肉強食。
詭風添波,層出不窮,又何日無之? 今年春天,平靜了一段時間的江湖,又沸沸揚揚地傳出兩則驚人消息。
一是以毒藥暗器馳譽武林的四川唐門,老當家唐天縱忽然失蹤。
一是以迷藥、迷香名滿天下的南海溫家老當家溫一峰,也在前一陣子無緣無故不知去向。
據說這還是年前的事,因兩家子弟當時都守口如瓶,沒有吐露隻字,因此直到三個月後,才漸漸傳揚開來。
四川唐門和南海溫家,一在天南,一在地北,本來這兩個老當家的失蹤,怎麼也連不到一起,但因兩家老當家失蹤的時間,同在陰曆年前,已使人感到巧合,如若再聽聽江湖上盛傳的謠言,那就真是更神秘更奇妙了。
據說兩家老當家離奇失蹤之後,家人都曾在老當家的枕頭邊撿到一顆黃豆大的珍珠。
撿到珍珠,也並不稀奇,只是這顆珍珠上,還刻著一個比蠅頭還細的朱紅“令”字,就因為珍珠上有這個“令”字,事情就顯得不簡單了。
“珍珠令”,江湖上幾乎從末聽人說過。
“珍珠令”,它是代表某一個人?還是代表某一個組織?江湖上傳說紛紛,但沒有一個人能說究竟。
“珍珠令”劫持兩家老當家,目的何在?如今已經過了三個月,依然石沉大海,沒有一絲線索。
除了兩家的人還在到處尋訪,“珍珠令”三個字,在江湖上轟傳了一陣子之後,已是事過境遷,漸漸也被大家淡忘了。
四月清和雨乍晴,這是一個好天氣。
開封城東大街的泰源當,是城中首屈一指的大當鋪,座北朝南,光是牆頭上那個大“當”字,就足有兩丈來高。
進門是口道木夜屏風,同樣寫著一個比人還高的“當”字,正好擋住了路人的視線。
窮得上當鋪,總是怕人看見的。
這是下午未牌時光,泰源當門口,來了一個年輕人。
這人是個青衫少年,看去不過二十齣頭,人生得挺俊,修眉朗目,文質彬彬,像讀書相公,但頭偏偏背了個三尺長的青布囊,那不像雨傘,倒像是隨身兵器,這和他這個人有些不大相稱。
青衫少年跨進泰源當大門,穿過小天井,走近櫃檯前,輕咳一聲,叫道:“掌柜的。
” 老朝奉戴著花鏡,正在帳台上打著算盤,慌忙站起身來,望了青衫少年一眼,立時堆笑道:“相公要當東西?” 青衫少年點點頭,伸手從懷中摸出一顆穿著金線的珠子,遞了過去。
那顆珠子,足有鴿蛋那麼大小,色呈淡黃,寶光四射,一看就知道是價值連城的珍珠。
老朝奉接到手上,用手掂了掂,抬目問道:“相公要當多少?” 青衫少年道:“五千兩銀子。
” 憑這顆珍珠的價值,何止上萬,但五千兩銀子,不是個小數目,老朝奉可不得不慎重行事,眯起老花眼,總得仔細再瞧瞧。
這一細瞧,老朝奉一顆心幾乎跳了出來。
為什麼?這顆珍珠上,赫然刻著一個朱紅的“令”字。
老朝奉臉上一白,但隨即變成喜色,這情形當然瞞不過青衫少年,但他卻只作末見。
老朝奉故意端詳了好一陣子,然後滿臉堆笑,說道:“相公這顆珍珠,價值連城,要當五千兩銀子,並不算多……” 青衫少年道:“那是說掌柜的要了?” 老朝奉陪笑道:“只是五千兩銀子,不是小數目……” 青衫少年道:“怎麼,你不收?” 老朝奉忙道:“不,不,小店開的是當鋪,哪會不收,只是五千兩銀子,老漢作不了主,必須要請東家過目。
” 青衫少年點頭道:“好吧,那你就去請東家出來。
” 老朝奉道:“相公是小店的大主顧,請到裡面奉茶,老漢立即著人去通報敝東。
”一邊說話,一邊已打開櫃檯右首一道大門,連連躬身道:“相公請到裡面坐。
” 青衫少年也不客氣,舉步跨進店堂。
老朝奉陪笑讓坐,一名小廝立即端著一盅茶送上來。
老朝奉把那顆珍珠雙手遞還,說道:“相公先把珠子收好,等見了敝東,再取出來不遲。
”青衫少年見他這般說法,也就接過珍珠,揣回懷裡。
老朝奉跟那小廝咬著耳朵低低說了一陣,那小廝連連點頭,飛快的出門而去。
老朝奉陪笑道:“敝東住在南門,老漢已經派人趕去稟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