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道:“你們隨在下等去就是了。
”鄭一虎回頭向朱五叔道:“玉鸞仙子是什麼人?”朱五叔道:“小虎,不要問,我們非去不可。
”鄭一虎突向那人道:“以二位為人質,大概可以走馬換將。
”他突向那兩人行去。
那說話的搖手道:“閣下打錯算盤了,在下人輕位微,你們拿在下毫無用途,甚至連個帶路的也沒有了,你如下手,在下等先自殺。
”鄭一虎知道敵人有計劃而來,於是喝道:“你們回去,明天我們一定來。
”那兩人不再辨,立即轉身而去,鄭一虎回頭向朱五叔道:“你老不能說出那玉鸞仙子是誰嗎?”朱五叔道:“你千萬勿告訴別人,她是皇上的女兒九公主。
”鄭一虎大驚道:“敵人也不知道。
”朱五叔道:“敵人如知道,那就不會要我去了,目前有幾方面的敵人千方百計,想活捉朝廷重要人物作人質,目的在換取邊疆鎮市,這是另外一種入侵的方式。
”鄭一虎道:“換過之後,朝廷可以發兵奪回來呀?”朱五叔道:“發兵奪城,那就是破壞和約。
”鄭一虎道:“擒人就與和約無關嗎?”朱五叔道:“擒人有藉口,他可以說被擒之人侵犯了該國的法律。
”鄭一虎道:“我們也可擒他們的要人呀?”朱五叔道:“但我們是天朝,天朝如果採取這種行動,那就有失面子。
”鄭一虎嘆聲道:“這就是君子不敢與小人斗的道理了。
”朱五叔道:“是了,所以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為了面子不知要吃多少虧。
”三人迴轉店中,商量一下明天的計劃,之後回房睡覺。
鄭一虎知道晚上不會再有人來了,他就放心摟著馬玲玲睡覺。
自從兩人有了夫妻之實后,馬玲玲即不避嫌疑,總是和鄭一虎雙宿雙棲。
第二天吃過早飯,隨即一同出鎮,打聽方向,直奔馬拉山。
有朱五叔在一塊,鄭一虎帶了一大袋飲食,他知道這老人是餓不得的。
大約走了兩天才進入布林馬拉山,雪仍下得很大,山中無路,非施展輕功不可。
該山一面是大漠,一面則是大草原,山勢奇特,群峰連結,形似犬牙。
兩個時辰之後,鄭一虎突見前面一座高峰上飄著一朵小旗,紅白分明,遠遠可見,鄭一虎回頭向朱五叔道:“不派人迎接,卻以旗子引路。
”朱五叔道:“可能已布下陷井在等我們。
”鄭一虎道:“陷井倒不怕,就是怕以人質作要挾。
”朱五叔道:“九丫頭不是敵人隨便可以擒住的,我猜敵人已把她困在陷井中,以她為餌誘擒更多的人。
”鄭一虎道:“要看是什麼陷井,否則他困不住我。
”馬玲玲道:“那兩人說公主被困在一座峰上,這證明峰下全被敵人困住了。
”朱五叔突然立住道:“那兩人的話有毛病。
”鄭一虎道:“什麼地方有疑問?”朱五叔道:“九丫頭已練成「千里如戶庭」的御氣之術,怎會被困在一座峰上?”鄭一虎道:“我們既然來了,倒要看看敵人搗什麼鬼,公主不在更好。
”到了那座飄著紅白小旗的峰上時,一看旗子是在最高處的石縫中,石上還有一張用漢文寫的字條,這被雪掩得只剩一點了。
鄭一虎拿起一看,只見上面寫道:“照有旗的方向走。
”鄭一虎看看前面的去向,又見一面小旗在另外一座峰上,他笑著道:“都依著他,看看究竟要引我們走多遠?”朱五叔道:“這是為什麼?何必冒險呢?”鄭一虎道:“也許還有其他的人,落在對方手中。
”一連見了七面小旗,時間已經快到黃昏了,最後一面旗下的字條上寫道:“前面崖下有一個岩洞,洞中擺著一桌豐富的飲食,客來自食。
”鄭一虎笑道:“蠻荒之地擺酒席,主人待客不薄,而且蠻懂禮貌,這個敵手倒是雅人。
”朱五叔道:“吃完了,也就被困住了。
”鄭一虎大笑道:“可見敵人根本摸不清我們的底細,他們白費心機,朱五叔,時間到了,吃一頓何樂不為,請了。
”朱五叔道,“食內可能下了奇毒?”鄭一虎道:“咱們還怕什麼毒,朱五叔放心,毒死我填命。
”朱五叔大笑道:“好,走。
”到了崖下,確見有個古洞,洞上橫著五個大字為「古烏喇王洞」,朱五叔一見,啊聲道:“這就是烏喇王古洞。
”鄭一虎道:“烏喇王是什麼人?”朱五叔道:“烏喇也稱烏拉,是部落名,這部落的後裔現還有一部份在松花江畔,其第一個首長據說是個奇人。
”鄭一虎道:“我們進去吧,不過我留下金虎在外,萬一敵人有什麼舉動,憑這兩隻獸就夠他們受的了。
”朱五叔還搞不清這兩個小兒女有什麼神通,於是領先向洞中走進。
洞內不惟寬,而且有火炬照得通明,洞分五大段,每段都有石門,深達一里有餘,最後洞中確擺著一石桌食物,都是蒙古口味。
鄭一虎一見,哈哈笑道:“五叔請。
”朱五叔坐首席,左右分坐鄭一虎和馬玲玲,鄭一虎先把各種飲食逐一嘗嘗,覺出毫無異樣,笑道:“五叔吃吧,味道不壞。
”朱五叔道:“外面若有動靜,裡面恐怕一點都不知道哩。
”鄭一虎道:“能否知道已經沒有關係了,敵人顯然要把前四道洞門悉數堵死,讓我們永遠在洞內餓肚子,餓不了時,他們提條件了。
”朱五叔道:“我們無法支持時,他們也不知道呀?距離遠,喊也聽不到?”鄭一虎道道:“敵人一定有秘道可以通話,這個我早料到啦。
”大吃大喝一頓之後,鄭一虎陪著朱五叔在洞內到處觀看,只見裡面的石室共分兩層,總數不下數十間,可見當初住人不少。
朱五叔看完后,笑道:“烏喇王是新興起的一支民族,他先是獵戶,後來就為牧民之王。
”在正面后層一間大石室內,馬玲玲指著一張大石床,道:“這兒還有一張石床存在,可能就是烏喇王當年用的。
”朱五叔道:“在床上刻有一條盤龍,也許真是羅。
”鄭一虎道:“前人作的東西真笨,這張床起碼要睡二十人。
”朱五叔道:“部落酋長的妻子眾多,而且不分居,要是沒有這麼大的床,他們如何睡得下。
”鄭一虎看出那床是似搬進去的,因為與裡面的石質完全不相似,不由驚奇道:“普通人怎會搬得進這大的石床?”床有四尺高,七尺寬,倒有兩丈長,估計不下五萬斤,因為是整石,下面全無縫隙,朱五叔也駭然道道:“你不提起,我倒沒有注意到這一點哩,開始還認為是就地取材呢?”馬玲玲道:“洞口比床寬,人多哪有移不進的道理?”鄭一虎道:“雖然能移進來,但這是半山上,距平地還有十多里呀,這石床顯然不是本山所有,上山可就更難了。
”馬玲玲笑道:“萬里長城都可築成,那不更難,古人作事往往不可以常情衡量。
”朱五叔道:“合我們三個人的內功,大概能推動這張床吧?”鄭一虎忽然想到要試試自己的神力,笑道:“五叔獨自推推看?”朱五叔道:“你估計有多重?”鄭一虎道:“三萬斤差不多吧?”朱五叔點頭道,“這是地道的花崗石,跟一般石頭不同,你估計的是普通石間的重量。
如只三萬斤,當你們的面我不說假,稍微推移一點還辦得到,但這張床起碼超過十萬斤,因為還疏忽一點,這張床的下面還陷下了一尺多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