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太陽,尤如火網籠罩著大地,好象要將所有的生物全部燒死似的。
這正是六月六日,路上沒有一個行人,連鳥兒都躲到樹葉里不敢動了,可是在江西蓮花縣通往湖南茶陵的大道上,竟有一個老和尚躺在太陽下睡覺。
忽有一個十三四歲的窮小子,不知在什麼地方奔出來,這時正急急的向那老和尚的躺處狂奔,他滿面塵污,加上汗出如雨,那副樣子確是夠累的。
手中提著一隻破瓦壺,裡面似乎裝著清水,他一走近,猛向老和尚頭上潑去,緊接著,俯身下去,雙手一抄,拖住和尚硬向路邊的樹陰走。
和尚很瘦,個子也不大,否則憑那小子那樣年紀休想拖得動。
拖是拖到了,可是那小子自己再也支持不住了,一個踉蹌,他也倒下了。
過了不多久,那小子緩緩爬了起來,然而仍舊汗出如雨,氣如牛喘。
“和尚,你還沒有死吧。
”窮小子喘氣不停的大喊著,老和尚的面色蒼白,眼睛微微的睜開一線,沒有作答。
窮小子舉手擦了一把汗,似安慰的笑笑,點頭道:“死不了就好,我老遠看你栽在路上,知道你是被太陽曬暈了。
嗨,你受不了了,就得早點尋個陰涼處休息一會再走,這種天氣,化緣應該在早晚時分才對。
”他嚕嗦了半天,日色已西沉了,老和尚這才嘆了一口氣,雙目也睜得大一點,他望望面前的孩子,問道:“你姓什麼?”老和尚竟沒有一般出家人的口氣。
窮小子眉頭一皺,反問道:“你問我姓名作什麼?”和尚又把眼睛閉上了,輕輕的嘆息一聲道:“你救了我。
”窮小子道:“潑你一壺水,拖你到樹下,這就算是救了你,因此你就問我姓名,想日後報答我么?”老和尚道:“我不是被太陽曬暈的,你那一壺水從哪兒來的,就是那壺水救了我。
”窮小子嗨了一聲道:“那壺水的來處不說也罷,說出來只怕你要作嘔哩,甚至說我不恭敬。
”和尚道:“是牛尿。
”窮小子苦笑道:“和尚,你已暈死過去了,怎還能嗅得出牛尿?對不起,我眼看你倒了下去,知道如果沒有水,那是非常危險的,加之這兒又沒有山泉和池塘,同時壺中帶來的水我又喝光了。
”和尚道:“恰好遇上你的牛在拉尿。
”窮小子嗨嗨笑道:“是呀,不過臟雖臟一點,到底還是救了你。
”和尚點頭道:“你那條牛可以賣幾百兩銀子。
”窮小子驚訝道:“牛瘦得只有幾根骨頭了,員外還罵我沒看好哩。
”和尚道:“那怎能怪你未曾看好,它之所以瘦的原因,乃是它身上長了牛黃,原來你是替人家放牛的。
”窮小子啊呀一聲道:“牛黃是一寶。
”和尚詫異了,他忽然睜大雙目,緊緊的注視著窮小子,問道:“看來你還讀過不少書呢。
”窮小子默然道:“我祖父的肚子里包羅萬象,可惜他已去世半年了。
”和尚道:“你一共讀了多少年啦?”窮小子道:“三歲開始,日夜不斷,我現在十四歲了。
”和尚道:“牛黃的用處很廣,你一潑,我就起死回生,這是什麼病?”窮小子哈哈笑道:“你聽我讀了十一年書,現在就來考我了。
和尚,你是內負氣血逆行之症,外加太陽一曬,以致七竅閉塞。
”和尚猛的跳起道:“你的書果然沒有白念。
”窮小子道:“你面色仍未轉好,恐后還要休息。
”和尚道:“你家在哪裡?”窮小子道:“沒有家,我是孤兒,你要休息,我帶你進庄求員外去。
”和尚道:“我不要去了,我們只在這兒談談,談到天黑我還要趕路。
”窮小子道:“你是哪個廟裡的和尚?”老和尚沉吟一會,似是不願說出,可是終於嘆聲道:“我說給你聽的話,日後不可向外人說。
”窮小子道:“這個簡單。
”和尚道:“我是嵩山少林寺的和尚,我不吃素,人家叫我為「枯大師」,你呢?”窮小子大驚道:“你是少林掌教大師的師伯。
”和尚更奇了,點頭道:“你對江湖上的事情也知道?”窮小子道:“我姓鄭,名一虎,大師的大名號,我時常聽護院武師說起。
”和尚問道:“你學過武功嗎?”窮小子搖頭道:“沒有。
”和尚道:“可惜我沒有時間教你。
”窮小子道:“我也沒有時間學。
”和尚道:“你連一個親人都沒有?”窮小子忽然低下頭去了,面色黯然,顯然是被和尚勾動了他的傷心事。
和尚見他那副可憐相,也不開口了,陪著他默默無言。
窮小子突然抬頭道:“和尚,充軍到底有幾個地方?”老僧莫明其妙,見問詫異道:“你問這個作什麼?”窮小子道:“我須明白這個皇法。
”和尚道:“從前充軍只有一種,名曰屯種,那是犯了嚴重流刑的人發配到邊塞去集中守邊疆,永世不許回故鄉。
”窮小子道:“現在呢?”和尚道:“現在皇法改了制,充軍分了很多等級和地區,先說地區罷,分析邊、煙瘴、邊疆、邊旗,沿海近軍,最重的犯人配到極邊去,終身不許回來。
不過這種犯人配去,雖說永遠不許回來,但在邊避如立下汗馬功勞,仍可赦罪放回。
”窮小子道:“當前極邊和邊疆有哪幾個地方是發配之地?”和尚道:“發配之地要看情形,邊疆什麼地方有軍情,發配就向那邊送,目前朝庭正與新疆各部落打戰,同時又要征苗,因之發配就集中這兩處邊疆了。
”窮小子道:“多謝和尚指點了。
”天色不早,和尚忽由身上摸出一本小書交給窮小子:“你日後也許須要這書裡面點東西,總之我也不要了,你拿去看罷。
”窮小子鄭一虎搖頭道:“我不要人家的東西,你自己仍留著罷。
”和尚生氣道:“我不久就要死在貴州,與其遺失,不若給你。
小子,這東西在江湖上有千千萬萬的人願要,我還不給哩。
”鄭一虎驚:“你明知去貴州會死,那又何必去呢?”和尚道:“小子,你將來說不定也會到我送死的地方去,到了那時你就知道我必須去的原因了。
”鄭一虎接著道:“你能告訴我那地方嗎?”和尚道:“鬼窩。
”鄭一虎大驚道:“真有鬼窩。
”和尚點頭道:“世間有兩個古怪的地方,一是「魔窟」,一就是「鬼窩」。
去鬼窩的人是心甘情願,去魔窟的也是心甘情願。
”窮小子鄭一虎還待多問幾句,可是和尚顯得很急躁,忽然揮手便去。
鄭一虎有點依依不捨,目送到不能見其背影才轉身。
離大道不到半里,那兒有一家大莊院,鄭一虎這時趕著幾條黃牛正向庄前行去,那幾條牛中,確是有一條瘦得像沒有肉的干老黃牛。
古家莊不怎麼大,可是莊主古員外是那一帶最有錢有勢的大戶,庄前庄后的地皮可不少,僕從眾多,子女成群。
鄭一虎在莊上當了三年牧童,可就沒有人緣,因為他個性強,上下人等都對他無好感,如果不是他祖父在莊上教了幾年書,也許他連這牧童都幹不成。
這天下午趕牛進庄,迎面就遇上莊上的管家先生,那是一個五十多歲的中年人,姓高名就,是個逢上壓下的傢伙,一見面,他就板起面板道:“一虎,我看你的牛根本沒吃飽。
”鄭一虎一向受夠了他的閑氣,不過從來不低頭,要理不理的仍舊趕著他的牛向側面柵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