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所見略同。
”龍在田點著頭呵呵笑道:“卓老哥眼力不錯,若要收徒,換了兄弟,也會屬意姓凌的哥哥了。
” 田中玉道:“難道他弟弟差了么?” 龍在田道:“當然也並不差,只是和他哥哥比起來,眉宇之間就缺乏英颯之氣,而且因為他是弟弟的關係,未免有些驕縱慣養。
” 卓一絕道:“對極了,龍老哥說的一點也不錯。
” 龍在田喝了口酒,抬目問道:“卓老哥,那麼我這小孫子呢?” 卓一絕道:“令孫臉上戴了面具,兄弟如何看得出來?” 龍在田回頭道:“中玉,你現在可以把面具拿下來,給師父看看了。
”田中玉眼中微有忸怩之色,但依然取下了面具。
卓一絕只朝他看了一眼,口“唔”了一聲,問道:“他已經學會你老哥的“掌中指”了?” 龍在田道:“不瞞老哥說,小孫身體單薄,大概只學得六成火候。
” “很好。
”卓一絕站起身道:“龍老哥且請在這裡獨酌一回。
”一面朝田中玉招招手道:“徒兒,你把面具戴上了,隨為師來。
”說完,轉身往後面行去。
龍在田心知卓一絕要傳小孫子的“掌中劍”了,這就吩咐道:“中玉,你還不快隨師父進去?”田中玉答應一聲,戴上面具,一手拿起紫艾匕,急忙跟著往裡行去。
裡間,是一個狹小的廚房,除了一座土灶,就沒有什麼東西。
卓一絕也沒點燈,光線只是從前面透進來的一點燈光,初時田中玉跟著走入,幾乎看不見物事,慢慢的總算依稀可以看清一些了。
卓一絕隨手撿了一段七八寸長的松柴,說道:“為師這就教你一式“掌中劍”,這一招可以說是集劍術中的奇奧之學,雖非為師研創,也是為師的師祖歷代傳下來的獨門功夫,為師花幾十年精力,所悟解的變化,也只有三個,一旦使出來,很少有人能夠破解。
” 田中玉心中暗道:“原來“掌中劍”只有一招,三個變化。
” 卓一絕道:“現在你看仔細了。
”他緩緩把手中松枝在掌上一豎,輕巧的向外推出,接著又道:“這一招看去簡單,實則包含了許多變化,但為師只研悟了三個變化,在江湖上已博得一絕之名,你必須熟記住這三個變化,才能發揮出掌中劍的威力來……”他手勢一翻一覆之間,松枝就劃出了三個不同角度的攻勢。
因為他松枝劃得很慢,所以田中玉很容易看得清楚。
卓一絕一面比劃,一面口念著四句口訣,每一句都把要點講解得極為詳細。
田中玉先前只覺劍招只有一式,現在用心凝聽,漸漸就覺得這一式劍招,果然極為博大精探,自然把他說的每一句話,都牢記在心。
卓一絕傳完一招劍法,就隨手把那段松枝遞過來,說道:“你一個人慢慢在這裡練習吧,記住,紫艾匕鋒利逾恆,你在設有練熟這一招這前,千萬不可使用,為師要和你祖父喝酒去了,如有不懂或難解之處,再來問為師好了。
”說完,舉步往外行去。
田中玉等師父走後,就一個人依樣葫蘆練習起來,他先前看師父示範,好像甚是簡單,這回自己練習起來,竟然一無是處,越練越覺不對。
再細誦口訣,和思索方才師父講解過的每一句話,又分明絲毫沒錯。
他是個內心倔強之人,師父教他的口訣一句沒忘,自然不肯跑到前面去問師父,只是一個人冥思玄索,摹擬著師父方才教自己的招式,一絲都不肯放過,一遍又一遍的演練著。
前面,燈蕊已經結了一個大如意,掌中雙傑卓一絕和龍在田在大碗喝酒,低聲交談。
卓一絕抬目道:“龍老哥,你方才說帶著令孫,來找兄弟,實有不得已的苦衷,究竟你遭遇了什麼困難?” 龍在田竟然輕輕嘆息道:“老哥不出江湖已有二十年之久,兄弟改姓埋名,也有十六年了,兄弟現在不是改姓龍了么?” 卓一絕驚異的道:“老哥是避仇,還是……” “都不是。
”龍在田道:“我是在偵查一件事,這件事和小孫關連甚大,他……”他突然改以“傳音入密”和卓一絕說話。
卓一絕聽得一楞,也同樣以“傳音入密”,和他說話,兩人一面喝酒,一面就以“傳音入密”交談。
突然,兩人同時放下了酒杯,互望了一眼。
龍在田低聲道:“來人身手極高。
” “似乎還不只一個。
”卓一絕忽地站起身道:“兄弟去去就來。
”迅快轉身往廚房閃了進去。
田中玉還在一手拿著松枝,練習“掌中劍”,他經過一番耐心的思索、摹擬,一再的改正,漸漸已領悟到一點訣要,忽然看到師父閃了進來,正待開口。
卓一絕可沒讓他叫出聲的來,抬手點出一指,抓起田中玉身子,也抓起了紫艾匕,身形迅快一下閃到了灶下,用腳掃開散亂的松柴,露出一方木板,他揭開木板就有一個黑越越的窟窿,一躍而下,把田中玉放下,就退出窟窿,闔上木板,把松柴蓋在上面,然後又匆匆退出。
龍在田朝他頷首一笑,低低的道:“把他安頓好了?” 卓一絕點點頭,一面說道:“來,龍老哥,明日即天涯,這壇酒,還有半壇哩,咱們兄弟雖得聚首,今晚共謀一醉,非把它喝完不可。
” 龍在田笑道:“卓老哥,這壇酒沒有五十斤,也有四十六七斤,喝完了,每人肚裡就得裝進二十四斤,兄弟只怕不成……” 只聽門外有人尖聲笑道:“二位雅興不淺啊。
” 木門無風自啟,緩步走進一個鬚髮皆白的瘦小朱衣人,朝兩人打了個稽首,一臉笑容的道:“貧道路經此地,聞到一陣酒香,才不速造訪,二位不嫌打擾清興吧?”這老道話聲尖細,笑起來使人有說不出的詭異之感。
兩人方才明明聽到茅屋四周,至少已經潛伏了五六名高手,那麼這朱衣老道是他們領頭的人了。
卓一絕、龍在田都是多年的老江湖了,自問只要是江湖上稍有名氣的人,就算沒有見過,多少也有個耳聞,但想來想去,也想不出這老道的來歷。
卓一絕拱拱手笑道:“道長光降,歡迎之至,請坐。
” “哈哈。
”朱衣老道尖笑道:“有主人這句話,貧道就不客氣了。
”他是聞到酒香才找來的,這話當然未必是真,但身為主人的卓一絕,明知他說的是假,也只好當他是真的了,轉身到廚房取了一雙碗筷,放到桌上,隨手又給他倒了一碗酒。
“謝謝。
”朱衣老道舉起酒碗,大口的喝了一口,笑道:“好酒,二位一起來。
”他舉筷夾了一塊風雞,大吃起來。
龍在田、卓一絕猜不透他的來意,兩人互望了一眼。
龍在田拿起酒碗,朝朱衣老道一舉,說道:“咱們還沒請教道長的道號,在下先敬道長一碗。
”一口喝了下去。
“呵呵,好說,好說。
”朱衣老道端起酒碗,同樣一口氣喝乾,才舉袖抹抹嘴角,笑道:“貧道的賤號,就在道袍上了。
” “朱衣道長?”卓一絕口中說著,給他倒滿了酒,心裡卻暗暗哼道:“朱衣二字,豈能作為名道,他明明是在胡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