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書生冷聲道:“不用客氣。
”又自顧自的轉過頭去,看著街景。
酒保等凌干青坐下,巴結的道:“小的給客官沏茶去。
”轉身匆匆走了。
一會工夫,那酒保送上一盞香茗,陪笑問道:“客官要吃些什麼?” 凌干青道:“你給我配幾式下酒萊,來一角花雕。
”酒保連聲應是,便自退去。
凌干青因少年書生似是不大愛理人的模樣,自然不好和他說話,目光轉動,附近幾張桌上,都是些商買人,只有右首一張桌子,品字形坐著三個漢子,在他們的空位上,放著兩個長形青布袋,分明是兵刃無疑。
中間一個看樣子是本地人,左右二人是他的客人,多年好友,路過此地,自然要稍盡地主之誼,因此不住的在勸酒勸菜。
這三人話聲不算太響,但在嘈雜的人聲中,還可隱約聽到他們的談話,中間那個主人姓陸,兩人都稱他陸二哥,左邊一個姓邱,右邊一個姓張,好像是金陵某一鏢局的鏢頭。
因為他們談的都是些江湖上的事情,凌干青初入江湖,自然就要注意聆聽了。
但聽了一會,他們說的都是些鏢行中事,並無什麼特別之處,正好酒保送來酒菜,也就獨自斟了杯咱酒,吃喝起來。
忽聽鄰席的那位做主人的笑道:“邱兄、張兄這趟鏢既已交了,那就屈留一天,明日再走,午後,咱們游北固山去。
” 只聽姓邱的道:“陸二哥不用客氣了,自己兄弟,咱們又時常來,怎好老叨擾你的?” 那陸二哥笑道:“兄弟在鎮江總算有個小小局面,老弟兄來了,喝頓酒又算得了什麼?但二位今天都非留下來不可。
” 姓張的道:“怎麼,二哥今晚又要拉咱們上如春坊去了?你不怕嫂子的獅子吼?” “哈哈,二位有興趣的話,這東道主自然是我兄弟的了。
” 陸二哥爽朗一笑,接著道:“不過兄弟留二位,是因為今晚北固山有一個盛會。
” “盛會?”姓邱的問道:“北固山有什麼盛會?” 陸二哥道:“你們總知道從前住在甘露寺下面的鐵匠祝老頭吧,他以善鑄刀劍出名。
” 姓張的道:“知道,他鑄的刀劍,比一般鐵鋪要好得多,金陵城裡幾家鏢局子用的兵刃,都是到他那裡去定的。
” “對了。
”陸二哥喝了口酒,說道:“祝老頭今年六十,今天正好是他花甲大慶,他因那間小鐵鋪,放不下兩張桌子,因此借了甘露寺的東廳,作為壽堂,聽說還備了素齋,宴請賓客,不論識與不識,他都歡迎光臨。
” “吃素齋?”姓邱的道:“這有什麼意思?” “自然有意思。
”陸二哥笑著道:“因為今晚這個會,叫做試劍會。
” “試劍會?”姓邱的道:“這名稱倒是新鮮得很,只不知他要試什麼劍?”凌干青聽到這裡,不覺停下筷來。
只所陸二哥道:“據說祝老頭做了五十年鐵匠,鑄了上萬件兵刃,從今天起,他要封爐大吉,不再替人鑄兵刃了。
” 姓邱的道:“那怎麼叫試劍會呢?” “邱兄就是急性子。
”陸二哥道:“你聽兄弟說下去,就知道了。
”姓邱的道:“好,好,你說,兄弟洗耳恭聽。
” 陸二哥道:“據說祝老頭在這三年之中鑄制了三件兵刃,這是他一生之中,最得意的精心之作,除了有一件,他要傳給他徒弟的,餘下還有兩件,準備當場贈送,不過他要送給合適的人。
” 姓張的道:“怎麼叫合適的人呢?” “這個兄弟就不清楚了。
”陸二哥道:“但據兄弟想來,他這壽筵,既然定名為“試劍會”自然要試試身手,再送人了。
”他口氣一頓,續道:“所以兄弟的意思,二位老哥今晚就留下來,下午咱們去游北固山,晚上去叨擾他一頓素齋,看個熱鬧,二位有興趣,就當場露一手,說不定就把祝老頭兩件精心製作的精品帶回去,也好留個紀念。
” “有意思。
”姓邱的一掌拍在桌上,大笑道:“老張,咱們就留一天,晚上去湊個熱鬧,你看如何?”他這一掌,拍得很響,笑的也很粗豪。
少年書生不覺轉過臉去,厭惡的看了他們一眼,鼻中冷冷哼了一聲。
凌干青只覺這少年書生微含怒意的時候,很是好看,不由的多看了他一眼。
少年書生似有所覺,橫過眼來,朝凌干青瞪了一眼,但瞪過之後,臉上又有了輕微的笑意,很快又別過頭去。
凌干青看得暗暗好笑,覺得這位少年書生有些未脫稚氣,一面取起錫筒,倒了一盅酒,喝了一口夾了一塊餚肉,慢慢的吃著,鄰桌三人已經站起身往樓下走去。
這一陣工夫,樓上食客,也漸漸的少了,凌干青喝了四兩酒,臉上已經紅得發燒,吃了一碗面,也就站起身來。
少年書生看他只不過喝了一角酒,臉上就紅得像關公一樣,不禁朝他笑了笑。
凌干青又發觀他不但臉含薄怒的時候很好看,笑的時候,更有光風霽月之美,心中更不禁起了惺惺相惜之意,也朝他報以微笑,點了點頭,才轉身下樓。
在柜上付了帳,舉步跨出酒樓大門,踏上大街,心中只是惦念著同桌的書生,覺得自己和他頗為投緣,後悔方才沒和他說話,失之交臂。
他有些失魂落魄的模樣,一路走著,心中卻想到了剛才在酒樓上聽來的活,那個叫祝老頭的鐵匠今天花甲大慶,要在甘露寺舉行試劍會,想來一定會有不少武林中人會到會場上去瞧瞧,自己反正沒事,何不也去湊個熱鬧。
聶小香取了自己的軟劍,會不會在試劍會上湊巧遇上呢?自己第一次到鎮江來,趁著半天工夫,逛一逛北固山也好,心中想著,這就轉而向北,一路朝北固山而去。
北固山離城北很近,這是一處很出名的名勝古迹,山分前後兩峰,前峰臨江,懸岩削壁,氣象萬千,上面有一座古寺,就有甘露寺,三國時劉備招親,就在這裡。
寺後有一座孫夫人的梳妝樓,又叫做多景樓,樓前有一隻石羊,據說諸葛亮和周瑜兩人曾站這裡,撫摩著這隻石羊,密商破曹大計。
后峰還有太史慈的墓,和風凰池,還有劉備、孫權各劈一劍的試劍石,有許多古迹,就是夠你打發半天的時光了。
凌干青背負著雙手,瀟洒地走在山道上,這時候雖然不是春秋佳日,游山的人可真不少,男女老幼,山徑上絡繹不絕,這些人好像都是往後山去的。
凌干青一個人登上山頂,正好有一座小亭,可以憩足,遊目騁懷,真是江山如畫。
只聽身後有人說道:“就在這裡坐一坐吧。
” 另一個道:“這真是奇事,鳳凰池真會幹涸了。
” 先前一個道:“看來祝老頭這人不簡單,果真還有些門堂。
” 另一個道:“大概是他眼看泉水將涸,所以要封爐了。
” 凌干青心中忖道:“鳳凰池乾涸,和祝老頭封爐有什麼相干?” 只聽先前一個又道:“據說祝老頭鑄的刀劍,都是用鳳凰池裡來的水,他經常來汲水,水源枯了,他自然知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