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取出來的那把桃木劍,正是白雲觀老觀主木道長的信物,木道長的道號本叫木吾,因為當年曾以一支木劍誅殺雪山三怪,被譽為武林三大劍之一,大家就叫他木劍道長,後來乾脆就叫木道長了。
卻說那青袍道人去了不久,就匆匆回來,朝凌千里躬躬身道:“老施主,家師有請。
” 凌千里連連稱謝,由青袍道人帶路,來至後進雲房,青袍道人在門口住足,躬著身道:“啟稟師尊,凌老施主來了。
” 只聽裡面傳出一個清朗的聲音說道:“有請。
”青袍道人躬身應是,退下一步,抬手道:“老施主請。
” 凌千里舉步走入,只見一張木榻上盤膝坐著一個鬚眉全白,臉若槁木的老道人,正是已有十年不見的木道長,連忙抱拳道:“老道長久違了。
” 木道長單掌打了個稽首,含笑道:“老施主遠來,恕貧道未曾遠迎,快快請坐。
” 凌千里在木榻左首一張椅子落坐,一名小道童送上香茗。
凌千里道:“老朽來的冒昧,打擾老道長清修,實感不安。
” “老施主好說。
”木道長看了凌子里一眼,緩緩說道:“老施主元宵才過就趕上茅山,而且還帶來了貧道昔年相贈的木劍,足見必有急事,老施主就請直說好了。
” 凌千里道:“老朽有一位義弟,叫做管崇墀,十年前和老朽同時退出江湖,隱居南陵……” 木道長頷首笑道:“老施主說的是雲中鶴管大俠?” “正是。
”凌千里道:“管賢弟十年前和老朽同時退出江湖,是因為……” 木道長一擺手道:“此事昔年貧道曾聽老施主說過。
” 凌千里道:“老朽元宵那天,得到的消息,據說管賢弟有一個極厲害的仇家,上門尋仇,聲言一家雞犬不留,如今危在旦夕,所以只好冒昧上山,務懇老道長慈悲,賜予援手。
” “善哉,善哉。
”木道長為難的道:“貧道一向不問江湖是非,這不是要貧道為難么?” 凌千里道:“老朽知道這是不情之請,但管賢弟和老朽情同手足,如是普通仇家,老朽斷不敢來向道長求助。
” 木道長道:“貧道八十歲那年,曾在祖師前面許下宏願,不再過問塵事,如今已有十年了,老施主要貧道破例之事,貧道實在礙難遵命。
” 凌千里聽他已經一口回絕,急得直是搓手,這一急,不覺抬目道:“老道長要再不過問塵事,那該是塵緣已了,但老朽覺得道長尚有一件事未曾全了。
” 木道長含笑道:“老施主說說看。
” 凌千里道:“老朽記得昔年道長以木劍相贈之時,曾說過老朽以此木劍為憑,可求道長一件事,不知道長是否記得?” 木道長莞爾一笑道:“貧道確曾說過。
” 凌千里又從懷中取出木劍說道:“那麼這支木劍如今尚在老朽手中,老朽以此相求,道長總可答應了吧。
” 木道長目中神光一動,輕輕嘆息一聲道:“老施主可知當年貧道以此劍相贈,是為了什麼嗎?” 凌千里心中暗暗道:“當年你為兩淮災民請命,我捐了兩萬兩銀子,你才以這把木劍相贈。
”但這話可不好意思說出口來,只得說道:“這個老朽倒不知道,還請道長指點。
” “唉。
”木道長浩然一嘆,說道:“昔年貧值聽老施主說起收歇鏢局之事,是為了老施主和管施主在大洪山大義滅親,聯手誅殺潘河東,潘河東的妻子立誓要為她丈夫報仇,此女師門,大有來歷,貧道當時不好明言,故以木劍相贈,只要老施主好好保存木劍,闔府就可平安無事,老施主現在明白了么?這支木劍,依貧道相勸,老施主還是帶回去吧。
” 凌千里聽得不由一呆,暗道:“這倒是自己從未想到之事。
”一面拱拱手道:“多蒙道長垂愛,老朽衷心感激不盡,但管賢弟目前仇家上門,危在旦夕,老朽和他情同手足,豈能棄之不顧?” 木道長道:“貧道昔年答應過老施主,憑此木劍,可以答應老施主一件事,老施主既然持劍而來,貧道自然義不容辭,但貧道答應了老施主,就得收回此劍,事關老施主闔府平安,還望老施主三思才好。
” 凌千里等他說完,毫不考慮的雙手把木劍朝木道長面前遞了過去,含笑道:“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老朽當年和管賢弟義結金蘭,誓同生死,如今管賢弟有難,老朽如果但知保妻兒,不顧兄弟的死活,當年又何用結義?老朽一生自問仰無愧於天,俯無愧於地,妻財子祿,生死有命,老朽從不放在心上,老道長雖然能憑此劍俯允所請,就請收回此劍,以解我管賢弟之危,老朽一樣感激不盡了。
” “好。
”木道長點頭,伸手取過木劍,說道:“老施主既然作此決定,貧道自當遵命。
”一面抬頭叫道:“松風。
” 小道童垂手道:“師祖有何吩咐?” 木道長道:“去請你大師伯來。
” 小道童應了一聲“是”,退出雲房,一會工夫,只見從雲房外走進一個身穿青袍的中年道人,朝木道長行禮道:“弟子丹元,叩見師尊。
” 木道長吩咐道:“為師有一件事,要你去辦。
”他忽然嘴皮微動,說了一陣。
丹元子躬身道:“弟子遵命。
”返身退出。
木道長呵呵笑道:“老施主,貧道已命小徒立即啟程,趕赴南陵,暗中保護管老施主一家,老施主可以放心了。
” 凌千里站起身,拱手道:“多謝道長,老朽那就告辭了。
” 木道長含笑道:“老施主難得上茅山來,請在敝觀用過素食再走不遲。
” 凌千里道:“老朽此來,已經有擾清修,道長不用客氣,老朽告辭了。
” 木道長稽首道:“貧道那就不送了。
” 凌千里出了白雲觀,天色已經放晴,他因兩日來憂心忡忡,才趕上茅山來的,如今心事已了,心頭也輕鬆得多了,一路下山,並無多大耽擱,擬經過天王寺,快到南峰山麓。
只聽身後響起一個婦人嬌脆的聲音叫道:“前面可是凌老爺子,你慢點走咯。
” 凌千里聽得一怔,暗道:“茅山自己並無熟人,這人如何認得自己的?”心中想著,不覺腳下一停,回頭看,只見山徑上正有一個一身墨綠衣裙,臉上蒙著一層綠紗的婦人,俏生生朝自己走來。
凌千里並不認識她,這就拱拱手道:“這位大嫂,可是叫老朽么?” 綠衣婦人“唷”了—聲,嬌笑道:“別說這茅山下,就是大江南北,也只有你老這麼一位大名鼎鼎的凌老爺子呀,奴家不跟你老爺子打招呼,又跟誰打招呼呢?” 凌千里暗暗攢了一眉,心中暗道:“這綠衣婦人說話輕佻,不知是什麼路數?”一面依然拱拱手道:“大嫂何人,恕老朽眼生。
” 綠衣婦人格的一聲輕笑道:“這是凌老爺子貴人多忘事,你老從前見過奴家,可也不止一次,大慨你老忘了。
” 凌千里歉然道:“對不起,老朽真是想不起來了,大嫂……” “這大嫂二字,奴家可當不起。
”綠衣婦人在蒙面紗中,眼波轉動,盈盈一笑道:“其實說起來,我們也不算是外人,就算多年不見,但大伯把弟媳婦叫作了大嫂,給人家聽到了,不笑掉大門牙才怪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