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間浪子小說21部合集 - 第395節

他這番話,卻贏得了大家的熱烈掌聲,果然全體起立,舉杯向萬老夫人致敬,同時乾杯。
萬老夫人也幹了一杯,說道:“謝謝夏大俠,謝謝諸位來賓,黃山萬家,自從先夫過世,剩下的只是寡婦孤兒,實在不宜再在江湖走動。
老身只希望萬家兒孫,耕讀傳家,不問世事,做一個普普通通的人,老身此意已決,謝謝大家的好意,酒菜已冷,諸位還是請用吧。
”大家看她說得極為堅決,也只得罷了。
只有鐵膽盛錦堂從今天大會上公舉夏雲峰為盟主,和萬老夫人宣布黃山萬家退出江湖,前後仔細推敲,更覺得今日推舉盟主大會,似乎並不尋常,而且可能還隱藏了某種陰謀。
萬老夫人分明受到極大的壓力,才憤而在酒席上當眾宣布退出江湖的。
到底內中發生了什麼事呢?他心中疑念叢生,陰霾也愈來愈濃,深覺今日種種,大有蹊蹺,但兀自令人無法解釋。
這時許多人已紛紛上去,向盟主和二位副盟主敬酒,一時大家的情緒也隨著熱烈起來。
這也難怪,武林盟主的頭銜,在武林入的心目中,實在不下於坐在紫禁城中的皇帝老子,不想趨炎附勢的人,天下究竟不多。
今天酒席上,只要敬盟主一杯酒,攀幾句交情,日後在江湖上,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這一席酒,自然吃得十分熱鬧,早就把才才萬老夫人宣布退出江湖的事兒,丟到腦後去了。
筵席幾乎吃到未牌時光,方始散席。
盟主夏雲峰即席向九大門派與會代表含笑道:“今日與會的各位掌門人,大師、道兄,九大門派,平日散處各地,難得一聚,更難得的是大家都已到了江南,因此兄弟之意,想請諸位順道至寒庄去盤桓幾日,不知是否肯枉駕一行?” 少林慧善大師合掌道:“阿彌陀佛,貧衲奉命參與大會,如今大會圓滿結束,貧衲必須趕回寺去,向敝寺方丈稟報經過,只怕不克奉陪了。
” 武當玉清道長也接著打了個稽首,說道:“貧道情形,和慧善大師相同,急於回山覆命,恕不奉陪了。
” 夏雲峰含笑朝華山商翰飛等人說道:“慧善大師和玉清道兄既然急於回山覆命,兄弟不好勉強,但諸位道兄,都是一派掌門人身份,用不著回山去覆命了吧?兄弟這個面子,就非給不可了。
” 衡山陸宗元拱著手道:“敝派有點小事,兄弟匆忙趕來,等今日開過大會之後,就得攢程趕回去,實在沒有時間了,但等敝派事畢,稍有閑暇,定當踵府趨候。
” 六合門齊子厚也隨著拱拱手道:“兄弟和點蒼謝掌門人、舍弟齊子綏早已約定,前往點蒼一行,只怕有拂盟主雅意了。
”他口中總算進出“盟主”兩個字來。
形意門祝立三也道:“兄弟也另有事去,多多恕罪了。
”他女兒在夏家堡作客,險遭不測,自然不會去的了。
夏雲峰臉上始終保持著愉快的微笑,朝他們點著頭,這時忽然轉臉朝商翰飛、封自清二人說道:“商掌門人和封掌門人呢,也不肯賞光么?” 商翰飛總覺此次大會疑竇頗多,既然他邀請自己前往夏家堡,正好去探探他的虛實,聞言不覺朝封自清一笑道:“盟主見召,看來咱們兩個情面難卻,不得不去打擾幾天了。
” 封自清聽商翰飛這麼一說,既然有伴,也就點頭道:“商道兄去了,兄弟和你作個伴也好。
” 夏雲峰呵呵一笑道:“多承賞光,兄弟歡迎之至。
” 丐幫柯長泰拱拱手道:“盟主寵邀,兄弟是非去不可,只是敝幫還有些瑣事待辦,盟主和諸位道兄請先行一步,兄弟至遲三日後也可以趕到了。
” 夏雲峰含笑道:“柯兄有事只管請便,兄弟當在敝堡恭候大駕。
”事情就這樣決定,兩位副盟主之一的峨嵋青雲道長,和華山掌門人商翰飛、八卦門封自清應邀前往夏家堡。
少林慧善大師和武當玉清子一路。
衡山陸宗元,和六合門齊子厚、齊子綏、點蒼謝友仁同路。
祝立三和女婿唐文煥、女兒祝秀娥一路。
這些人所以要結伴而行,正因鑒於此次黃山大會疑竇頗多,好在路上互相討論,以謀對策,正所謂人同此心。
黃山大會,在主人萬老夫人的歡宴席散之後,才真正的落幕了,曲終人散,各自賦歸。
鐵膽盛錦堂是和掌門人商翰飛一同前來赴會的,但在席散之後,他只得到掌門人的指示,要他先回金陵去。
他雖然不明了掌門人的意思,但大概可以猜想得到,掌門人應邀前去夏家堡,要他先回金陵去,必有深意。
老江湖不用多交代,他自然也沒再多問,因此就約了祝立三同行。
晏公堂,是青弋江分叉處的一個小市集,但你如果從黃山參加會議歸來,要往宣城去,這裡卻是必經之路。
這條路,當然不是官道大路,只是鄉村間的小徑而已,走官道和走小徑,往往會差上三分之一的路程,所以一般趕路的人,都寧願走小路,為的就是節省時間。
晏公堂路邊,有一座茶亭,因為這裡前不著村,后不著店,趕了半天路,就得在這裡歇歇腳再走。
茶亭,就是供給過路人茶水的地方,青石建的六角亭,還有幾條石凳,可供坐息。
就因為茶亭經常有來往的客人經過,在此歇腳,於是附近居民,就在茶亭里擺上個攤兒,賣些食物餅餌,博取蠅頭之利。
這時正當午牌時光,南首石板路上,一行四人,不徐不疾的往茶亭而來。
這四人正是形意門掌門人祝立三、鐵膽盛錦堂,和唐文煥、祝秀娥,他們一早從旌德來,已經走了五六十里路程。
五月毒太陽,照在人身上,比大伏天還要灼熱。
盛錦堂走近茶亭,一手拭著汗水,呵呵一笑道:“茶亭到了,這條路兄弟已有十幾年沒來了,風景依舊,人可者了。
” 祝立三道:“盛兄老當益壯,這些年,你一點也不顯老。
” 祝秀娥道:“爹,咱們歇歇腳再走吧。
” 祝立三道:“這時已是日直午時了,正該歇息再走。
”說著,四人已魚貫走入茶亭。
茶亭旁邊有一個賣茶兼賣食物的小攤,一個花白頭髮的老婦人趕忙站了起來,道:“四位客官,可要喝茶,我這茶水,是上好六安茶泡,已經涼了一會,解渴清心,喝一口,保證你滿口清香。
” 茶亭中,放著一大桶茶水和兩個木瓢,任人舀著喝個痛快,但那是販夫走卒喝的,木瓢你喝我喝,那有多臟?老婦人賣的茶,是燒好一大壺水,泡好茶葉涼著的,客人要喝,她用白瓷飯碗斟上一碗,送到你面前,自然比喝大桶里的茶水,要乾淨多了。
四人圍著亭子中間一張青石圓桌坐下,唐文煥朝那老婦人道:“大娘,你先倒四碗茶來。
” 老婦人沒命的應“是”,一手提著茶壺,一手拿著四個白瓷碗,給大家面前斟了大碗茶,一面陪笑道:“四位客官,想必還沒用午飯吧?老婦人包的粽子,有滷肉、赤豆、白米三種,都是今天一早起五更才包的,四位可要嘗嘗?”四人各自喝了一碗茶,老婦人又給大家斟上了第二碗。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