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霆禪師自恃功力不輸“力拔山”,因而決心以內力與江天濤一拼,這時見江天濤自稱不敵,精神不由一振,深怕失去大好機會,立即以激將之計,輕蔑的道:“江少堡主可是自知不是老納對手,不敢與老納對掌 如此一問,滿谷群豪一靜,俱都瞪大了眼睛靜聽江天濤的回答。
豈知,江天濤淡淡一笑,毫不遲疑的點點頭,道:“不錯,在下自知不如老禪師的內力雄厚,老禪師方才挑戰之時,如果選對劈三掌,而不選排雲掌法,這時貴派已經晉級了。
” 如此一說,群蒙大曄,立即掀起一陣爭論和騷動。
與峨嵋有淵源的人,個個懊惱痛悔,俱都暗自埋怨斑霆禪師不該放棄苦修數十年的深厚內力。
但是,在九宮堡谷口外招親擂台前親眼見江天濤擊傷“力拔山”的人,以及參加過大洪山“金面哪吒”以武會友大會的人,想到江天濤力舉玉獅子的事,俱都肯定的江天濤是謙虛。
因為“九宮堡”已保住了既有等級,何必再節外生枝,浪費真力?當然有群豪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臆測,江天濤如此做,自然另有他的用意。
斑霆禪師見江天濤毫不遲疑的坦然承認,反而愣了,久久才輕哼一聲,沉聲道:“下屆大會今日,老納定要與閣下較較內力。
”說罷轉身,逕向斑斕高階前走去。
江天濤淡淡一笑,道:“五年後的今天,在下的內力進境,也許與今日又自不同了。
”斑霆禪師,回頭瞪了江天濤一眼,大袖一揮,直飛峨嵋派的彩棚內。
其餘五老,個個懊惱痛悔,俱都默默無語,似是在怨斑霆沒有利用苦修數十年的劈空掌力。
江天濤依然卓立場中,一俟“斑霆禪師”歸座,即向少林派的“元台大師”,仰面拱手道:“本人建議大會,珍惜時間,繼續以下程序。
”說話聲雖然不高,滿谷群豪俱都清晰可聞,立即掀起一片贊同歡呼。
元台大師見江天濤居然有如此深厚的內力,面色不由一變。
一直深怕江天濤向武當派挑戰的“紅塵道長”,一見江天濤在場中拱手發言,不由驚了一身冷汗。
這時聽江天濤要求繼續下一程序的“絕技表演”,心中一喜,忙起身,面向元台大師一稽首,朗聲時:“本席贊同。
” 元台大師見江天濤沒有向武當派挑戰,心中也安定了不少,因而起身宣了聲佛號,朗聲道:“江少堡主之提議,老納完全同意,如此不但可使龍首大會提前結束,也可免卻各路英雄俠士露宿山腋綆苦。
”說罷,立即朗聲宣布各派表演絕技。
於是,滿谷群豪,歡聲雷動,久久不停。
元台大師為確保少林派在武林中的領導地位,在江天濤驚人的武功壓力下,也特地走出彩棚,沿著斑斕通道走下來。
群豪一見,歡呼之聲更烈了。
緊接著是紅塵道長,以及崆峒、長白、雪山、崑崙等派的掌門人竟有十數人之多,根據大會的規定,表演絕學,由最高的一派先開始,少林派自有龍首大會以來,從末表演過,這次顯然是受了江天濤的影響。
意欲表演絕學的掌門人紛紛到達場中,依序站立左右。
江天濤在左,紅塵道長在右,元台大師仍立中央,其他門派分立兩邊。
元台大師首先合什一禮,朗聲道:“老納在表演薄技之前,本派長幼三代,願先演一小小陣法為開端,以供各位施主觀看。
”群豪聞聲一靜,不知少林派要演什麼陣法。
只見元台大師,轉身向著少林派的棚后嶺巔,一揮寬大袖袍,嶺巔上立即傳來一聲如雷暴喏。
群豪心頭一震,愈加迷惑。
隨著那聲暴喏,飛步奔出三路,身材不等,年齡不一,雖然一律身穿灰僧袍,但卻披著不同顏色袈裟的少林僧人來。
這些僧人,個個光頭無帽,雲鞋白襪,有的披金絲朱紅袈裟,有的披鮮艷大紅袈裟,有的披杏黃袈裟,一望之下,竟有百人之多。
江天濤看了這情形,知道少林派早已有了準備。
這時,他已看出披金絲朱紅袈裟的人,多系年老的僧人,紅袈裟者,均在中年,黃袈裟者則多為青年僧人。
顯然,這代表著少林派的老長幼三代弟子和門人。
江天濤打量間,少林派的近百名老少僧人,已到了場中,立即極熟練的圍成三個重疊圓環。
中心的圓圈最小,約二十人,中圈約三十人,外圈約五十餘人,個個合什當胸,俱都垂目肅立。
江天濤久聞少林有一鎮山陣法,稱為“羅漢陣”,外觀看似簡單,其實內含玄奧變化,看場中情形,想必就是“羅漢陣法”了…… 心念末畢,即見元台大師,肅朗聲道:““珙位施主請看,場中這三個圈圈,就是本派稍有薄名的鎮山陣法“一百另八金羅漢”。
如此一說,群豪騷動,滿谷三萬英豪中,曾經親眼目睹少林“羅漢陣法”的人,可謂寥寥可數。
如今,少林派當著天下英豪,居然公開表演該派不傳之秘的“一百另八金羅漢”,顯然在於炫耀和震赫。
天下各路前來參觀的三萬英豪,無人願意去想少林派的用意若何,樂得大開一次眼界,看一次熱鬧。
但是,聰明的江天濤,則早已揣出“元台大師”的用意和居心了,因而,淡淡的笑一笑。
元台大師見震動了滿谷群豪,紅潤的老臉上,也不禁現出一絲得意光彩,一俟群豪喧聲稍歇,繼續含意頗深的朗聲說:“這座陣去,如無人居中攻打,看不出它的穿插變化,在場諸位施主中,不乏對奇門易數造詣深高之士,可否請三五位入陣一試?”如此一宣布,群豪一靜,面面相覷,個個左顧右盼,俱都希望有人入陣試試。
旁派掌門和高手,更是默默無言,噤若寒蟬,深恐有人要求他,因而個個暗透惴惴之態。
江天濤早已看透元台大師如此炫露的真正目的,完全是為了他江天濤,因而細心的將陣法看了一遍。
只見正中小圓圈,乃一老一中一少三人,六組形成,共計十八人。
中圈,每隔兩個黃袈裟的青年僧人置一紅袈裟的中年僧人,兩組五人的接合處,均置一朱紅織金袈裟的老僧人,共計二十六人。
外圍每八人一組,八人中央兩端均有一身披紅袈裟的僧人,共計八組六十四人,三環總計一百另八人。
江天濤看了這情形,心中已經瞭然,“羅漢陣”的核心為“一元”,小圈的一老,一中,一少,三僧人,相對為“兩儀”,橫連為“三才”。
中圈四個黃袈裟的僧人為“四象”,加一紅袈裟僧人為“五行”,另置一朱紅織金袈裟的老僧人,合為“六爻”之數。
外圈七個黃袈裟僧人,為“七星”,加一紅袈裟僧人為“八卦”,與另一端之紅袈裟僧人相合,暗含“九宮”之理,周圈共八組,總共為“八八六十四卦”。
江天濤看罷,覺得這座“羅漢陣法”似簡單,實則是綜合各種陣法之大全,難怪少林派常以此陣睥睨天下。
但是,羅漢陣法也有它不可彌補的缺點,那就是一環不繼,全盤皆亂,一旦遇上熟通易理,功力精絕的高手,仍可破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