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彩蝶一身艷紅勁衣,短劍氅,背插血紅劍柄,血紅劍穗的三尺長劍,緊緊踉在江天濤的左側,準備在大會場上,盡敗劍手,揚名天下。
而她真正的用心,卻是讓天下英豪知道她不協助身為“大洪山主”師兄張石頭,而協助江天濤,是因為她已是名符其實的“九宮堡”的少夫人了! 鄧麗珠穿著一身猩紅亮緞勁裝,足登一雙貼金浮花小蠻靴,手持朱紅彈弓,脅掛縷銀彈袋,緊緊蹍在江天濤的右側。
她的想法雖然和朱彩蝶不同,但目的卻一致,她不但要在大會上為九宮堡爭光,討得江天濤的歡心,更要使她的精湛弓法,技壓群雄,一鳴驚人。
尤其讓天下英雄知道,“飛蛟”鄧正桐雖然沒有兒子,但卻有一個弓法神奇,貌若嬌花的美麗女兒。
“鐵拐震九州”馬雲山,手持沉重的鎮鐵拐,“飛蛟”鄧正桐手提重逾百斤的大鐵。
“齊魯雙俠”金劍英,黃衫飄飄,腰內纏著極少出手的亮銀索子鞭,“小李廣”則提他仗以名成的紅纓短槍,“金鰲頭”寧道通,脅掛鏢囊,肩插金背大單刀,和他並肩前進的是背著藥箱子的“賽扁鵲”。
這一行人雖然不多,但卻俱是昔年名噪一時,威震一方的一流高手!其中,僅陳振鐸指揮堡丁,“賽扁鵲”負責救護,不準備下場交手外,其餘幾人,足夠應付。
來至疏林外,早已準備好了三十餘四健馬,分別拉在身材魁梧的堡丁手裡。
一個高大堡丁,兩手掌著一面五尺見方的藍緞大錦旗。
錦旗的中央,繪著一個大銀環,四周連鎖著八個小銀環,旗邊綴著銀絲穗,在艷陽的陽光下,銀輝閃閃,既壯麗又莊嚴。
這面錦旗,正是“九宮堡”的代表旗,也是參加龍首大會入場的標誌。
陳振鐸一見江天濤等人出來,立即命堡丁將各人的馬匹拉過去。
江天濤由休丁的手中接過小青,一俟朱彩蝶、馬雲山等人都有了馬匹,立即認鐙跨上馬鞍。
留守營內的數十堡丁,立即興奮的振臂歡呼:“恭祝少堡主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 江天濤端坐在馬上,謙和的展著微笑,高舉著右臂,頻頻頷首,接著,由掌旗的堡丁,乘馬前導,出了青竹營門,逕向山口走去。
出了山口,轉入大會指定的山道,直向深處放馬馳去。
這時,辰時將過,凡是前來參觀大會的各路英豪,早已進入會場,現在進入山區的,大都是各門各派的首領和率領的高手。
穿過一座茂盛松林,登上一座橫嶺,只見嶺下正有二十幾四健馬,沿著谷邊,如飛馳來。
江天濤凝目一看,只見當前一匹馬上掌旗的人,竟是一個健壯的灰袍老道。
灰袍老道掌的大錦旗是灰綠旗面,墨綠邊,中央繪著三柄長劍,劍尖相抵,形如人字。
旗后第一匹馬上,是一個俗不俗,道不道的背劍中年人。
鄧麗珠聞聲緩緩收住小紅,轉首向老父望來,嬌靨上充滿了怒容。
鄧正桐立即大聲道:“你何必在此爭這口氣?稍時當著天下英雄,你盡可好好的收拾他們……” 朱彩蝶忿忿的插言道:“鄧前輩可知邛峽派是第幾級?” 鄧正桐略一沉思道:“第三級,第一把藍漆椅。
”說話之間,已到了鄧麗珠停馬之處,鄧正桐立即揮了揮手,示意愛女跟在向她微笑的江天濤馬後前進。
朱彩蝶一俟鄧麗珠忿忿的撥馬入隊后,繼續不解的問:“馬前輩不是說根據大會規定,不可越級挑戰嗎?” 正在蹙眉望著爭道搶先的邛峽派的馬雲山,立即解釋道:“新進龍首不在此限。
” 鄧麗珠關心的問:“馬前輩看邛峽派會不曾向我們挑戰?” 馬雲山毫不遲疑的道:“根據這這情形,當然會挑戰,否則,他們看到我們“九宮堡”的標旗,應該停在路口,讓我們先過去,如果不願照面,盡可將馬速放慢下來。
”說話之間,嶺下邛峽派的馬隊已搶進正道,“落英劍客”單于田的馬距離江天濤僅二三卡丈距離。
江天濤靜靜的望著邛峽派的馬隊,勢如狂風般馳過去,他英挺的俊面上,除了一絲微笑,沒有任何錶情。
跟在邛峽派后,又繞峰越谷賓士了一陣,已到了那道寬廣的乾涸卵石河道。
越過河道,即見斷崖下的一道缺口處,立著數名身穿灰僧袍,斜披黃袈裟的中年僧人。
前面的邛峽派,人馬停了稍頃,立即進入斷崖缺口。
江天濤催馬前進,距離斷崖缺口尚有數丈,幾個中年僧人,已經合什當胸,其中一人朗聲說:“少林三代弟子,奉命在此恭迎少堡主。
” 江天濤急忙勒馬,拱手謙和的道:“不敢當,諸位大師辛苦了。
” 正中僧人道過謝,繼續道:“貴堡進場入口標牌是“丙丁火”,請少堡主由此前進,走第一座高峰南麓,即可到達。
”江天濤道過謝,立即催馬前進,通過缺口繞到第四座高峰,地勢漸漸上升,似是一道斜嶺,同時已到聽到陣陣沸騰般的喧嘩人聲! 再前進數十丈,發現斜嶺的顛頂上,果然有一方白漆木牌,上寫六個黑漆大字:“丙丁火,九宮堡”。
同時,在木牌的左右二三十丈處,早已立滿了其他門派的乘馬高手,和代表旗到達木牌近前向下一看,目光同時一亮只見斜嶺下,人面閃閃,萬頭鑽動,紅紅綠綠,五顏六色,竟是一座方圓數百丈的盆形大綠谷。
乍看之下,目為之眩,來自天下各地的英雄豪傑,至少有三萬人,較之大洪山“金面哪吒”以武會友大會上的武林英豪,多出何止十倍,足見五年一屆,轟動整個武林的“龍首大會”,畢竟不同凡響。
江天濤游目細看,只見盆谷中的三萬英豪,分別坐在東、西、南三面,成行成列,毫不紊亂。
由谷邊起,築有無數通道,直達斜斜上升的嶺顛,是以一眼看來,大會場上,次序井然。
尤其,每一條通道的盡頭,即有一方屬於各門各派的木牌,江天濤這時才發現,他的馬前,就有一道徐徐下料的道,而且,位置恰在中央。
谷的正北面,分層分級,搭著無數座彩棚。
最高的一層,有彩棚三座,正中為金色,左右為金紅,三棚中各有一把金紅錦披大交椅,其餘均為金紅色的高腳圓凳。
第二層,有四座彩棚,一律黃色,各有一把淡黃錦披大椅。
第三層,有五座彩棚,一律藍色,第四層有六座彩棚,一律銀灰色,五層七座,深紫色,六層八座,一律水綠色。
上下六層,共有三十三座彩棚,俱都椅空無人,在艷麗的陽光下,閃閃生輝,十分壯麗。
盆谷的中央,是一片十丈方圓的平坦廣場,場中有箭靶,線錘,巨鼎,大石,高桿,雲斗,俱是比武較技用的器械。
游目再看,東西南三面拱形嶺顛上,立滿了各門各派的人員馬隊,錦旗飄揚,五顏六色,旗上繪著各式各樣的標誌。
有的綉蒼鷹,有的繪猛虎,有的繪大刀,有的繪鐵掌,形形色色,目不暇接,大都代表著該門派的武林和威儀。
其中以三釵幫的陣容最浩大,旗幟最多,除了金、銀、碧三面大旗外,尚有內外三堂的六面大旗壯聲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