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著,又出乎范子云的意外,暗想:“黑衣人既是遵命而來,一切均依照指示而做,黃蠟臉漢子還要暗中尾隨他下去做什麼呢?他尾隨黑衣人,自然必有緣故。
” 范子云心念一動,也悄悄的跟著黃蠟臉漢子身後,一路回奔,不大工夫,又已回到三十里鋪。
前面的黑衣人一直走到街尾,那是一座高大的莊院,圍牆砌得很高,顯得十分氣派,一望而知是當地的大戶人家,但黑衣人卻一直繞到莊院左首,才縱身而起,越牆而入。
黃蠟臉漢子略為躊躇,就跟蹤掠起,飛上牆頭。
范子云知道這兩人都是心思極細之人,不敢打草驚蛇,悄悄往後掠出三五丈遠,再飄身躍登圍牆,立即伏下身來。
這一陣工作,黑衣人已然不見,只有黃蠟臉漢子悄悄的掩上石階,折入一條長廊,掩掩藏藏的往裡行去。
他自然是緊跟在黑衣人身後而行,只要盯著他,就不會錯了,三條人影,在長廊間曲折而行,很快就折入另一院落,這是一個相當清幽的別院,庭前種了不少花木,夜色之中,花影扶疏,清香撲鼻。
階上一排三間,東首一間花格子窗上,還隱隱透出燭光。
黑衣人到了此地,才舉手摸了摸帽沿,口中輕輕咳嗽了一聲。
只聽窗內有人沉喝一聲道:“什麼人?” 黑衣人道:“薛總管,是貧僧。
” 室中人大笑道:“原來是無塵和尚,快快請進。
”房門啟處,迎出一個身穿藍袍的漢子,把黑衣人迎了進去。
他們相偕入屋之時,黃蠟臉漢子和范子云先後隱入了庭前花叢之中。
范子云心中暗道:“原來那黑衣人竟是和尚,法名叫做無塵,只不知這薛總管是誰?”黑衣人進入屋中,隨手摘下了頭上的氈帽,從紙窗中望去,果然是一個身材高大的和尚。
只聽薛總管低聲問道:“大師前去金神墩,想必已求到神簽了?”現在范子云明白了,那灰鴿是飛到薛總管這裡,再由薛總管通知無塵和尚的了。
由此看來,薛總管是他們的聯絡人,無塵和尚則是這三十里鋪哪一個廟中的掛單和尚,並非當家,故而消息須得有人傳遞,像這樣的大戶人家,有飛鴿飛入,才不會引人注意,若是飛到哪一個廟裡去,而接信的若非當家和尚,自然不妥了。
只聽無塵和尚低沉的笑道:“求到了,上面要貧僧去辦一件極為重大的事,貧僧立時就得動身,特來向薛總管辭行的。
”趕了五、六十里路,特來辭行,可見兩人交誼極厚了。
薛總管笑道:“大師好說,咱們兄弟,何必客氣?” 無塵和尚道:“不,貧僧這一年來,寄住大關寺,多承薛總管關照,而且貧僧的行蹤,也只有薛總管一人知道……” 薛總管道:“大師何須說這些話?” 無塵和尚道:“貧僧非說不可,因為貧僧此行任務,十分機密,不能有絲毫泄漏……” 薛總管大笑道:“這個大師只管放心,兄弟和大師有過命的交情,這一年來,兄弟給你傳遞密柬,幾曾出過差錯?” “說得也是。
”無塵和尚森笑道:“貧僧所以巴巴的從幾十裡外趕來,就是要叮囑薛總管一句,此事萬萬不可有第三者知道……” “啊。
”薛總管突然驚“啊”一聲,顫聲道:“你……你……”他好似突然之間,受到了嚴重的襲擊。
無塵和尚陰笑道:“貧僧和總管雖有數十年交情,但貧僧的行蹤,決不能有一個人知道,這是不得已的事,老哥中的是“化血針”,一個時辰,即將身化膿血,毛髮無存,但貧僧日後會超渡你的。
” “你……好狠毒……”薛總管雙手撐著桌子,身子已然搖搖欲倒,突然伸手拉到他案右的一根繩子。
這一下,但聽一陣“鈴”、“鈴”的鈴聲,突然大作。
不用說,是薛總管在臨死之前拉動了他們庄中的警鈴,無塵和尚大吃一驚,急忙把氈帽覆到頭上,“砰”然一聲踢開花格子窗,飛身穿窗而出。
這原是一瞬間的事,但庄中警鈴一響,立時有四五條黑影從牆頭撲進院子,只要看他們捷若猿猴,身手俐落,顯見是久經訓練,武功全非弱手。
無塵和尚堪堪破窗而出,五條人影已從牆頭縱落。
有人大聲喝道:“什麼人,敢夜闖齊莊,還不站住?”喝聲中,五個勁裝漢子各自掣刀在手,圍了上來。
無塵一看勢頭不對,口中沉哼一聲,身形倏然欺上,雙手疾發,右手一掌,拍向左首漢子,身子隨著右轉,左手又是一記“龍尾揮風”,朝身後揮出,拍向他右首漢子。
這兩掌不但出手甚重,掌力奇猛,而且有聲東擊西之妙。
左首漢子不敢硬接,急忙手抱單刀,向側躍開,右首漢子看他明明向左欺去,更不防他會揮掌往自己擊來,等到發覺,一團勁風已經橫掃而至,一時之間,同 樣被逼得後退不迭。
范子云看得暗暗忖道:“這和尚一身功力,倒是十分精湛。
” 無塵和尚劈出兩掌,把對方二人道退,哪還猶豫,雙足一點,身如灰鶴凌空,嘶的一聲,朝牆頭飛射過去。
其餘三個漢子眼看無塵逼退同伴,想趁機逃走,口下同聲喝叱,飛身撲起。
剛才被逼退的兩個漢子也一退即上,跟著大喝:“好個賊子,你還想逃么?”五道人影有如流星追月,先後跟蹤飛掠過去。
就在他們紛紛撲起的一剎那間,但聽悶哼乍起,“撲”、“撲”連聲,五個人還沒縱上牆頭,就同時一個翻身,跌墜下來。
無塵趁這機會,早已越牆而去。
這時但聽一陣腳步聲,由遠而近,接著有人沉聲道:“薛總管,是何方朋友光臨寒庄。
” 隨著話聲,從長廊一道月洞門外,走進三個人來。
這三人當前一個是五十齣頭的人,生得白臉團團,身軀略嫌肥胖,濃眉細目,走起路來一搖一擺,頗有氣派,一望而知就是這座莊院的主人。
第二個是手持一支三尺長旱煙管的青袍老者,年約六旬,短眉凹目,炯炯有光。
第三個是腰束玉帶,身佩長劍的藍袍中年人,看去不過四十齣頭,貌相白哲,看去極為溫文。
這三個人才一出現,那五個漢子已從地上掙扎著站起,一齊躬身道:“小的見過莊主。
” 那身軀肥胖的莊主眼看五人雖然掙扎著站起,但行動之際,似有極大痛楚,忍不住問道:“你們怎麼了?” 其中一人躬著身道:“回莊主,小的全身酸麻,使不出一點力氣來。
” 手持長煙管的老者微笑道:“二弟,他們中了賊人暗算。
” 隨著話聲,走到那說話的庄丁身側,伸出手去,按在他背後腰部,然後往外一吸,攤開手掌,微哂道:“果然不出老夫所料。
”原來他掌心赫然多了一支寸許長,細如牛毛的銀針。
那莊主驚異的道:“掌門人,這是哪一派的銀針?” 范子云躲在花叢間,心頭暗自一怔,忖道:“掌門人,這手持旱煙的老者,會是那一門派的掌門人?” 那手持旱煙管的老者逐一替其餘三人,起出銀針,一面含笑道:“這種銀針,手法陰毒,與中原武林常用的梅花針有異廠他回過頭去,朝腰束玉帶的中年人道:“謝掌門人見多識廣,不知可認得出來此針的來歷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