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衣少女突然停了下來:“怎麼攪的,今晚真是活見鬼了,這地方我們已經走過三次了。
” 范子云聞言忘四周一看,驚咦道:“是啊,我們怎麼又回到原地方來了,這片山林大概是圓形的。
” 綠衣姑娘聽得大急,急忙叫道:“五妹,你不準亂說。
”接著道:“你難道忘了,師傅曾經說過,金陵郊外,隱居著一位本門的前輩,不准我們驚動她老人家的清修么?” “啊……”紅衣少女只啊了半聲,就噤若寒蟬,這時如果沒有濃霧,她那紅馥馥的粉臉,早就煞白了。
范子云低聲問道:“這是什麼地方了?”紅衣少女用手指豎在她櫻唇中間,低低的“噓”了一聲。
綠衣姑娘悄聲道:“我們快走。
”沒有再說話,一個人領頭,當先朝前走去。
夜霧低沉,眼前是一片黝黑,對面不見人影,自然無法辨認路徑,但他們由綠衣姑娘為首,一行三人,走得十分小心,步步為營,處處留意認定一個方向,摸索著行進。
這樣走了足有一頓飯的工夫,范子云覺得四周空氣中,一直飄浮著花香。
這等於說自己三人,走了半天,依然還是沒有走出綠衣姑娘口中所說她們百花幫一位前輩隱居的範圍了。
“莫非這人在他隱居的山林周圍,布置了八陣圖一類陣勢,自己三個誤闖進來,被困在陣中了?”心中想著,不由得腳下一停,說道:“二位姑娘,咱們不用走了。
” 紅衣少女道:“為什麼?” 范子云道:“我想咱們已經被困住了,就算再奔上一天一夜,也只是在這塊土地上打轉,休想走得出去了。
” 紅衣少女失聲道:“這麼說,我們真的闖到獻花崖來了,梅姐姐,這該怎辦呢?”她話聲帶著顫抖,快要哭出來了。
按獻花崖與牛首山,在金陵郊南二十五里,相傳謂牛首宜春,棲霞宜秋,因獻花、牛首二山,入春萬花絢彩,極江南春山之妍,獻花岩上有六觀亭、觀雲亭、芙蓉閣、翠微房諸勝。
綠衣姑娘柔聲道:“五妹,急也沒用,我們又不是有意闖進來的,待會兒見了師伯,她老人家明察秋毫,自然不會為難我們後輩的了。
”她雖在安慰紅衣少女,但口氣之中,依然帶著極度惶恐。
范子云心中暗道:“這人不知是誰,竟使她們姐妹對她這般怕法?” 紅衣少女道:“他怎麼辦呢?” 綠衣姑娘道:“他是外人,並不知道師伯她老人家訂下的規矩,師伯自然不會和他計較的了。
”一面又低低的道:“范少俠,待會到了谷中,不論遇上什麼事,都要忍耐,就算受委屈,也不可出言頂撞,千萬要記住了。
” 范子云道:“那是為什麼呢?難道這裡主人,不講理的么? 咱為夜霧所迷,迷失了方向,才會誤闖進來,他在山林間布設陣勢,應該派人把我們領出去才對。
” 紅衣少女急得伸手掩住他的嘴唇,輕聲道:“范少俠,你不可說了……”話聲未落,突聽頭頂上有人冷哼了一聲。
這聲冷哼,聲音不大,但極為震耳,既似發自頭頂,又好像是從遠方傳來的,使人捉摸不定。
綠衣姑娘、紅衣少女聽得心頭一緊,不由自主雙膝一屈,撲的跪了下去,齊聲道:“弟子為夜霧迷失方向,誤入禁地,務請師伯垂諒恕罪。
” 范子云心中暗道:“難道自己等人,在這裡說話,這人住在山谷中,都可以聽得到不成?” 只聽一個冰冷而嬌美的聲音說道:“花真真也來了么?”這人分明還在很遠的地方,但卻如面對面說話一般。
綠衣姑娘趕緊躬身答道:“回師伯,家師並沒有來,弟子和師妹實在是因夜霧迷途,才誤闖師伯禁地的。
” 那冰冷而嬌美的聲音又哼了一聲,才道:“不用說了,你們可到芙蓉閣來見我。
” 綠衣姑娘慌忙躬身道:“弟子敬遵法旨。
”那聲音寂然不可再聞,綠衣姑娘才敢直起身來。
紅衣少女道:“梅姐姐,芙蓉閣在哪裡呢?” 綠衣姑娘道:“我也不知道,但師伯她老人家既然說了,我們自可找尋得到……”話聲甫落,忽見前面不遠,在一片黑濛濛的濃霧中,出現了一盞紅燈,冉冉而行。
紅衣少女驚喜的道:“梅姐姐,快瞧,那盞紅燈。
” 綠衣姑娘道“我們快走,那是師伯派人來給我們引路的。
”一面回過身朝范子云低低的道:“少俠請跟在愚姐妹身後,一同到芙蓉閣去,方才我說的話,務必牢記在心。
”說完,伸手拉著紅衣少女,當先行去。
范子云跟著二女身後,一同行去。
前面那盞紅燈,忽高忽低,好像貼地低飛,走得極快。
後面三人因身在濃霧之中,不敢落後,也只好加快腳步,追了上去,但覺地勢逐漸往上,花香也愈來愈濃,只是在霏霏濃霧之中奔行,看不清四周景物。
不多一會,前面紅燈漸漸暗了下來,朦朧可以看到前面矗立著一座樓宇,紅燈就在樓宇前停住。
由綠衣姑娘為首,三人急步奔近,才看清那盞紅燈是由一個十三四歲的花衣少女執在手裡。
她此刻已經轉過身來,一雙黑白分明的眼睛,打量著三人,才道:“你們進去吧。
”口氣十分冷漠。
綠衣姑娘低低說了聲:“多謝。
” 范子云站在後面,聽得出她連說話都帶著顫聲,似是害怕見她的師伯,心中暗暗忖道:“不知她這位師伯,有何可怕,竟使她們怕得這般厲害。
”心中想著,已經隨著她們跨上石階。
階上是一排朱紅雕欄的長廊,廊前站著一名青衣佩劍使女,冷冷的道:“你們隨我來。
” 轉身循著長廊,朝左走去。
長廊盡頭,是一道圓洞門,進入圓門,又是一條長長的曲檻,這裡每隔丈許,就懸挂著一盞穴角宮燈,照得如同白晝。
那青衣使女腳下走得極快,曲檻盡頭,折而向右,已進入另一進院落,迎面三間屋宇,湘簾低垂,寂無人聲;青衣使女趨近簾前,躬著身道:“啟稟主人,三名百花幫的門人帶到。
”“帶到”,這兩個字有多難聽。
只聽簾內響起剛才那個冰冷而又嬌美的聲音,說道:“把她們帶進來。
”青衣使女應了聲“是”,轉身冷冷的道:“你們隨我進去。
”一手掀簾,走了進去。
綠衣姑娘不敢多言,跟著她身後大家魚貫而入。
這是一間敞軒,但如今夜色已深,四周都已下了紫絨簾幕,四角懸挂著四盞宮燈,燈光就顯得十分柔和。
正中間一張錦榻上,端坐著一個銀髮披肩的宮裝美婦。
這美婦如以她一頭銀髮來說,就該有七八十歲了,但如論她面貌,卻又臉如桃花,眼若秋水,眉眼盈盈,美而且艷,就像只有十七八歲了。
宮裝美婦身後,一排伺立著三名青衣佩劍使女,年紀都不大,卻個個都面含冰霜,有著凜不可犯的神色,連同那帶路的青衣女子,正好是四名。
綠衣姑娘和紅衣少女進入室中,幾乎連頭都不敢抬,蓮步細碎,急急的走上幾步,就朝銀髮美婦面前,雙雙跪拜下去,口中說道:“百花門下弟子冷梅萼、艾紅桃,叩見師伯。
”原來那綠衣姑娘叫做冷梅萼,紅衣少女叫做艾紅桃,百花幫的弟子,敢情都以花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