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池宮主凝眸望了他一眼,道:“你至今尚未知道一絲端倪么?” 魏醉白苦笑了笑道:“屬下自受傷,九死一生,神智受損極重,回憶往事,僅一鱗半爪,也許宮主向屬下吐露過,只是屬下想它不起。
” 瑤池宮主皺了皺眉頭,道:“此事別提了。
”魏醉白默然不語,繼續塗抹奇門遁甲。
瑤池宮主道:“他們兩人已先回鷹愁谷,咱們也回去吧。
” 魏醉白太息一聲道:“宮主,黃衫人不管他了么?” 瑤池宮主詫道:“管他何用。
” “此人系本門心腹大患。
”魏醉白道:“如不出屬下所料,奇門必困不住黃衫人,三日之內必脫困而出,屬下之見不如移禍於神木尊者傳人。
” “如何移禍江東?” 魏醉白淡淡一笑道:“將藏珍圖送與神木尊者傳人。
” 瑤池宮主面色大變,叱道:“醉白你瘋了么?我對驪龍谷藏珍已耗費了十數載歲月,怎可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 魏醉白長嘆一聲擲筆而起,道:“屬下委實理解不透宮主為何醉心驪龍谷藏珍,即是習成秘笈上曠絕武學,也不過稱尊武林而已,人生百年,彈指光陰,宛如黃粱一夢……” 瑤池宮主突眸泛怒光,冷喝道:“你說話越來越離題太遠了,我雖志在藏珍,卻不希罕絕世武功,而是為了救一個人。
” “救人?”魏醉白愕然瞪目道:“恕屬下愚昧,無法理解。
” “你聽說過藏珍中有一盒雪蓮實么?” 魏醉白頷首道:“聽說過,雪蓮實功能起死回生,脫胎換骨,不知宮主用來救誰?” 瑤池宮主不禁泛出凄然神傷之色,忍不住珠淚奪眶而出,道:“此人曾救我性命,如今竟為我含冤負屈,忍辱苟生,唉,造化弄人,何至於斯,此恩此德豈能不報。
” 魏醉白悚然動容,道:“屬下願盡心竭力相助宮主,但願皇天不負苦心人。
” 瑤池宮主收淚道:“醉白,我等先回總壇共商大計吧。
” 魏醉白略一沉吟,道:“屬下尊命。
”一前一後,出得店后而去。
朝陽初升,泛出萬道霞光,郊野一碧,翠樹籠煙,令人醒目神怡。
黃衫人倚坐一株參天古干下,臂抱稚齡愛女仰目沉思,愛女雪白臉蛋,眉目似畫,驚恐已平,在其懷抱中偎睡甚濃。
驀地——一陣輕微步履聲送入耳中,黃衫人猛然面色一變,欲待立起,女童驚醒,雙臂倏地抱緊其父,叫道:“爹,不要丟開女兒,我怕。
” 忽傳來清朗語聲道:“閣下請勿驚恐,兄弟送酒食來。
”卻不見來人影蹤,只聽颯然破空,之後復又寂然,知來人已去,黃衫人神情激動,目泛怒光。
女童仰面喚道:“爹,女兒餓了。
”一臉冀求之色,她不知其父為何不離去,荒野無人,創痛猶在,禁不住露出驚恐之容。
黃衫人暗嘆一聲,抱著女童走了過去,只見一叢矮樹下置有一壺酒,荷葉紙包,鼓囊囊的似有食物,並有一壺水。
女童掙出其父手臂外,打開荷葉包,顯出十數只微溫肉包半隻滷雞,不禁嘻笑顏開,拿起包子就吃。
黃衫人暗道:“吃飽了再說。
”暫撇開憂煩,撕開雞肉放入曰中,目光凝向遠處沉思脫困之策。
女童玉靈可愛,天真無邪,一面吃一面問道:“滷雞包子味道好極了,爹,這是何人送與咱們的?” 黃衫人漫不經意答道:“江湖朋友送的。
” 女童想了一想道:“既然是朋友,何以他不與爹見面?” 黃衫人本想責她多問,但又見她一副天真無邪模樣,不知世間尚有陰險詭譎之事,意有不忍,暗嘆了聲,默不置答,鯨飲壺酒,似難解胸中憤怒積鬱,面色漸現激動。
女童見其父不答,也不多問,只顧嚼食著包子,兩隻靈活眸子骨碌碌眺望四外景物。
黃衫人壺酒用罄,似想起一事,道:“黛兒,你是如何來此找爹的?” 女童道:“女兒磨著菊大姑找爹來的。
” “菊大姑咧?” 女童面色一變,道:“被壞人擒走了。
” 黃衫人不禁一呆,道:“那擒走菊大姑的是什麼人?” “長像十分兇惡,共是四人,都是手執金刀。
” 黃衫人道:“那是金刀四煞。
”繼而面露笑容,道:“黛兒,咱們有救了。
”話猶未了,正南方十數丈外衝起一道旗花,爆散出漫空五彩流霞,燦爛絢目。
黃衫人右手一帶女童,低喝道:“走。
”望正南方向拔起,如飛掠去。
掠至一處峽谷,只見一株虯柯飛翥古松下立著一個黑衣道姑。
那道姑面目俱被黑綾布套罩蒙著,從眼孔中逼射出懾人寒芒,一言不發。
黃衫人不禁機伶伶打一寒顫,面色大變,放開女童,欠身施禮道:“多謝主母相救之恩。
” 蒙面道姑語聲如冰道:“經過詳情我已知悉,毋庸辯解,你平日自負才華,狂妄浮誇,氣量狹仄,今日誤了我的大事,可知罪么?” 黃衫人面如死灰,悚栗躬身道:“屬下該死。
” 蒙面道姑鼻中冷哼一聲道:“姑念用人之際,免汝一死,事尚有為,命汝逕往瑤池宮主處下書。
” 黃衫人詫道:“下書何事?” 蒙面道姑道:“不用多問,一路途中,諒險危艱阻,憑汝機智武功,隨機應變,自可與瑤池宮主相見。
”取出兩封書信,其中一封命黃衫人稍時拆閱。
黃衫人滿腹驚疑,卻又不敢啟齒,只見道姑伸臂如電,挾起女童沖霄騰空而去。
峽穀草木幽森處忽人影疾閃,一現即失,形似淡煙,黃衫人杳無所覺,暗暗長嘆一聲,將面交瑤池宮主書信收藏懷中,拆開另一封書信,看了兩遍,略一沉思收起書信,展開身法奔向谷外。
泰山俗稱東嶽,又稱岱宗,爾雅釋山謂:“河東泰山為東嶽。
” 魯頌謂:“泰山岩松,魯邦所瞻。
”即其名稱之所由起也。
東嶽名勝在在都是,不勝枚舉,而其中之最者南天門、黃華洞、蔚然閣、絕頂峰、日觀峰、縹緲於雲霧之間,其間壽藤老人,絡繹交扶,樵斧不聞,禽語自樂,堅冰積於壑底,白雲卧於道旁,林木蔥鬱,幽險蒼寒之狀嘆為觀止。
南天門在玉皇頂下,自十八盤而上,山路險峻,石級鱗次,仰視紅牆一片,高插雲霄,登臨俯瞰,塵寰茫茫,渺無際崖,徂徠為丘,黃河如帶,天風勁疾,飄飄欲仙,門首有聯:門辟九霄,仰步三天勝跡。
崇階萬級,俯臨千幢奇觀。
日正中天,十八盤上一條黃衫縱躍如飛,拔登而上,身法疾快。
道旁突傳來一聲大喝道:“來人止步。
” 山石之後迅疾如風掠出一名黑衫人,目光炯炯如電,露出驚疑之色,上下打量個不停。
黃衫人身形雖然停住,卻神色傲冷,嘴噙一絲冷笑,沉聲道:“在下奉命前來下書。
” “下書何人?” “貴上瑤池宮主。
” 黑衣人道:“尊駕莫非就是以毒為能,竟欲脅迫天下武林就範的黃衫客么?”語音寒冷如冰。
黃衫人道:“不錯,正是在下。
” “可惜尊駕為山九仞,竟功虧一簣折在神木尊者傳人手上,陷囚奇門。
”黑衣人冷冷一笑道:“如兄弟所料不差,尊駕必賣身投靠,受命於神木尊者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