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注視在謝雲岳面上久之,無神的目光中突然閃出一抹驚詫的光芒,問道:“明亮,你瞧出來了么?你那徒兒面色此刻已轉呈紅潤,分明是在行功療傷,他那內傷無疑地比老衲更為深巨,但他那來的這般深厚的功力?老衲就不信你能教出比你還高明的徒弟來?” 明亮大師凝目仔細察看,果然如無量上人之言,謝雲岳面色轉現一絲紅暈,心中不由寬心大放,也不禁為之疑訝不已。
但聽無量大師嘆息道:“看來,光大北天山一脈非此子莫屬了,老衲此時才知天命有定,一絲遲逆不得。
” 明亮大師聽出無量上人語音愈來愈弱,忙道:“師叔此時不宜多說話,弟子懷中尚有數顆長春丹,趕緊一併服下運功調息,必可轉安。
” 無量上人慘白無神的面龐上陡現出苦笑,道:“有道是葯醫不死病,佛渡有緣人,老衲知你醫道通神,比之華陀扁鵲也不為過,但老衲也有自知之明,這才與韋巽對掌之時,真元已虧耗將竭,此刻老衲已將油盡燈枯,縱有九轉仙丹,也挽回不了性命,何必糟蹋長春丹則甚?”明亮大師一閃近前,執起無量上人右臂,一搭腕脈不禁皺眉。
驀然,謝雲岳挺身躍起,面上神光煥發,笑道:“恩師不必為師叔祖發愁,讓徒兒代勞,或能使師叔祖轉危為安。
” 明亮大師見他無恙自愈,聞言驚喜於色道:“你真能使師叔祖轉危為安么?” 謝雲岳尚未出言,無量上人苦笑一聲說道:“老衲壽逾百齡,孽重難償,偷生人生,又有何味,雲岳,你不必為老衲費神,只望你上體夭心,多種善果福因,老納冥下也可稍減罪愆。
”說著,又微微嘆息一聲道:“蝸牛角上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 傷感嗨嘆之情,雖然在是撒手塵寰頃刻之前,唯其是人,泯滅已久的與生具來的善良心性,不管是窮兇惡極,到得終了,也不禁流露出慚悔之念,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謝雲岳誠敬地說道:“醫乃仁術,弟子總不能見死不救。
” 無量上人深受感動,凝注了謝雲岳一眼,乾瘦無神的臉上現出慈樣的微笑道:“老衲真元已枯,你未必有此能力救我,但老納不能拂你一片好心,不過老納罪孽深重,你須替老衲積修十萬功德,能答允么?” 謝雲岳答道:“師叔祖有命,徒孫焉敢有違?” 無量上人道:“十萬功德未滿,切不可出手殺人,增添老衲罪孽,現在你可療治老納吧。
” 洞外朔風怒吼,澈骨奇寒,洞內溫暖如春,只見謝雲岳盤膝坐在無量上人身後,兩掌緊抵無量上人“命門穴”上,施展“菩提貝葉禪功”療傷。
明亮大師待立在側,眼中不禁泛出驚喜光芒。
三日之後,謝雲岳步下冰雪吼飛,峻拔穹蒼之插雲崖,向灌縣都江堰二王廟趕去。
謝雲岳心憂峨嵋之事,恨不得一步飛到二王廟中,瞧瞧矮方朔荊方盜得峨嵋掌門信符未曾?空自憂心火焚,日夜兼程,風餐露宿,得進灌縣時,已桂子飄香,中秋佳節。
夕陽殘照,都江堰右巨木參天之中,樓室金碧之二王廟前,矮方朔荊方及巧手崑崙齊鴻兩人負手峙立,若有所待。
巧手崑崙齊鴻忽地眼中吐出奇光,道:“荊老師,你瞧橋上走來的是否為謝少俠?” 矯方朔荊方凝目一望,見一瀟洒身形在安瀾鐵索橋上如飛走來,白眉一掀高聲道:“不是他,還能有誰?” 謝雲岳身形電疾,片刻就飛奔在二王廟前,一眼瞥見荊方、齊鴻二人,即道:“荊世伯、齊大俠,峨嵋之行怎麼樣了?” 矮方朔荊方眨眨眼微笑道:“賢侄心急無用,有道是急事緩辦,細流緊匯,水到渠成,賢侄風霜勞頓,入內再談吧。
”謝雲岳懷著一腔忐忑心情,走人二王廟內。
落坐已定,齊鴻目睹謝雲岳手把著茶蠱,目中閃出優郁之色,一付不安神態,遂笑道:“少俠,齊某與荊大俠幸不辱命,將峨嵋掌門信符偷來,趙、周、顧、傅四位姑娘已經先行離開峨嵋,是怕引起金頂上人疑心信符是四位姑娘竊去,是以待她們離去,再下手盜取。
” 說著將一雙袋形革囊交與謝雲岳,又說道:“內貯峨嵋掌門信符,少俠必須妥存,江羅二位姑娘仍待罪峨嵋,金頂上人定八月十八日舉行執法大典,尚有三日之期,少俠定可趕至,金頂上人迄今為止似未發覺令符被竊,不過曼因師太已知情,最好少俠……”說著把聲音壓低,細語了一陣,謝雲岳點頭不止,面色亦漸呈開朗。
矮方朔荊方眯著小眼,等齊鴻說完,倏地張開,撫髯呵呵笑道:“齊老師,依得老朽就讓他愁急半天,何必這快說出,誰叫他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又有晴咧。
人家柔情似水,百般溫順,他倒端起架子來,不但心如鐵堅,又來個臨陣脫逃。
” 謝雲岳不禁一臉通紅,尷尬笑道:“世伯斥責小侄乃是正理,何必繞著彎子,世拍可是認為小侄不堪造就么?” 荊方大笑道:“就是你現在成為武林曠世奇才,試想以世伯之尊尚須繞著彎子說話,不敢正面輕掃鋒芒。
” 謝雲岳紅著面囁嚅道:“世伯再說,小侄要汗顏無地了。
” 齊鴻立時介面道:“兩位請至內空,齊某備酒與謝少俠接風。
”荊方也就此揭過不提,三人進入內室。
第二日清晨,謝雲岳獨自前往峨嵋,與荊方齊鴻作別,衣袂飄飄而去。
西蜀六山,以峨嵋為最,其次為青城,再為錦屏、赤甲、白鹽,五為劍門關,六為巫山。
兩山相對為峨嵋,以象形得名,博物志以為牙門山,其脈自岷山綿延而來,突起為大峨,中峨,小峨三秀峰,三山相連,又名三峨。
大峨山岩洞重複,龕谷幽阻,登山之半須歷八十四盤,山徑如線者六十里,而後至於峰頂。
山中有石龕百十二,大洞十二,小洞二十八,以伏羲、女媧、鬼谷諸洞著稱於世,又有雷洞,時出雲雨,俗以為雷神所居。
峨嵋林木蒼翳,巒壑爭奇,尤以峨嵋十景,臉灸人口,天下之名堪為不虛。
金頂為峨嵋絕頂之一,雖較萬佛頂略低數十尺,但時人心目中仍認金頂為峨嵋之絕頂,終年雪海環繞,高與天齊,蒼狗變幻,魄麗絕倫,尤為奇觀。
八月十八清晨,金頂之上突然鐘聲繚繞響起,穿破雲浪銀堆,山谷鳴應。
峨嵋高下懸殊,氣溫迥異,四季具有,金頂之下,黃葉秋風,瑟瑟飄飛,與青松翠柏相映,秀麗中含有肅殺氣氛。
山徑中人影紛紛,飛步趨上金頂接引殿,只在雲海中倏隱倏現。
陽光穿破雲層,透隙望上射出一線,接引殿崇檐璃瓦,頓生瑰麗異彩,然而殿中聚集的眾人卻是容顏肅穆,面帶愁容,曼因師太霜鬢黑髮,鳳目之間不時閃出凌芒,面罩寒露,待立一旁的江瑤紅、羅湘梅兩女玉容慘淡,目睫微赤,顯然曾哭泣過。
姜宗耀、東方玉琨兩人屹立另廂殿角,神色之間也顯出極度不寧之色。
忽從人群中走出一清臞老僧,走至曼因師太面前,合十微笑說道:“稍時師妹切不可與掌門發生口角,恐益發鬧得不可收拾,愚兄必從容化解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