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嫣文微微一笑,右足後撤半步,身形一矮,劍尖朝上,由右往左,徐徐推出一劍,含著只守不攻之意。
這一招推出,劍變孔雀開屏,成一扇形級級推進,一經與陳元炯劍尖相觸,只聽得緊密一串金鐵交鳴之音,夾著火星萬點,便驀見陳元炯身形暴退。
陳元炯只覺顧嫣文劍身發出的潛力奇猛,心中不禁好勝心大起,飛快的又緊接著一招,用出八成真力,一至近身,突又振腕,霎眼間劍尖化成千點芒雨刺出。
姑娘哈哈一笑,劍尖柱地,借力拔起一文,劍尖朝上,又扇形推出一劍,這一接觸,陳元炯又被震得退後一步。
其後,無論陳元炯用何種身法快速出劍,無不立時被姑娘劍身發出的潛勁震退。
姑娘體會這“太極幻形劍”實具極大威力,這還是只守不攻,若這時攻他,取勝還不足輕而易舉,芳心大喜。
謝雲岳傲然的微笑,司馬仲明捻須驚嘆,九子母連環蟻元凱駭然色變,總之,在場各人表情互有不同。
轉眼,已是八招過去,陳元炯不禁臉色深沉,憂心如焚,自知十招以內,無法攻近敵身,再有兩招,便將出乖露醜,忖道:“這回真箇完了,完了。
”就在他第九招剛發未出之際,突見六七條黑影,疾如閃電凌空撲下,陳元炯及姑娘同時驚覺來人等身法奇快,均急後撤了一步。
九子母連環蟻元凱不由得驚叫一聲:“敖師伯…” 顧姑娘看清了那是四個鬚眉俱無的老者,頭童齒豁,清一色的黃葛長衫,四人形像各別,他們站在一列,由右數起第一個,是個陰陽臉,左頰紫紅面面疤,幾乎佔滿了整個左邊。
其次是個馬瞼,豆大鼠服與臉部全不相稱,第二個皺紋累累,最左一個和尚,面部密麻深陷,可都是雙目精光內蘊。
這四老者身後尚立定三個黑衣中年漢子,均系一臉精悍之色。
那九子母連環蟻元凱叫了一聲之後,便躍進當場,向四老者躬身行禮,陰陽臉老者微笑道:“蟻賢侄,令師好否?”繼雙目掃了一掃,又道:“你們為何發生爭執?” 蟻元凱垂手答道;“托師伯價福庇,家師甚好。
”又將他們比劍之事說了。
陰陽臉老者呵呵大笑道:“老朽數十年未曾下山,卻未料竟有這等小輩,敢自稱劍客,還鬧什麼排名之爭。
”隨著發出一聲長笑,其他三老者,面色冷冰冰,直似三具活死人。
陳元炯面色疾變怒容,司馬仲明忙蜇過謝雲岳身旁。
只聽那陰陽臉老者接著說:“風聞中原道上又出了一個怪手書生俞雲,搞得個腥風血雨,老朽遠房室侄傲化亦死在此人的手上,為此接獲激化之徒智空,及宮門二傑急求,我們這四個老不死的才再度下山……” 那蟻元凱介面稟道:“小侄也是為此受宮門二傑的邀請,日來手下偵騎四齣打探,迄今未明俞雲下落。
”謝雲岳暗暗冷笑不止,顧嫣文不禁轉而瞥了謝雲岳一眼。
陰陽臉老者大笑道:“饒他鬼魅行蹤,老朽神自如電,除非他已死了,沒有找他不出的。
”謝雲岳鼻間重重哼了一聲。
陰陽臉老者深深地望了他-眼,又道:“這事並不在急,且等老朽等趕至鎮風寺后,再作計議。
”說完,又望著謝雲岳顧嫣文兩人一笑道:“兩個娃兒,好俊的人品,你們如想稱雄武林。
可在一年後到高黎貢山鎖霧峰來找老朽好了。
”說完與同來六人,身形一掠,轉身就遠在數十丈外。
謝雲岳望著他們后影嘿嘿冷笑,司馬仲明見狀莫名其妙,笑道:“嚴老弟,這四人就是四十年前,在華山芙蓉峰四劍敗少林五僧,威震天下的高黎貢山四老,此後即隱居不出,現在為著怪手書生再度下山,眼看武林中又有一場大變。
”謝雲岳“哦”了一聲,連笑不語。
陳元炯那裡亦向顧嫣文笑道:“老弟劍術果然高明。
欽佩之極;老朽與司馬老師這場過節,沖著老弟就此算了,容再相見。
”說罷,飄然離去。
在謝雲岳與司馬仲明談話時,九子母連環蟻元凱等人已是走得無影無蹤。
司馬仲明四周瞥了一眼,皺眉笑道:“蟻無凱此人睚眥必報,現在雖見機離去,還望老弟梁孟小心暗算。
” 謝雲岳相謝了指教,便道:“此刻路上手靖,在下騾車較快,想先行一步,趕赴洛陽,他日有暇,必來開封晉謁。
” 司馬仲明有點依依惜別。
說道:“老弟梁孟一定要來的,老哥哥在鏢局恭候就是。
”謝雲岳見他稱呼自己老弟,感到一陣愧疚,先父舊友,怎能如此混淆,可是目前又不能說明,只得忍下,於是與顧嫣文步上騾車,含笑作別。
夕陽殘照,映起滿天流霞,寒風緊吹了,騾車如飛,往長治縣馳去。
龍門,在洛陽城市甘五里有闕塞山,兩山對峙若峙闕,伊水出其間,相傳為大禹治水時所鑿,一名伊闕,龍門為俗名,闕塞山東西綿亘,中斷為谷,西崖曰龍門,東曰香山,谷形斜開,上大下小,江面相距約半里,伊水從西南來,為山所束,萬馬奔騰,聲震山谷,遠遠望去,只見珠玉飛濺,水氣瀰漫,堪稱奇景,妙絕天下。
俗傳龍門天險,實在不是過分其詞,西崖逶迤蜿蜒,怪石嶙峋,怒崖筆立,奇樹插雲,藤蘿虯結,愈往西行,漸入萬山叢中,往往林蔭蔽日,不見天光,,毒蛇飛魯經常出沒。
這日,正是新正初五,早立過春了,可是闕塞山中,嗅不到一絲春天的氣息,峰頭積雪,在麗日照映下,瞻目欲化,樹木除了長青松柏外,其餘的均是-具枯桿兒,披著醜陋的外衣,在寒風中瑟瑟搖晃著,野草仍是萎黃黃的,不見一絲嫩芽茁出。
時而一陣狂風過處,卷得枯枝萎葉飛涌半空,不停地打旋旋,此外,鳥獸無聲,一切仍是嚴冬凜冽鏡像。
山道上,飛馳著兩位少年,清-色的玄緞皮袍,背上斜搭著一柄斑剝蒼古寶劍,頭減四楞氈帽,人皮面具掩面,打扮裝束都一模一樣,若不是其中一個身材較為纖細,還分不清孰彼孰此呢。
兩人都是一言不發,飛步急馳著,穿林越位,宛如星泄電射,行在一條山澗前停住。
這條山澗,澗面幾達兩丈,其實可以稱作小溪,蜿蜒曲折,澗水清澈見底,風過處,波紋粼粼。
其中一人不禁口中念道:“綠水本無憂,因風皺面,青山原不老,為雪白頭。
” 另一少年笑嗔道:“雲哥,你真是,還有興緻吟那對聯,此地澗水甚好,附近必有人家,我看,任七姑賊巢必不在遠。
”這兩少年正是怪手書生謝雲岳及顧嫣文姑娘。
謝雲岳沉吟一會,笑道:“我們沿著溪流方向走去,大概就在這十里方圓。
”抬頭望了望天色,時已將午刻,兩人順著澗邊馳去。
顧姑娘心情異常複雜,一種喜悅的情緒滲融著憂慮,似一杯黃連苦水和蜜糖在胸臆交匯,這滋味究竟怎樣,自己也無法分辨。
只因她患失之心作祟,她不知她苦命的娘親還在人世否,如此也怕被折磨得不成人形了。
倘或離開人世,這不是抱憾終天了嗎?想至此處,雙眸幾乎流出淚來。
謝雲岳隨在她身後,姑娘憂愁的心情,他無從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