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間浪子小說21部合集 - 第2630節

店伙“哦”了一聲道:“相公問的是這個嗎?十天前,有個老頭,穿著打扮像化子模樣攜著一個小童同來投店,老頭渾身全帶著傷,進得房去,便自倒在床上寒熱大作。
老頭摸出一包葯末,和水吞下,哪知這葯全不對路,非但不見功效,更形嚴重了,有時竟昏迷不醒。
小孩急了,跑在外面不知在哪裡找了一個面色薑黃的漢子來,那人看了一下,滿面憂急,又出外請來本地名醫黃百塘,說起黃百塘,稱作半仙,他診過的病,可說是藥到病除,活人無數。
” 店伙說著,翹了翹拇指,又往下說:“黃半仙來后,把了脈象,頭搖得撥浪鼓似的,說是老頭病入膏肓,無藥可救,最多可以拖個半月十天,連個藥方都不肯留下,診金也不要竟自離去。
店東聽說老頭要死在店中,那還了得,即求那面黃漢子將老頭搬離此間,經不起那黃面漢子再三說好話,他說老頭雖然病況沉重,卻不會立刻有危險,他本人即刻要趕往一地去討一味葯,服下即會病癒,於是丟下五十兩銀子,匆匆就走,臨行之際,嚴囑要等他回來,他這一去有五六天了,還未見返轉,看來老頭是凶多吉少。
” 謝雲岳眉頭一皺道:“店家,帶我去看看老頭,成么?” 店伙兩眼睜得銅錢般大,滿瞼疑惑之容,笑道:“怎麼,相公你還會看病嗎?真看不出,成。
”說著,大步地領頭走去,嘴裡說著:“這有什麼不成?”心裡可嘀咕著:“這位相公,敢情是有點神經,就算你有兩手,還會蓋過我們黃半仙嗎?” 前文不是說過明亮大師,是個學究天人的高僧么,醫道通神,要不然追魂判謝文臟腑均損豈能苟延十一年之久,自收謝雲岳為徒后,將醫道一股腦兒傳給了他,其後又把“軒轅真經”內面金針治病方法傳了,故謝雲岳雖未醫過人,對醫藥造詣卻甚高。
兩人來在病者門口,店伙敲了敲門,喚道:“小哥兒,請開門,有人來看病啦。
” 房門“呀”的聲開了一半,內面探出一個小孩兒頭來,小孩兒面相長得五官端正,神清目秀,眼圈有點紅腫,似是哭泣過,小孩兒望了望兩人一眼,便自問謝雲岳說道:“這位大叔能治病嗎?哎,看看也好,只是有勞大叔了,請進來吧。
” 謝雲岳暗忖:“這小孩兒吐屬倒是大人腔。
”便跨進房去,見老頭仰卧榻上,張口不停地喘息,靠榻桌上燃著一支紅燭,只剩下小半截,燭光黯淡,房內景物襯托得有點凄慘隱沉,老頭見有人來,吐出一絲微弱聲息道:“年青人,多謝你做前來看我,只是老朽這病,普通藥物已是不能奏效,恐怕枉費好心了。
”面上仍難掩住強傲神色。
謝雲岳傍著老人身側坐下,溫語安慰道:“老人家,你別著急,出門人總離不了病痛的,至於您這病雖然嚴重,還不至於到您所說的這個地步,在下還有把握能治。
” 那小童忙道:“真箇嗎,只要你大叔能治好我師父的病,我周麟先給你大叔磕三個響頭。
”說著就要跪下。
謝雲岳伸手攔住,笑道:“小兄弟,你別忙磕頭,不過你放心就是。
”於是執著燭光,俯身看了看老頭舌苔,便拿著老頭右手寸關尺處,閉目聚神扶脈,一會兒又扶左手,約莫一盞茶時,立起笑道:“脈象雖然散亂,但浮緊洪大,尚有可治,病因起自風邪,依在下猜測,老人家一定與人交過手,真力耗損過甚,而且是一路賓士,均未好好調攝,以致真氣泄散不能復聚,內熱散於臟腑,復加晚間受涼,被陰寒侵入,束其肌表,是以寒熱交作,同時誤服傷葯,將內傷積熱大半逼存經脈,還幸尚早,再過幾日,轉成傷寒,雖有靈丹妙藥也束手無策了。
” 老頭睜目道:“年青人,你全說對了,你有辦法么?” 謝雲岳見他病得這麼沉重,仍掩不住那份強傲之氣,不由好生欽佩,便自答道:“只要你老人家能挺得住痛苦,在下還能治得了。
” 老頭嘴角泛起一絲笑意,強聲說:“年青人你下手吧,我這老不死的自信些許點苦痛尚耐得住。
” 謝雲岳笑笑,也不再多說,在懷中取出一個精緻小錦盒來,掀開拈出九支金針,細如毛髮,長約四寸,請老頭俯卧著,將九支金針隔衣刺入后胸腹九處重穴,他這手法真高,金針粘在指間,筆也似直,一刺就入,那長可四寸的金針只剩下四五分露出衣面,不像普通針灸醫生要慢慢捻入才可推入,這須全憑指勁,也非有精湛內功不可。
只見老頭等金針刺人後,不禁呻吟出聲,悶聲道:“年輕人,現在全身酸麻得緊,酸尚好受,這麻的滋味卻不好受咧。
” 謝雲岳哈哈大笑道:“好受卻不能治好病,老人家您得多忍耐一點,等會兒金針一拔,你還得將真氣逼住,不使它流竄,否則真氣一泄散,又得多費一道手腳咧。
” 老頭答道:“這個我是知道,只是年輕人你在何處學來這門絕技,金針治病之法醫家及武林高手會者,尚不乏其人,老朽也略涉一二,要達到你這份功力的,卻難一見,據老朽所料,你老弟武學,也差不得哪裡去,是嗎?” 謝雲岳見他又改稱自己老弟,忙笑道:“武學之道,在下略步皮毛,未窺堂奧,深知老人家武林奇人,日後還請指點一二。
” 只聽老頭“嘿”了一聲,道:“老弟,那要請老朽指點嗎,那是當然,老朽輕不受人之德,即承治病,總有你好處就是。
” 謝雲岳強忍住笑,故作正色道:“老人家,在下醫病有三不治,你知道么?” 那老頭本來俯在榻上,埋首枕下,聽說不禁把頭仰了起來,道:“老弟台,你說話忒也奇怪,老朽怎麼會知道,這三不治,你且說說看。
” 謝雲岳不禁啞然失笑,自己這三不治,是謊言搪塞的,人家怎麼知道,因為病況愈沉重,金針置在體內時間應愈久,時候一長,不拿言語打破沉寂,病人有的搪不住,竟至昏厥過去,這也是謝雲岳天資聰慧,虛心研究心得來的在山上時,明亮大師也偶爾贊他這份小心推敲求證的迂勁咧。
當下謝雲岳笑道:“這三不治,第一是喪天害理,窮凶極惡之輩不治。
” 老頭嗯了聲道:“那個應當,不論在醫道方面而論,總不能見死不救吧?” 謝雲岳道:“在下又不是懸壺這生,這應另當別論。
” 老頭大聲道:“答得好,有理,第二咧?” 謝雲岳見他已能大聲說話,知真氣已順,風邪已被外力逼往臟腑間,心中一喜,道:“外貌良善,懷柔險詐之輩不治。
” 老頭說:“好,有理,這第三又是什麼?” 謝雲岳朗聲大笑說:“第三么,沒有好處的在下也不治。
” 老頭又是大聲嚷道:“哈,小夥子,你是拿準了我老人家身上有好處才治的,好哇,我老人家下次可要學乖了。
”此時在旁立著滿臉憂急的小孩兒周麟,也不禁笑了,這是幾天頭一次聽他師父大聲說笑。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