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義呵呵一笑道:“少爺今年已經十六歲了,也算得成了了,記得大爺十五歲那年,就跟老奴到金陵去,跨刀騎馬,大家都稱他一聲少鏢頭呢。
大娘若真不放心,由老奴陪著少爺去一趟淮南,你看如何?” 范大娘想了想,點點頭道:“既然老管家這麼說了,自然可行的了。
” 范子云大喜過望,說道:“娘,你答應了。
”事情就這樣決定,由老管家范義陪同范子云到淮南去。
從金牛村,到洪澤湖北的夏家堡路程本來也算不得太遠,但從前交通不便,橫跨兩個省份,自然算是出遠門了。
范大娘替兒子趕做了幾件新衣,籌措盤纏,足足忙了幾天,才算妥貼。
這天一早,范子云拜別母親,老管家范義背著包裹,腰插旱煙管,挺了挺已經彎了很久的腰,相偕踏出金牛村,踏上了走向江湖的第一步。
他們趕到舒城,買了兩匹牲口代步,循著大路往北進發。
范義雖然已有十多年沒出過門,但他終究是老江湖了,范子云有他同行照料,曉行夜宿,自是不在話下。
這天他們從蚌埠渡淮,在渡船上,范義指點遠處隱隱的青山,說道:“那是石門山,夏大爺的老家,就在石門山,他搬到洪澤湖去,還是十年前的事。
” 范子云道:“夏伯伯為什麼要搬到洪澤湖去呢?” 范義道:“也許夏大爺喜歡洪澤湖吧。
”說話之時,但聽一陣撲撲聲響,只見一隻灰鴿,從頭上飛過,往北岸投去。
范義抬頭望望灰鴿,說道:“一隻信鴿。
” 范子云問道:“什麼叫信鴿?” 范義道:“信鴿就是替人傳書的鴿子,老漢只是奇怪,它怎麼會從咱們頭上飛過?”渡過江,就在上岸之際,范義突覺有一團勁風,迎面射來,急忙伸手一撈,把它抄在手裡,覺得輕若無物,好像只是一個紙團,心中暗暗奇怪,低頭一看抄在手中的果然是一個紙團。
“此人打來紙團,用意何在?”心中想著,這就把紙團打了開來,只見紙上寫著:“前途有警,但爾主僕不可出手。
”這是示警。
范義急忙舉首四下一顧,但埠頭上渡河的人,你來我往,此時哪裡還想找得出來投擲紙團的人? 范子云看到范義臉色有異,不覺問道:“老管家,什麼事?” 范義本待不告訴他,但繼而一想,如果前途果然有警,少爺年輕喜事,萬一要搶著出手,自己如何攔阻,倒不如給他看了字條,讓他心裡先有個譜兒,心念這一轉,就隨手把字條遞過去,說道:“少爺請看。
” 范子云接過字條,看了一眼,說道:“這是誰寫的?” 范義道:“剛才有人擲過來的。
” 范子云問道:“他這是什麼意思?” 范義道:“他這是示警,好像前面會遇上事故,他要咱們不要插手。
” 范子云學了一身武功,從未試過,聽說前面可能會發生事故,不覺精神一振,問道:“老管家,你看會發生什麼事故呢?” 范義道:“這很難說,譬如打劫財物,或是尋仇比斗,唉,反正江湖勾當罷了。
” 范子云道:“如果遇上攔路打劫,殺人越貨,老管家,咱們也不插手么?” 范義道:“照江湖過節,人家事前已經打過招呼,咱們就不該插手過問了。
” 范子云道:“他在前途做傷天害理的事,咱們遇上了也不管么?” 范義道:“這也不是這樣說,縱然對方跟咱們打過招呼,但真要遇上傷天害理、國法難容的事兒,咱們自然不能袖手,但如果不關咱們的事,咱們儘管不出手,自然最好。
” 范子云道:“這人為什麼要擲紙團給你呢?” 范義道:“也許他已經看出咱們是會家子了。
” 兩人牽著牲口,邊說邊走,走了一段路,才相繼上馬,中午在臨淮關打了個尖,繼續上路,走了約摸七八里光景,這一帶地勢較僻,前不靠村,后不靠店,除了一片疏朗朗的松林,兩邊儘是一人高的蓬蒿。
范義坐在馬上,心裡已經有些嘀咕,那人說的“前途有警”,莫要就在這裡?心念方動,突聽草叢間起了一聲忽哨,立時有十幾條人影,從草叢中一躍而出。
這十幾個人,都以黑巾蒙面,只露出兩隻眼睛,各自手持兵刃,來勢洶洶的攔住了去路。
范義看得暗暗一怔,那人紙團示警,自己還以為他要自己兩人不用多管閑事,原來這批人竟是沖著自己兩人而來的。
只聽為首的那人冷冷喝道:“朋友,識相些,自己下馬來吧。
” 范義掃了這些人一眼,拱拱手問道:“諸位是哪一條道上的朋友?” 為首那人道:“你不用多說,先下馬來再說。
” 范義點點頭道:“好吧。
”一面回頭道:“少爺,咱們就下馬去,看他們說些什麼?”說話之時,暗暗朝范子云遞了一個眼色,意思是要他務必忍耐,不可魯莽。
主僕兩人,果然翻身下了馬背。
那為首的朝范子云揮揮手道:“你站開些……” 范子云道:“我為什麼要站開?” 為首的道:“因為這碼子事,和你無關,年紀輕輕,別白送了性命。
” 范子云道:“就憑你們幾個?”他年輕喜事,聽對方出言不遜,心中就忍不下去。
范義聽對方口氣,卻似沖著自己來的,心中不禁大奇,急忙一抬手道:“少爺,你就退後一步來,老漢想問問他們。
”范子云心中雖然不願意,但娘在出門之時,一再囑咐,路上都得聽老管家的,因此只好往後退了一步。
范義雖然已是近八十歲的人了,但他一向從不服老,武功不但從未擱下,這十年來,為了教小少爺的武功,他自己也精進了不少,對方雖然有十幾個人,自問還可以對付得下來。
尤其方才那個紙團,來得突兀,此人似乎是早已知道對方會在這裡埋伏下人,他要自己二人不可出手,必有用意。
老管家昔日行走江湖,經驗老到,心知其中必有緣故,他等少爺退下以後,立即跨上一步,朝為首那人抱抱拳道:“聽這位朋友的口氣,諸位好像是沖著老漢來的了?” 為首那人冷冷的道:“不錯,咱們要找的正是你老兒。
”他因自己這邊,共有十幾個人,自然不把范義放在眼裡,口氣也大大的不善。
范義奇道:“諸位沒找錯人?” 為首那人冷冷的道:“錯不了。
” 范義心中大感驚異,忍不住道:“那麼諸位倒說說看,老漢是誰?” 為首那人道:“你不是范義么?” 范義道:“不錯,老漢正是范義。
” 為首那人道:“這就是了。
” 他手中雁翎刀朝圍著范義的六七個人一揮,喝道:“大家上。
” 原來他們一共有十三個人,除了為首那人之外,有七個人圍在范義兩邊,另外五個人卻圍住了范子云,因為尚未動手,大家只是虎視眈眈的圍著沒動。
這情形十分明顯,他們把重點放在老管家的身上,對范子云,只是採取隔離形勢而已。
范義一聽他下令動手,不由心頭大怒.雙目一瞪,沉喝道:“慢點。
”他這一聲大喝,聲若洪鐘,十分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