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竹弦管又起,歌聲頓揚:“黃葉無風自落,秋雲不雨長陰,天若有情天亦老,搖搖幽恨難禁,惆悵舊歡如夢,覺來無處可尋。
” 寵亮大笑揚起道:“黛萍姑娘該罰,此歌更凄涼之極。
” 突然,鄰室氣氛一變,只聽大喝道:“王二,你又來嚕嗦則甚?”但聽王二低聲下氣,委婉陳詞。
一個巨掌擊桌,叭的一聲大震,冷笑道:“何物周顯達,滿身臭銅氣,竟能在翠華院中頤指氣使,大爺不信他有三頭六臂。
”王二聞言不禁色變。
門外突掀簾闖入一個紫醬蟹臉長衫老者,年約五旬上下,目中神光電射,冷笑道:“那一位是周顯達。
”氣勢虎虎,似擇人而噬。
接著門外又走進三人,其中一人正是燕飄萍,一眼瞥見中年儒生,忙道:“韓師叔,都是自己人。
”急趨向中年儒生笑道:“閔兄,真是人生何處不相逢,京師一別,倏已三載,令尊令堂可好。
” 中年儒生莞爾一笑道:“好說,託庇軀體康健。
” 燕飄萍向蟹臉老者笑道:“師叔,這是閔解元,京師舊識,好客輕仗,有孟嘗之風,雖他不擅武功,但雅愛結交江湖朋友,小侄數次仗他解救困厄。
” 中年儒生正是奚鳳嘯,從燕飄萍口知此人姓韓名蔚廷,武當名宿乃掌門人師弟,一身武學已臻化境,為人不羈,性喜狎玩,但性情最暴烈易怒,卻在不動怒時又極平易和善,詼諧有趣。
接著香風一閃,門外婀娜走入一個天香國色的麗人,瓜子臉龐、眉若遠山,秋水雙眸,瓏鼻櫻唇,膚白如玉,穿著—襲杏黃色衣裙,更顯得姿容絕麗,沉魚落雁。
奚鳳嘯暗詫道:“色欄院怎有此絕色。
”不言而知是翠華院花魁黛萍姑娘。
更奇的是黛萍姑娘不帶半點輕佻妖治,神似大家風範,出污泥而不染,尤其難得。
燕飄萍與奚鳳嘯比鄰而坐,低聲道:“注意韓蔚廷。
” 奚鳳嘯聞言就知燕飄萍已心疑韓蔚廷必是森羅宮爪牙,暗暗點頭。
因他為治療陸驥傷勢,耗費相當時日,而獨目天尊蘇琮卻不能不返轉森羅宮,龐鎮寰密詣僅傳令各地分舵,但龐鎮寰行事極為詭秘,分舵所在地連森羅宮職司壇主堂主均不知情,自然潛伏在各大門派卧底之人更不知情了,所以,一俟陸驥傷愈,即匆匆趕來。
當然,龐鎮寰自有海底名冊,無疑的藏於秘處,他臨行之時,嚴命蘇琮搜尋海底名冊,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此刻,黛萍姑娘找來姐妹四人,猜酒行令,一會兒之間,滿室生春,洋溢戶外。
黛萍姑娘忽向奚鳳嘯嫣然—笑,鶯聲道:“閔大官人,賤妾耳聞閔大官人書畫稱絕,可否……” 言猶未了,周顯達已白哈哈大笑道:“一夕之歡,何求不得,看來閔老弟是難以拒絕了。
” 黛萍姑娘聞言陡地緋紅雙靨,羞不自勝,低垂螓首,纖指撥弄羅帶,嗔道:“周老爺子,怎麼取笑賤妾。
” 燕飄萍道:“黛萍姑娘守身如玉,難道閔解元人中龍風,竟不值一顧么?”眾姐妹吃吃竊笑,黛萍愈列嬌羞低首。
奚鳳嘯微微一笑,緩緩離座走向席旁書案,磨墨濡毫。
黛萍與芙蓉展開宣箋,奚鳳嘯揮毫書下一闕“浪淘沙”詞並一付聯仗,文詞並茂,筆力遒勁字追魏碑,不禁相顧讚美。
鴇兒趁機入求墨寶,奚鳳嘯慨然應允,笑道:“在下但求懸於中堂,姿添色不少。
”即席書就一聯,亦諧亦庄,云:“小住亦佳,得小住,便小住。
如何是好,要如何,便如何。
”眾人不禁捧腹大笑。
黛萍諸女靨泛紅暈,低啐了聲,嫵媚一笑。
眾人又再入席,殷殷勸酒,不覺月上中天,均呈醉意,忽見王二匆匆奔入,附著韓蔚廷右耳低聲道:“洛陽武師萬呈詳求韓老爺。
” 韓蔚遷雙眉濃皺道:“他無端結怨,樹一強敵,相求老朽助拳,老朽業已拒絕,怎麼又來糾纏。
”說著離座立起,拱了拱手道:“老朽去去就來,暫時失陪。
”說著與王二出室而去。
燕飄萍忙向奚鳳嘯使一眼色,奚鳳嘯故作驚訝道:“萬呈祥么?在下與他有舊,萍水故人過,相得樂何如。
”說時亦轉身步出屋外而去。
韓蔚遷疾掠出門首,即見一人低喝道:“請隨我來。
”這人陡的拔上屋面,韓蔚遷如影隨形跟去,兩人身似淡煙般,眨眼身影如豆。
卻不料另有一條黑影身法快極,超越兩人之前,一晃而隱。
兩人先後到達城垣上,月色光茫下映著那人是一矮小面目陰冷的老者,道:“老朽曾到韓兄府上,聞知韓兄在谷城翠華院中留連忘返,是以老朽急急找來。
” 韓蔚遷面色一變道:“柳堂主是否奉總瓢把子之命而來。
” “正是。
”老者答道:“總瓢把子命韓兄接掌武當。
” 韓蔚廷大驚失色道:“武當玄門正宗,例不傳俗家弟子。
” “總瓢把子令出如山,決無更改之理。
”說著授以一封火漆密緘,道:“依計行事,水到渠成。
” 韓蔚廷臉色凝肅,拆開密緘就著月色之下詳閱,不由臉色大變,搖首道:“三日前若依計行事,掌門之位必可順理成章取得,但如今情勢在變。
” “什麼?”老者疑道:“總瓢把子算無遺策,料事如神,除非走漏風聲……” “且慢。
”韓蔚廷似悟出其中大有蹊蹺,冷笑道:“前日清晨,掌門人忽宣稱閉關潛修一宗武功,命十三劍手守護紫竹軒,非召莫入,難怪燕飄萍這兩日緊纏著韓某不離,莫非森羅宮內藏有姦細不成?顯然掌門人得知風聲弄此玄虛?” 柳姓老者心神一震,道:“倘如韓兄所測,那燕飄萍定暗躡而來。
”韓蔚廷暗覺有理,四顧一望,只見月色凄迷下,蟲聲唧唧,並無絲毫可疑跡象,忖道:“是我推想錯了么?” 柳姓老者道:“老朽要趕往嵩山,轉回時順祝韓兄接掌武當十四代掌門之尊,韓兄速回翠華院,免人起疑心。
” 韓蔚廷拱了拱手道:“柳堂主珍重。
”兩臂一振,衝天拔起,落幾五丈外屋面上。
柳姓老者正待離去之際,耳邊忽生起一個低沉的冷笑,不禁魂飛膽落,只覺右肋一麻立即昏迷倒地。
韓蔚廷返轉翠華院,只見燕飄萍正摟著一名叫梨芳的女子,醉眼模糊,緊偎著腮,胡哼小調,不禁一怔,沉聲道:“燕師侄,速隨老朽趕返武當,遲則無及。
” 燕飄萍一聞此言,嚇得酒醒了大半,推開梨芳一躍而起,道:“師叔這是何意?” 韓蔚廷厲聲道:“森羅宮主者已遣出高手多人,日內即將攻山,你我如不趕回稟明掌門戒備應敵,武當恐遭屠戮。
”燕飄萍駭然變色,道聲失陪,偕著韓蔚廷離去。
武當山靜謐清幽,唯聞悅耳松濤,繚繞鐘聲,舉山不見一個道侶,跡像似異乎尋常。
紫竹軒外守護著十三名劍手,按十三奇門之數橫劍站在碗大實心方干紫竹林內,面色凝肅,眼色各異。
這十三名劍於年歲約在二十四五歲,均經過掌門人梢心挑選根骨上乘者傳以武當絕學,個個太陽穴隆起,目光如電,一望而知武功已臻化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