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中突掠出周錦濤,劍尖一震,喝道:“上官相,你登門欺人,夜郎自大,我倒要見識……” 話尚未了,張曉瀾搶口接道:“周少俠稍安勿燥,張某還有話說。
”周錦濤鼻中低哼了聲,躍身退下。
張曉瀾目光瞪著上官相笑道:“上官令主尋仇索人,乃江湖怨冤相報,本屬常有之事,為何遣人屠戳敝堡弟兄,擄去犬子。
” 老龍神上官相聞言一笑,道:“堡主不要信口雌黃,含血噴人,老朽雖身列黑道,但也不屑做出如此卑鄙無行之事,不過老朽派來之人,命他們潛入五行樓則有之。
”泰然自若,答話輕鬆。
張曉瀾厲聲道:“那郎壽山不是你派來的么?挾我犬子,形同梟獍……” 上官相哈哈大笑道:“郎壽山並非老朽手下,堡主請將其中詳情說出。
”張曉瀾便將追蹤郎壽山經過回堡后一一詳說。
上官相嘆息道:“老朽為事所誤,一步來遲,致遭此失,梅六看來是真的離堡他去了,雙腿已復,誠不可思議,郎壽山已死無對證,不過他絕非老朽手下。
” 張曉瀾暗道:“看上官相神情似非虛假,但郎壽山是何來歷?” 上官相眼中兩道神光突然猛熾,正色道:“如老朽臆測不差,殺死郎壽山的少年大有可疑,手持利劍無疑是老朽的那口湛盧劍。
” 周錦濤大喝道:“老賊血口噴人,湛盧劍春秋神物,武林奇珍,理應佩戴身旁,寸步不離,怎會落在他人手中。
” 老龍神上官相目中神光如挾霜刃注視了周錦濤一眼,沉聲道:“此非你所知,湛盧劍是老朽借與師弟鄒槐防身之物,鄒槐顯然喪命在梅六手中,屍橫地穴石室,試想梅六得劍豈能贈與不知來歷少年,更謊言誘張堡主趕回堡中相晤一見,待堡主轉回時梅六已悄然遁離,那少年又至今迄未回堡,種種跡象不待老朽說明巳知過半了。
” 張曉瀾心中猛然警惕,暗道:“此言委實不錯。
”心頭隨地為一片暗雲所籠罩,對奚鳳嘯不禁痛恨切骨。
只聽上官相道:“老朽意欲前往五行樓查明梅六去跡,不知可否應允。
”語意雖委婉,但聲寒音沉,勢在必行。
張曉瀾忙道:“自然可以,請。
”兩人並肩疾行了三步,張曉瀾道:“張某還有一事忘懷告知上官令主,梅六臨行之前留有一函,內有一句說是此去壺口,又是一番腥風血雨。
” 上官相只覺心神大震,道:“留函何在?借老朽一閱。
” 張曉瀾道:“為張某燒去,殘燼在石室內。
”上官機面色大變,雙肩一抖,逕身大廳走去。
陶慶奎與周錦濤面面相覷,隨著張曉瀾身後步入大廳。
陶慶奎道:“賢弟如此懷疑奚少俠,豈不令愚兄寒心,難道愚兄無察人之明么?” 張曉瀾轉面微笑道:“上官相之言焉能盡信,但豈能無疑,不過小弟為著犬子生死不明及梅六不告而去,有禍在眉睫預感,是以真憂心不已。
” 天色方曙,一個庄了模樣疾奔入廳道:“察堡主,奚少俠負傷回堡,並未救回少堡主。
”只見奚鳳嘯步履不穩走進大廳,一件長衫殘破支離,手臂肩股等處血漬未乾。
面色慘白無神,髮絲凌亂,似經過一場極艱危的激戰。
張曉瀾急急迎著,面露歉疚之容,道:“連累少俠,老朽內心難安。
” 奚風嘯定了定神,抱拳說道:“在下有負重託,惶悚無地自容。
” 張曉瀾道:“小兒性命授之於天,老朽亦已看破,少俠不必介懷,讓它去吧!不知少伙相遇何人。
” “五名蒙面老人。
”奚鳳嘯長嘆一聲道:“他們武功卓絕,在下如非仗著湛盧劍鋒利無比,早就血染黃沙了。
” 周錦濤道:“賢弟何來這口湛盧寶劍?” 奚鳳嘯答道:“小弟在五行樓下眼見三條黑影迅疾無倫躍登破窗而入,僅在下面窺聽動靜,只聽樓內風聲龍銳,金鐵交擊,喝叱之聲不絕於耳,良久,兩聲慘嚎傳出,另一人高聲喝罵,但激搏已止,之後便寂靜如死,小弟見半晌不聞動靜,一時好奇,飛身登樓,尚未跨入,一個須鼎如銀背劍老者已疚掠而出,問小弟是何人,堡主何在?小弟據實答覆,老者本欲面見堡主,不知為何改變心意,仰首出聲長嘆道:“老朽何能又涉身恩怨,飛蛾撲火自焚身。
”遂摘下長劍舉以相贈小弟,並說明此劍來歷,托小弟尋回堡主。
” 張曉瀾道:“老朽返轉堡中,那武林異人業已悄然離去。
”神色黯然。
突然.廳外又奔入一個堡丁,歡愉滿面道:“小堡主已安然返回。
” 張曉瀾不禁大喜道:“是何人送回的。
” “家住十五裡外一個老漁人。
”只見一個堡丁引著體裁矮小,年在六旬開外的漁翁老人,張曉瀾六齡愛子伏在漁翁背上恬靜熟睡著。
這漁翁乃身無武功凡俗之輩,僅說他受一老嫗之託護送小堡主到此,老嫗已賜他銀兩,不敢希冀重酬,解下小堡主交與張曉瀾后,立即告辭。
張曉瀾懇留不獲,只問明老嫗形象穿著后,命家人酬以二百兩銀子,親自送出堡門。
百臂神叉張曉瀾匆匆返入廳內,道:“小弟已命廚下送上一席酒筵,為小兒重生致慶,並賀奚少俠獲此武林奇珍。
” 奚鳳嘯道:“在下愧不敢領。
” 廳外四個大漢疾趨而入,將桌面收拾好,三人川流不息送茶,一個黑衣大漢捧著一把灑壺,一一斟酒於杯中。
張曉瀾笑容滿面推請諸人就座,陶璇珠已由內院走入大廳,神情憂鬱。
周錦濤見陶璇珠神色大感詫異,酒筵之間不便詢問,只目注著陶璇珠。
陶璇珠自知神態有點失色,不禁嫣然一笑,遙向奚鳳嘯周錦濤兩中間就座。
張曉瀾捧著酒杯立起笑道:“這杯水酒不值敬意,還望諸位乾杯。
”眾人立起舉杯就唇。
突然,陶璇珠忽道:“爹,女兒頭暈。
”說時,一個嬌軀往奚鳳嘯懷中倒去。
奚鳳嘯猝不及防,手中酒杯被撞出手外,叭噠墜地,跌了個粉碎,酒蔽傾潑地面,竟迸射火光,冒起一蓬青煙,張曉瀾面色大變。
奚鳳嘯大怒,冷笑道:“不料堡主竟是個偽善良善,人面獸心武林邪惡。
”推開陶璇珠,拂袖穿出廳外,幾個起落,縱身翻越堡牆,如飛離去。
奚鳳嘯滿懷憤怒,疾向正東奔去,只覺江湖中盡多外貌偽君子,內心險詐之輩,不禁腦中泛起何湘君情形,款款深情,殷殷相囑,一一映入眼帘。
他不由長嘆一聲道:“人生得一知己,雖死何憾。
” 一頓飯光景過去,到得歐陽翠英姐妹指定約會之處,只見是一座庵堂,四面翠竹圍繞,綠映眉宇,篁韻如簧,清幽恬靜。
奚鳳嘯步入竹林小徑,一座尼庵已現入眼帘,粉牆刷得雪白,只墨書一個大“佛”字。
庵門側刻有一聯:“翠竹黃化群沾化雨,長松細草普蔭慈雲。
” 兩扇門緊合著,奚鳳嘯擊指敲門,敲了一陣,只覺內面久無動靜,心中一怔,試用手一推。
“呀”的一聲悠悠向內晃開,現在眼前的赫然兩具無頭女屍,衣著正是歐陽翠英姐妹一般,雖然不見面目,但身裁嬌俏,膚白招脂,十指纖纖,不是她們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