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谷老人道:“不錯,據報七星劍主和他手下二號,去年年底,已被對方識破,二號當場被他們格殺,七星劍主負傷被擒,自震心脈而死,對方將計就計,由他們手下賊黨,假冒了七星劍主之名,他們在船上遇七星劍主,即是假冒之人。
” 石中英詫異的道:“但他不會是賊人一黨,這次龍門幫之行,若是沒有他相助,決沒有如此順利。
” 狄谷老人道:“這個為師知道,但此人是誰,咱們必須查清楚,因為他知道咱們很多秘密。
” 石中英道:“師父,你老人家大概還不知道,藍老前輩等人,可能全落人賊人手中了。
” 狄谷老人身軀一震,失聲道,“什麼?你說藍兄他們,全已落入賊人手中了?” 石中英應聲“是”,接著就把自己和藍純青,高翔生等人,由龍門幫出發,就分作幾撥,趕來了石家莊,當時定下了計策,是由八卦掌門人高翔生、嶗山風雲子趙玄機,在午牌時光到達,藍純青假扮石盟主,和百步神拳鄧錫侯,相繼趕到。
他門是裝作由龍門幫脫險歸來的賊黨,故而抵達略有先後,自己和左月嬌限黃昏到達庄外,守在石家莊前門,七星劍主手下第二號穿雲鏢沈長吉負責守在後山出路。
狄谷老人一手持須,微微點頭。
石中英接下去,把自己和左月嬌黃昏趕到石家莊,不見庄中動靜,入庄之後,發現書房有打鬥痕迹,自己如何又在後院發現白粉記號,在後山發現穿雲飛鏢沈長吉身中重手法而死,自己如何在山中追逐了半天,便再山找不到白粉標誌等,等自己趕回石家莊,左月嬌也已失蹤,如何在她房中,發現一支裹著一塊布條的竹箭。
狄谷老人問道:“那支竹箭,你可曾帶在身上?” 石中英道:“就在弟子身上。
”當下就從懷中取出竹箭,雙手呈上。
狄谷老人目光一注,不禁微微變色。
石中英問道:“師父可知此箭來歷么?” 狄谷老人沉吟道:“等為師想一想,哈,你再說下去。
” 石中英接著把自己又如何在石家莊內仔細搜索,仍毫無線索,於是想到了離庄三里的“石家大街”。
那時天色已經大亮,自己趕到街上,就在一家麵館門口,又發現了一個白粉記號。
自己就在店中遇上青衫文士,當時麵館之中,食客不少,只有他一人較為可疑,這就一路跟蹤著下來。
狄谷老人皺皺眉,問道:“後來如何?”石中英就把剛才和青衫文士結為忘年兄弟之事,詳細說了一遍,一面取出兩顆“坎離丹”,和盤擒劍來,一併送請師父過目。
狄谷老人持須笑道:“孩子,這是你天大造化,但也夠險,老煞星一生好惡不可以常理忖度,你跟蹤他四百里,要不是他在麵館里,早已和你一見投緣,你只要跟三步,說不定早就要了你的這條小命。
” 石中英道:“但弟子覺得了大哥雖是殺名滿天下,其實他卻是個好人。
” 狄谷老人蕪爾笑道:“他給了你這許多好處,你自然說他好了。
”一面取起“坎離丹”,在鼻孔上聞了聞,點頭道:“孩子,你的造化真是不錯,這是他們火龍門,百年來唯一修合成功的“坎離丹”,補先天真氣,調後天水火,功能卻病延年,輕身明目,一顆足以抵得練武之人十數年修為,武林中人,夢寐難求的無上珍品,他出手就送你三顆,足見對你是特別垂青了。
” 石中英道:“師父,“坎離丹”既有這許多好處,弟子已經服過一顆了,你老人家也服一顆吧。
” 狄谷老人含笑道:“徒兒有這片孝心,為師已經很高興了,這是你丁大哥送給你的,他說的不錯有此三粒“坎離丹”,可以助你練成“逆天玄功”,到達十二成火候,為師苦練虔修了快五十年,直到十年前,才練到十二成火候。
” “因為“逆天玄功”要練到十二成火侯,才能順逆由心,由逆轉順,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本門很多前輩,練了一輩子,也無法臻入順流,也就不能達上乘境界,這對你來說,是十分重要之事,為師如今已經用不著它了。
”說到這裡,看了盤璃劍一眼,說道:“盤璃劍斬金切玉,確是一柄武林中難得一見的寶刃,也是老煞星昔年隨身之物,只是……”忽然住口不說。
石中英道:“師父,你老人家怎麼不說下去呢?” 狄谷老人道:“非到必要時,還要少使此劍的好。
” 石中英奇道:“那是為什麼呢?” 狄谷老人徐徐說道:“因為此劍鋒芒太露,殺氣太重。
”這兩句話,說的很含蓄。
但師父對徒弟,有時候也不能說的太明顯。
三昧真君丁無病,自己認為三十年前,就已沒有敵人,這話自然沒錯,和他為敵的人,全已死在他手下了,敵人雖死,敵人還有親友。
子女、門人,他門雖然奈何不得三昧真君,但敵人還是存在的。
煞星大了,不可能沒有仇人,他們對付不了三昧真君;但看到盤蛔劍在你身上,豈肯輕易放過?做師父的自然不可拿這話對徒弟明說,何況三昧真君既把此劍送給了徒兒,總不能叫徒弟把它丟掉。
石中英聽了卻不以為然,師父說的“鋒芒太露,殺氣太重”,豈不太抽像了?使人摸不著透際。
這就抬目問道:“師父說的鋒芒太露,殺氣太重,又作何解釋呢?” 狄谷老人持須笑道:“因為此劍極為鋒利,普遍刀劍,一接就會被它削折,你如果稍為收手不及,對方就非死即傷不可,行走江湖,冤家宜解不可結,所以你今後要謹記為師的話,非到萬不得已,能不用此劍,總是不用的好。
”說著把兩粒“坎離丹”和盤嫡劍一起交還給石中英。
石中英雙手接過,肅然道:“弟子自當謹記。
”接著抬目道:“師父,這支竹箭呢?你老人家是否知道它的來歷?” 狄谷老人沉吟道:“這支竹箭,是苗疆常見的丟手箭,並不為奇,至於這箭桿上刻的這個鬼,極似傳說中潛伏湘黔交界,一處深山中的一個邪教的標記,只是……” 石中英道:“師父,你老人家怎麼又不說了呢?” 狄谷老人遲疑了一下,才道:“這是數十年以前,為師有一位師叔,到過苗疆,據說那裡盛行一種邪教,叫做鬼母教,就以鬼母的臉譜,作為他們的標記,閻族之人,俱奉鬼母,而且不分男女,個個精通武功,但他們歷代相傳,有一條禁律,就是嚴禁教下弟子外出,如果觸犯禁條,就會受到極嚴厲的處分。
” 石中英道:“那是外人也不能進去的了?” 狄谷老人道:“那倒不然,他們不但不禁外人入山,而且還極喜和漢人交易,只要不觸他們禁忌,可以通行無阻,當年我那師叔也是少年好奇,不知如何觸犯他門禁忌,回來之時,患了極重病症,極似蠱毒,經先師悉心調治,拖了三個月,依然不治而死,那時為師年紀還小,在師叔病塌上,見到過一方玉佩,刻的鬼臉,和這箭上臉譜,極為相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