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誰相信他居然身兼兩家之長,不但從小練會武功門的武學,連白鶴門的拳掌劍法,也已練得相當熟了。
只是限於年齡,內功只有三成火候光景,但松陽子已經甚是滿意,把他視作練武的奇才,認為將來一定可以光大門戶。
丁少秋這幾天很想家,三年來,他沒有回去過一次,爺爺曾經說過,送自己到白鶴觀拜師學藝,滿了三年就可以回家的。
自己是三年前四月初一那天上白鶴觀來的,到今天已經是四月半了,半個月過去了,爺爺沒有來,連福老爹也沒有來接自己。
這半個月他天天都盼著爺爺、福老爹來接自己,最使他想念的還是伯母了,從小像慈母一樣,把自己扶養長大。
記得自己上山來的前一天,伯母還把自己摟在懷裡,流著淚囑咐自己。
想起伯母,也就想起娘。
從自己懂事起,就沒見過娘,還有爹。
自己不只一次問過伯母,也問過爺爺,所得的答覆是爹和娘出門在外,爹在北方一家鏢局當總鏢頭,娘跟爹一起住在北方,很少回來,所以把自己送回來,是讓自己來跟爺爺作伴的。
這話他自然相信,伯父就在南昌鏢局裡,離家最近了,還不是一年難得回來一次。
他一個人坐在白鶴峰頂一方大石上,仰望著疏朗朗的松樹,和銀盤似的月亮,怔怔出神。
天風徐來,吹在身上,有點涼颼颼的感覺。
丁少秋不覺站起身來,從身邊抽出長劍,正身納氣,擺開架勢,練起“白鶴劍法”來。
這趟劍法,他已經練了一年,劍法展開,指東划西,劍光連閃,一柄劍使得嘶嘶有聲,剛使到“畫龍點睛”,左手劍訣齊眉,右手劍朝右前方斜點出去。
忽聽有人嗤的笑出聲來,說道:“這是畫龍點睛?”丁少秋聽得一怔,急忙收勢,回頭看去,只見離自己身後不遠,站著一個身穿灰佈道袍的枯瘦老道人,這老道人一臉病容,又黃又瘦,連兩個眼眶也凹了下去,右手握著一柄灰白色的木柄拂塵,含笑望著自己。
丁少秋不期又是一怔,說道:“老道長也是白鶴觀的人吧,在下怎麼從沒見過你老?” 枯瘦老道微笑道:“老道並不住在白鶴觀,哦,小施主是白鶴觀的弟子?方才練的那是“白鶴劍法”了?但這招“畫龍點睛”並不是這樣練法的。
” 丁少秋聽他說不是白鶴觀的人,那麼怎麼會知道“白鶴劍法”“畫龍點睛”不是這樣練的呢?師父明明教自己這樣練的。
心中想著,一面說道:“那麼依道長說,該怎樣練法呢?” 枯瘦老道“哈”的笑出聲來道:“看來老道和小施主果然有緣,來,小施主把才才練的這招“畫龍點睛”再練一遍給老道看看。
”丁少秋不相信自己練錯了,依言左手劍訣上揚齊眉斜指,右手長劍朝前方點出。
枯瘦老道叫道:“好,小施主就這樣站著別動。
”隨著話聲走到丁少秋身邊,右手在丁少秋肩頭輕輕捏了一把,說道:“使這招劍法之際,你心裡就想著把全身勁聚集在這裡。
”他手捏的是“肩髁穴”,接著順勢從肩頭朝手臂一路捏了下去,隨著說道:“再把勁氣運到手臂、手腕,從這裡透到劍身,這時劍尖要點得輕,朝前射出,對了,就是這樣。
” 丁少秋只覺他手指輕輕捏動,果然有一股熱氣從“肩髁”、“五里”、“肘膠”、“曲池”、“合骨”、“商陽”傳到劍身,“嘶”的一聲,從劍尖直射出去。
這一情形,自己練劍一年,從未有過,心中不禁大奇。
枯瘦老道沒待他開口,笑了笑問道:“小施主記住了?”丁少秋點點頭。
枯瘦老道又道:“你練過白鶴掌法嗎?” 丁少秋道:“練過。
” 枯瘦老道點頭道:“好,你練一遍給老道看看。
”他好像有意考考丁少秋的武功,丁少秋聽了他的話,也好像非練給他看不可,於是放下長劍,拉開架勢,把一套“白鶴掌法”從頭練起,一直練到第十七式“鶴舞空庭”。
枯瘦老道口中叫了聲:“停,你就這樣停著。
”他又走到丁少秋身邊,說道:“這一式“鶴舞空庭”,你左手朝外揚起的時候,要使得渾然輕揚,意在引敵,右手前劈,就要氣蘊掌心,直到劈出之時,才能吐勁,你師父大概沒有給你詳細說,哈,光是這一招,就夠你練上十年……”說到這裡,接著又道:“小施主,今晚咱們在這裡遇上,總是有緣,咱們坐下來,老道慢慢的解釋給你聽。
”丁少秋跟著他走到大石上坐下。
枯瘦老道果然不嫌其詳,給丁少秋解說左手要如何使用“引”字決,右手要如何使用“劈”字訣,解釋了好一會工夫,才算解說情楚。
丁少秋聽得暗暗驚奇,“白鶴掌法”共有七十二式之多,光是這一式“鶴舞空庭”,就有如此精要之處,自己果然從沒聽師父說過,自然牢牢記在心裡。
枯瘦老道看他聽得十分用心,大為高興,拍拍丁少秋肩膀,笑道:“好了,小施主莫要小覷了這兩式手法,好自為之。
”他站起身就走。
丁少秋看他指點自己招式,如此熱心,還給自己講解了半天,自己竟然連人家道號都沒請教,這就慌忙跟著站起,叫道:“老道長……”那知就在這轉眼之間,那裡還有枯瘦老道人的影子?心中覺得大奇,再運目四顧,山頂上總共也只有十來畝方圓,除了十幾棵老松,吟聲細細,此時月光在天,照得甚是清澈,那有老道人的蹤影,心想:“這老道長好快的身法,不知他是什麼人?”當下提著長劍,迴轉觀中。
他的房間是在觀主室左首,兩間較小的靜室之中,那是松陽子因他年紀還小,便於照顧,另外一間是伺候觀主的小道童清風的卧室。
丁少秋回到房中,放下長劍,就脫下長衫,在床上坐好,運功調息。
一晚過去,第二天清晨,丁少秋盥洗完畢,吃過早餐,本來是他練拳的時候,但他因昨晚遇上枯瘦老道,要向師父稟報,就匆匆朝觀主室行來。
剛走到門口,看到清風從師父靜室中走出,這就迎著低聲問道:“師弟,師父起來了嗎?” 清風點點頭,還沒開口,只聽師父的聲音問道:“少秋,你有事嗎?”丁少秋慌忙應了聲“是”。
松陽子道:“好,你進來。
”丁少秋跨進靜室,只見師父盤膝坐在雲床之上,急忙趨上幾步,走到榻前,恭敬的叫了聲:“師父。
” 松陽子目光一抬,藹然問道:“你有什麼事?” 丁少秋垂著手道:“弟子正有一件事要向師父稟報。
” 松陽子頷首晤了一聲道:“你說。
” 丁少秋道:“昨晚弟子一個人在山頂上練劍,遇上一位老道長……” 松陽子問道:“是怎樣一個人?” 丁少秋道:“那老道長一臉病容,生得又黃又瘦,身上穿一件灰佈道袍,右手還拿著一柄白色拂塵,先前弟子並沒有看到他,正當弟子練至“畫龍點睛”。
忽然有人笑著說:“這是畫龍點睛嗎?”弟子回過身去,才看到他站在弟子身後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