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間浪子小說21部合集 - 第1059節

平半山連忙搖手道:“貧道不成,敖老哥統率長江上下游數萬幫,指揮若定,這件事由敖老哥擔任主帥,是適當不過的人選了。
” 華山元真子和衡山南雲子同聲附和道:“不錯,此事非敖道兄不可。
” 東海龍王道:“兄弟統率的只是江湖幫眾,今天在這裡的都是一門一派之主,這個兄弟只怕擔當不起……” 平半山道:“你老哥平日豪氣干雲,今日之戰,關係正邪存亡,你老哥擔當不起也要擔當起來才是。
” 至善大師道:“平道兄說得極是,對方有束無忌指揮,他外號小諸葛,善用謀略,咱們這裡除了你敖老施主,沒有人有臨敵經驗,你不可推辭了。
” 齊漱雲笑道:“咱們全體公舉敖道兄為總指揮,願意服從軍令。
” 劉寄禪道:“你就把咱們當作龍門幫的兄弟看待就好,從這時候起,咱們就不再是掌門人,總可以了吧?” 東海龍王眼看十三個門派掌門人都推自己擔任總指揮,一時雄心勃發,呵呵一笑,拱拱手道:“兄弟臨陣受命,那就只好勉為其難,希望不負諸位道兄期望,能夠一鼓克敵才好。
” 說到這裡就朝劉寄禪道:“這第一陣,就請劉道兄出場,因為道兄性軀禪悅,很少在江湖走動,對方未必清楚道兄武功底細,獲勝的機會較大,勝了第一場;就是成功的一半了。
” 劉寄禪拱手道:“末將得令。
”接著笑道:“兄弟第一個出場,心理上的壓力,比肩膀上的擔子還要沉重得多。
” 東海龍王笑道:“這一場道兄一定會勝的。
” 劉寄禪道:“但願如此。
”揮揮大袖,朝前走去。
束無忌站在場上,早已等得不耐,看到劉寄禪大步走出,就點點頭道:“劉道兄可是第一場的代表嗎?” 劉寄禪雙手合掌,說道:“正是,不知貴方那一位下場賜教?” 束無忌沒有理他,回頭道:“諸位道兄,那一位先去會白石山的劉掌門人?”他摺扇當胸,輕輕折動,卻以“傳音入密”朝大紅席上的江北大俠沈昌年道:“沈兄,這第一場還是由你出場較妥。
” 就在束無忌話聲出口,同時站起來的有江北大俠沈昌年,長輸將呂長素、和析城山主神拳裴通三人,呂長素搶在最先。
束無忌摺扇一指,含笑道:“呂山主,這第一場就讓沈大俠先出來吧。
” 呂長素一征,繼而想到江湖上人都叫自己長輸將,束無忌才要沈昌年先上,哼,自己出道江湖,何曾真的輸過?這話他當然不敢出口,連忙拱手應“是”,退了回去。
裴通原在沈昌年之後,聞言也自退去。
束無忌等沈昌年走出,也自往後退下。
劉寄禪身穿海青袍袍,頭上既未落髮,嘴上也留著八字鬍子,看去不倫不類,沈昌年雖然也聽過他的名字,卻從未見過,這時走下場去,不得不拱拱手道:“兄弟久聞劉老哥大名,今天幸會了。
” 劉寄禪望了他一眼,也不還禮,問道:“這位老哥不知如何稱呼?” 這話聽得沈昌年心頭大是憤怒,自己雖非淮揚派掌門人,但自己的名頭在淮揚一帶,可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才博得江北大俠的美譽,就是各大門派,又有誰人不識?你劉寄禪算什麼東西?因為心中這樣想著,臉色就一下沉了下來,本來就已經灰白的一張扁臉,更見灰黯深沉,冷冷的道:“兄弟沈昌年,閣下是否聽人說過?” “沒有。
”劉寄禪也冷聲道:“兄弟長年茹素,門口連野狗也沒有半隻,那會有人來和我說什麼一般江湖事兒?哦,你下場來了,就請亮劍吧。
” 沈昌年在淮揚一塊小小的地盤上,自大慣了,那裡聽得起劉寄禪這些話,嗆的一聲抽出長劍,沉聲喝道:“你兵刃呢?” 劉寄禪探手從懷中取出一支尺許長黑黝黝的筆來,抬目道:“兄弟的兵刃就是這支筆,現在你可以發招了。
” 沈昌年除了聽過劉寄禪的名字,對他底細,根本一點都不知道,此時看他取出一支尺許長的筆來,已可知對方不但是個打穴好手。
而且也是個擅長輕功的人,心中暗暗冷笑一聲,長劍緩緩舉起,說道:“沈某有僭了。
”劍使“江淮千里”,一片劍光平胸推出。
他雖然心胸狹小,畢竟是淮揚派出身,名門正派,因此出手第一劍,也極有風度。
劉寄禪使的是短兵刃,他凝神正身,站立不動,直等劍光到了身前一尺光景,才右臂一揮,大筆橫划而出,這一劃氣勢磅礴,像是寫了一個“一”字,但聽“當”的一聲,筆劍交掣,把江北大俠沈昌年連劍帶人往右撞出。
這是出手第一招,當著天下武林同道,沈昌年被人一筆撞出,自然是大失顏面之事,但他畢竟成名多年,臨危不亂,身形隨勢向左飄閃出去,劍勢一變,使了一招“疏影橫斜”,劍光一閃而至,斜削劉寄禪右腕。
這一招使得十分自然,好在劍走偏門,旁人幾乎看不出他是被劉寄禪一筆撞出去的。
劉寄禪反筆一啄,又是“當”的一聲,又把長劍朝左撞出,沈昌年身不由已的往右跨出了一步。
沈昌年究是久經大敵之人,他本來以為劉寄禪取出筆來,必是精擅打穴的好手,輕功,長於輕功的人,必然內力較差。
那知道一交上手,自己料得完全錯了,對方筆力之強,如挾千鈞,一連兩招,都吃了大虧,心頭又驚又恐,口中發出一聲大笑,大笑適足以掩飾他的失手。
就在大笑聲中,他長劍疾掄,展開“淮揚劍法”,這回才顯露出他劍上功力來了,但見劍光飛旋,宛如黃河天來。
不,他是淮揚名宿,應該改作淮水天來才對。
這一瞬間,劍光如波瀾壯闊,似怒濤洶湧,幾乎把劉寄禪一個人淹沒了。
因為他一直站立在原地上,一步也沒有移動過,手上握著一支尺許長的大筆,也在此時,虎然作勢,連連揮出。
他這支大筆黝黑無光,但一經揮動,居然呼嘯生風,氣勢磅礴,原來他使出來這套筆法,竟是從永字八法中領悟出來的,側、勒、努、躍、策掠、啄、磔,使得大開在闔,筆力千鈞,創武術來有之奇。
淮揚派的劍法,也以大開大閹,劍發如波瀾壯闊著稱,兩人這一交上手,當真旗鼓相當,勢鈞力敵,打到緊急之處,不時響起震懾人心的筆劍交擊之聲。
雙方觀戰的人,此時也感到緊扣心弦,到底誰能獲勝,誰也無法預料。
兩人這一輪快攻,交手到六七十招之際,依然不分勝負,陡聽一聲長笑,一道人影忽然從一片劍光中騰空衝起,另一個人怒吼聲中,抖手擲出長劍,朝衝起那人身後盡射過去。
現在大家都看清楚了,先前那聲長笑,沖飛而起的是劉寄禪,稍後發出一聲怒吼,抖手擲出長劍的則是江北大俠沈昌年。
劉寄禪不是落敗逃走,這可以從他那聲長笑就聽得出來,笑聲中充滿了贏得勝利的飛揚意氣。
相反的,江北大俠的那聲怒吼,卻是憤怒到了極點,心有未甘的吼聲,所以要抖手擲出長劍恨不得把對方來個一劍穿胸而後快。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