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姓仇的既稱公子,年紀必然不大,若說姓仇的遠在幾年之前,便差遣尤氏潛伏在司馬長青身邊,實難令人置信。
第二:他離家之時,他父、祖均曾明示「玉鼎夫人」或是血案的主謀。
故此,他暗自忖道:「玄冥教」教主或許就是「玉鼎夫人」,那尤氏必是「玉鼎夫人」所遣,姓仇的公子最多不過奉命行事,或是監督執行兇殺而已。
他所以作此推斷,關鍵便在尤氏蓄養的「黑兒」身上。
據他所知,他司馬叔爺夫婦乃是睡夢中遇害,傷痕同在咽喉,似是被獸類咬死。
那「黑兒」雖是一頭黑貓,但卻爪利齒堅,行動如風,善於搏擊,尤氏既是主謀之人早年派遣的姦細,又是「黑兒」的主人,因之在他心中,早已認定「黑兒」就是兇手,尤氏便是「遣獸行兇」的人。
華雲龍風流惆儻,更是見不得美貌少女身世悲凄,隱含怨尤。
那玄衣少女潛伏靈堂,好似探查「玄冥教」的秘密,又似與自己有著關連,他記得薛娘曾經言道:“殺了這小子,老爺的性命就保住了。
”可見玄衣少女之父正遭危難,其身世必極可憫。
華雲龍聰明絕頂,微一揣測,便知玄衣少女之言必非無因。
玄衣少女也曾言道:“小女子覺得,江湖上正在醞釀大變,司馬長青首當其衝,不過是替人受過,作了代罪之羔羊罷了。
”這話與他母親的吩咐不謀而合,他便想到薛娘茶中施毒,必欲取他性命而後已,其中的道理,乃是玄衣少女受了脅迫,自然不是對他華雲龍一人,凡是華家的子弟,都在她們主僕獵取撲殺之列。
講的明白一點,也就是玄衣少女之父正遭監禁,或有性命之危,她們主僕與華家為敵,乃是受了逼迫,身不由己。
他這樣一想,不覺對那玄衣少女的言語,當作是一種暗示,同情之心油然而生,暗暗決定要對玄衣少女加以援手,查明事實真象,救出她的父親。
由於他將玄衣少女之言當作暗示,便也想到隱身暗中的對手,乃是沖著他們華家而來,這情況就嚴重了。
他心中有一股衝動,想要轉回晉北,將其中的情節稟告家人,但繼而忖道:祖母既將追緝兇手的責任交付予我,在兇手未曾查獲以前,我怎能回去?只見他微微一笑,隨即推杯而起,好象事情便這樣決定了。
於是,他帶上寶劍,外罩錦袍,手中搖著摺扇,悠悠閑閑地踱出房門,交代了店伙幾句,便自逛街而去。
※※※※※※※※※※※※※※※※※※※※※※※※※※※※※※※※※※※※※※說他逛街,那也並不盡然,其實他心中也有盤算,是想在洛陽城中,碰碰那位姓仇的公子,若有可能,他更希望再見玄衣少女一面。
可是,那玄衣少女既無落腳之處,又不知她的姓名,姓仇的公子更是從未謀面,便連長像如何,也不知道,要想湊巧碰上一面,何異於大海撈針,談何容易。
眼看紅日街山,夜幕漸垂,洛陽城中已經燃起一片燈火,他仍是一無所獲,徒勞往返。
這時,他正由東大街往回走,越過司馬家的大門,他忽然心中一動,暗暗忖道:司馬叔爺被害多日,仍然停柩家中,未能入殮,這樣不但令死者難安,更是被對方當作陷阱,引誘同道好友吃虧上當,枉送性命,我何不將那靈柩暫厝一處,日後再請瓊姑姑前來遷葬?想到便做,一瞧四下無人,當即腳下一頓,越過院牆,朝那靈堂奔去。
他心中已有打算,擬將司馬長青夫婦的靈柩,暫厝昨夜被火焚去的茅屋之中。
那茅屋新近焚去,地當荒郊野外,周圍俱是齊腰的蔓草,又隱蔽,又不惹人注意,將靈柩暫厝其中,倒也不慮被人發覺,堪稱適宜。
詎料,華雲龍奔至靈堂,舉目一望,不覺一聲驚噫,駭然瞠目,霎時怔住。
原來靈堂中素幔高挑,靈案依舊,案上的燭檯燈盞,分毫未動,獨獨不見了兩具棺木。
時僅半日之隔,司馬家唯一遺孤,遠在雲中山「落霞山莊」,如說有人收殮了司馬長青夫婦的靈柩,事實上殊不可能,但那靈柩卻是千真萬確的不翼而飛了。
半晌過後,只見華雲龍抿一抿嘴,冷冷一哼道:“鬼蜮伎倆,妄想愚弄華某……”言未臻意,目光如電,已向四下搜索起來。
用意很明顯,他已認定移走靈柩,必是敵人所為,他要窮搜四周,看看有無蛛絲馬跡,可供追索。
可是,失望得很,移走靈柩之人,心思縝密,除了靈案之前與靈柩之側的塵埃稍見零亂外,竟然不著一絲痕迹,這就令華雲龍暗暗震驚了。
須知靈堂本是大廳,長、寬各五丈有奇,又因久無人至,地下積塵甚多,那兩具靈柩體積不小,份量不輕,搬動起來礙手礙腳,並非輕而易舉,來人不但將靈柩搬走,而且不落任何痕迹,心思之縝密不去說它,輕功之高,體力之強,已可列為一流高手。
此人究竟是誰呢?華雲龍震驚之餘,暗暗討道:靈柩停放於此,尚可引人上當,移走靈柩,究竟有何意圖?他不是浮躁之人,也不是膽小之輩。
他承受父母的精血、文太君的撫育,風流倜儻之中,另有一股堅忍不拔的毅力,縱然血氣方剛,有時難免衝動,但遇艱難,每能勇往直前,毫不瞻顧。
心念轉動,苦無所得,只見俊眉猛軒,抿一抿嘴,倏然邁開步子,徑朝素幔之後那扇小門走去。
忽聽身後冷笑一聲,有人不屑地道:“華小子,你還想走么?”華雲龍毫不驚慌,也不答理,仍舊一步步向前走去。
忽然白光一閃,劍氣襲人,一柄精鋼長劍刺到了背後。
華雲龍身形陡旋,手中摺扇任意一揮,敞聲笑道:“哈哈,閣下身手還差了一點。
”只聽「叮」的一聲,摺扇擊中了劍尖。
紙面竹骨的摺扇擊中長劍,那摺扇安然無損,長劍則被震開了兩尺,如非襲擊之人順勢而退,長劍就幾乎會脫手飛去。
襲擊之人微微一怔,心有未甘,長劍一振,就待二次出手。
忽聽一個嚴厲的聲音峻聲喝道:“退下,勿躁。
”華雲龍「唰」地一聲打開摺扇,搖了幾搖,朗聲笑道:“朋友也強不了多少,躁與不躁,都是一樣。
”嚴厲的聲音冷冷說道:“嘴上稱能,算不了英雄,今夜你能安然離去,才算本領。
”華雲龍這才滿臉含笑,緩緩轉過身去,夷然問道:“閣下姓仇吧?”那人站立廳后小門之內,門外即是甬道,光線黯淡,看不清容貌,但卻見他顯然一怔,隨即大聲狂笑,傲然說道:“華家子弟果然不差,可惜你自投羅網,已是活不長久了。
”話聲微頓,忽又峻聲道:“燃起火把,讓他死個明白。
”火把應聲而燃,大廳內剎時通明。
華雲龍舉目四顧,但見八名紫衣精壯大漢,各距兩丈,環立四處,每人左手火把高舉,右手長劍垂地,一個個目光熠熠,身強體壯,年紀均在三十開外,分明武功都有根底,殊非等閑之輩。
再看站立門內之人,二十上下年紀,身穿海青織綿勁裝,肩披同色短氅,腰懸古劍,足登薄靴,一副武生裝束。
只見他濃眉帶煞,目光區狠,方臉削腮,嘴角斜挑,那桀驁不馴,盛氣凌人的模樣,好似生來帶恨,他若姓仇,倒也名實相符。
華雲龍看清形勢,仍然漫不經意,摺扇一拱,含笑道:“仇公子布下陷阱,怎知在下一定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