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間浪子二十部小說 - 第394節

黑衣玄女殷玄薇,百年以前曾被祁連異叟所傷,門下又雕零殆盡,在這百年以內苗嶺得這一脈,在武林中不在有人提及。
她以上乘功力自行療傷,導致走火入魔,歲月易逝,不覺四年易過,僵體逐漸復原,終於痊癒。
在這漫長凌冷的歲月里,回憶以往的雄風,拿眼前的清冷境況,這是一個極顯明的對比。
她下了決心,要重振苗嶺聲威,不僅如此,還要自創門派,在武林中鰲頭獨立,獨秀一枝。
因此她下了山,她這一撲下玉泉山,高黎貢山四魔等人,與少林四僧也各自西東,等候三月三日上已泰山大會之日來臨。
少林四僧確認今日「無相金剛掌經」萬萬不能到手,與其孤注一擲,不如等候時機,禪門有云:「緣來則至,無緣則離。
」他們就作如是想。
琉璃塔下又恢復了無比的寂靜。
可是塔側「靜明園」中,「風篁清聽」樓上有一奇醜少年,正在那裡憑著欄杆賞視著園景,而口中則微微的吟哦,怡然自樂。
靜明園是滿室親王別墅,在這嚴寒酷雪中,園丁一人都未見,大概都溜到北京城內呼五喝六去了。
這「風篁清聽」四周,翠竹數條,迎風搖晃,濤起天籟,暑日身存其境,不禁俗慮盡無。
這時,靜明園的景色,雖比不上晚春百花爭艷,夏日荷沁十里,仲秋蟾月輝照,丹桂飄香的那種旖旋的多采多姿。
可也別有一番景緻,冰天雪地中,自打清麗脫俗處。
這靜明園幾乎佔了半個玉泉山麓,自青龍撟而南,經界湖撟,歷石坊、為小東門,影湖樓在西南、東宮門在其側進南為小南門,是即「翠雲嘉陰」,為全國最佳之泉,其間有樓曰「風篁清聽」,樓西為書畫坊,以是而南,山巔為稱「玉峰塔影」,東首為「仁育宮」,南行為「聖緣」,再過則是為「龍王祠」,拾級而南,曰「竹廬山房」,過斯即玉泉。
在竹廬山房至玉泉之間在大殿巍然,題回「廓然大公」。
殿後為湖,夏日此間,最饒勝處,綠波鉦鉦,畫舫遊艇,竺歌不絕,荷香十里,尤其是湖畔環植垂柳千株,芙蓉萬本,紅綠相映,柔絲晃忽,幾疑人間無此仙境,湖西為虛受堂,湖額御題曰「芙蓉晴照」,行經大殿,則為靜明園正門。
風景以園西為勝,山巒含翠,為郊遊者巒巒之所。
且說奇醜少年在「風篁清聽」樓上雖然飽覽湖光秀色,可是他心頭默默的尋思,稍時,長嘆了一口氣。
誰也不知道他為什麽嘆氣,突然他抬手揭去了面具,露出一張美如子都,英俊逼人的面孔,將面具收至懷中,緩步下得樓來。
謝雲岳這時民出原來真面目之故,因他深知江湖見過他面目的人,實在並不太多,虛虛實實,令人莫測高深,行起事來倍易收效。
他一走在虛受堂外,瞥見一人正在堂內憑窗遠眺,此人穿著一件上好狐裘,外罩團花深藍的風帽風紀,面如古月,頷下一部黑須中夾有數根灰白,修長巍立,雍容中不失華貴之氣。
可是面色蒼白,雙眼失神,不時還傳來一陣濃重痰喘咳嗽聲,謝雲岳聽微知著,便知此人身邏重疾,不禁多望了幾眼。
這人也注意了謝雲岳,待謝雲岳步到他立身窗外時,他微笑招呼道:「閣下雅興不淺,想是與我共有山水之癖,不妨請至廳內小坐,聊聊如何?」謝雲岳心中本煩,在「風篁清聽」樓上絆徊,頓生寂寞之感,此刻見那人招呼,遂慨然應允入內。
兩人互道了姓氏,老者姓胡。
先前兩人只談了一些山水風景,後來便無所不談,諸如琴棋書畫,三教九流,諸子百家等等。
謝雲岳發現姓胡老者談吐不凡,議論精闢,不覺起了敬仰之心。
在胡姓老者何嘗不作如此想,他見謝雲岳氣宇出眾,才華洋溢,於是笑道:「謝先生如此的才華,何不投仕皇家,不出十年,必然名耀天下,倘先生有此意思,敝居停身為宗室的重臣,胡某可居中幫忙一二。
」謝雲岳微笑答道:「在下習性淡泊,無意功名,看來只好有負雅意了。
」胡姓老者為之一笑,也不再說,顧而言他。
言談之間,胡姓老者咳嗽之聲不止,吐向窗外唾痰,尚夾有血絲,謝雲岳不禁問道:「老丈身患此症,為何不延醫診治,聞老丈咳音,中氣不持,恐為所誤。
」那老者失驚道:「痰喘之症,在老年人而言,本不希奇,為何謝先生聽出中氣不持之音,莫非謝先生精擅此道麽?」說出略頓,繼而慨嘆一聲道:「胡某自患此疾后,遍延時下名醫,竟不收效,胡某高懷雄志,不禁心灰意懶,便縱意山水,放蕩形骸了。
」謝雲岳聽及胡姓老者語氣,思出必不是常人,不是宗戚親王之流,也是退隱林下重臣,心中一動,微笑道:「老丈何不延請昌平之賽華陀魏平洛試試?」胡姓老者搖搖頭道:「胡某請過,魏平洛謹留下化痰理氣之葯,服后較前稍愈,二次延請時,魏平洛則遠去關外了。
」言下不勝慨然。
謝雲岳猜不出賽華論魏平洛為了何故?醫乃仁術,怎麽開下不痛不癢的葯,但知其遠去關外,是為了傅六官之事,於是兩眼仔細打量了胡姓老者一下,便笑道:「在下略擅醫道,如老丈不歉褻瀆,在下當試為一治。
」胡姓老者雙肩一寬,陡展喜容,笑道:「謝先生說話這等客氣,有道是靈藥千金可買,良醫百年難求,想不到今日萍水一會,竟是我胡某復甦之機,謝先生,你為我放膽一治。
」謝雲岳點點頭,執著胡姓老者右腕脈一扶,不禁失驚,道:「啊,在下竟走了眼了,原以為胡老丈必是官臣巨紳,竟不料是一武林高人┅┅」說此微微一笑,又道:「往日老丈縱情聲色太過,元陽虧耗遂至油盡燈枯,賴得一口真氣凝聚不散,不然┅┅」倏然止住。
胡姓老者呵呵大笑道:「對極,對極,謝先生只管說下去,胡某不見責就是。
」謝雲岳人極聰明,當下便對先前的想法,有一個確實的觀念,也不說破來歷,從懷中取出一粒「長春丹」命胡老丈服了,徒然一掌緊按著胡老丈「百會穴」,胡姓老者只覺得有一股陽和之氣,由頂而下,推送藥力進入雷宮九府,遍體流轉,疾喘立止,四肢百骸舒暢無比。
半個時辰后,謝雲岳收掌立起,走向案前,濡墨揮毫,處下一方,送至胡姓老者手中,微笑道:「老丈照方服藥,三月之內切忌親近女色,當壽可期頤,在下還有一個約會,歉難奉陪,容再相見。
」說著抱拳使要告辭。
胡姓老者大笑道:「謝先生請暫留片刻,胡某還有話說。
胡某對武學一道,頗為不俗,真瞧不出以謝先生如此年輕,武學造詣竟到絕乘地步,從何才內功療疾,便可窺見一斑,尤其是┅┅」說著,用手指在藥方上,道:「謝先生一手褚南河字體,筆力萬鈞,較褚猶勝,足見先生才華直追先賢,胡某世俗浮沉,閱人多矣,如先生者,絕無僅有,胡某得去沉痾,無以答報,聊贈一物,望乞笑納。
」只見他從懷中取出一個製作精巧的絲綉荷囊,笑道:「囊內所貯之物,雖為世俗珍品,自不在先生眼內,但對先生異日行道江湖,不無稍助,胡某敬慕先生才華,有生之年尚乞謀一面,胡某來歷都在此囊內,希不吝我求。
」說完,將絲囊塞在謝雲岳手中,掉頭,走出「虛受堂」外,往「書畫舫」走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