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旁一入答道:「小弟也這麽想,但恩師與陽山二鳥相交莫逆,小童信如七師兄所說,為何他們趁著恩師練功吃緊時,竟來騷擾本山,依小弟看來,不要他們是別有用意吧?」智空沉吟一會,便答道:「不管他們是否別有用心,反正先穩住他們再說,捱得一刻就是──刻,小不忍則亂大謀。
師尊嚴囑此時切忌與他們動手,這兩小敢來,必有所恃,也許後面還有老的,不管他們來意如何,總之要等師尊出面,非至必要,千萬不能逞強出於。
」身後忽有一人介面道:「智空師兄,那麽本山十數條人命,難道就罷了不成?」智空聞言冷哼了一聲道:「九師弟,血債血還,少不得連本帶利結算,怕他們少了不成,不過此時害得師尊走火入魔,你能擔待嗎?」這時傅婉捧劍屹立場中,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只瞧定青兒,看得出神時,不覺吃吃笑出聲來,原來青兒自學了「九宮正反陰陽步」及「鍾馗伏魔卅六打」后,就未正式試用,今晚遇上鎮山神莫虎,不禁用出全部功力,越打越高興,試出俞雲所教的兩套武學都高不可測,重複試用,竟將鎮山神作為練功對手,青兒怎麽轉,莫虎也怎麽轉,是以婉姑娘笑出來了。
從婉姑娘踏進寺前廣場,到目前為止,差不多有大半個時辰,婉姑娘心想:「這也好,自己目的是「太阿寶劍」,到非必要與他們衝突不可,一有殺傷,太以膩人,但不知言哥哥到手也未,反正他們乾耗著不動,自己又何嘗沒有此意?青弟今晚有這等靈慧,真是意料不及的事。
」智空等人見鎮山神莫虎被傅青戲耍得狼狽不堪,不免急於形色,有幾人都躍躍欲試,但均被智空婉言捺住,他瞧出青兒不存心傷那莫虎,反正時間愈拉長愈對自己這方有利,不如讓二師兄絆住他,也好磨練二師兄狂傲之性,自己則緩和緊張空氣,於是便上前向傅婉稽首笑道:「女施主,家師真如女施主所說,在敝寺六層塔上練那「子午玄功」,此時正在吃緊之時,貧僧前言,也實有不得已的苦衷,並非存心狂騙,不管施主來意如何,貧僧不問,萬事全有家師作主,不知女施主信得過貧僧之言麽?」傅婉見智空這樣委曲求全,心知是想八手天尊敖化「子午玄功」練成后,再來收拾自己兩人,但也著實欽佩他那忍人所不能忍的涵養功夫,正待作答,忽聽見天邊起了兩聲輕嘯,宛如鶴唳,就知俞雲大功告成,不由暗喜,面上仍不動聲色,微微─笑道:「大師既如此說,我如仍不信,則未免太強人所難了,其實愚姐弟登臨寶山,是想問問令師當年一段往事而已,令師既在塔內,明日再來也不遲,冒犯之處,望乞海涵。
」說著,喚廠一聲:「青弟,我們走吧。
」傅青也早聞見清嘯,見姐姐喚他,立時收手躍回,兩姐弟向智空拱了拱手,轉身望山下飛馳而去。
智空等人也聽見鶴唳聲,但未疑心是人為的,見傅婉姐弟一離去,均長吁了一口氣,胸前沉重的鬱悶,為之輕鬆了不少,鎮山神莫虎累得神疲力倦,這一泄氣,頓感腿軟,竟坐在曠地上,半晌也爬不起來,口中連說:「好厲害的娃兒。
」智空遂命人前往岩下收屍斂葬,一面說道:「依我計算,尊師最多還有兩個時辰,便可完功,明天兩小如來,一定逃不出師尊「子午玄功」掌下。
」哪知八手天尊不但「太阿寶劍」被奪去,人也僵死在塔內,八手天尊門規謹嚴,不準門下擅自前往塔內探視,自己若有事,身旁置有一小罄,敲聲傳語,譬如若敲五聲,就代表自己需用清水。
因此,一連七八個時辰過去,尚未見其師下塔,智空不覺起疑,壯膽上塔一看,見八手天尊已死去多時,太阿劍也失蹤,才知上了兩小惡當,待欲搜捕兩小時,兩小業已在五六百裡外途中。
且說傅婉姐弟二人馳抵山下時,俞雲早在風洞前等候,手中捧著一柄長劍,夜色昏黑,瞧他不甚清楚。
俞雲見著他們時,只低喝了聲:「快走。
」三人回至俞雲所投的城郊客店中,已是四更將近,三人翻牆入室,旅客店伙均是好夢正濃。
俞雲取過桌上火鐮石,輕輕一敲,燃紅了紙煤,用嘴一吹,紙煤轉成明火,移向燈擎,燃亮了燈芯后,再呼熄了紙煤,又將燈芯挑出一些,這時,一室光明如晝。
俞雲這時輕輕的把「太阿劍」柄一捺,啞叭簧一松,頓時響起一長聲龍吟,歷久不絕,再輕輕拉出鞘,只見一溜寒光如電,逼人毛髮,從頭到尾,長約三尺六寸,劍鞘帶著芒尾兩寸,靈蛇吞吐,耀眼欲眨,劍出一鞘,燈光反呈黯淡,於是嘖嘖贊道:「果然好劍。
」遂遞交婉姑娘手上,又笑道:「這種神物利器,難怪你千里迢迢,涉險以求,現在願望既然達到,天一亮,你們也好走了。
」婉姑娘盈盈捧劍稱謝,問起俞雲取劍經過。
原來俞雲在登山時,就與傅婉姐弟二人分手,其實他並沒有遠離,總不令他姐弟二人脫出了視線之外,只在叄天松樹腿枝上起落,他落在第六棵樹權上,低頭瞥見林間有十數條黑影分途竄來,第一名匪徒已與傅婉遇上,發出了暗器,他用手一揮,將暗器震歪。
他存身樹上不動,見他姐弟二人只兩三個照面,就將匪徒輕易解決,十分乾凈利落,不由暗贊。
此時匪徒慘嗥聲落,寺中又鐘聲急起,心感:「這一來,寺匪紛紛竄出,向他們姐弟二人攔截,恐怕他們不是對手。
」想著,身形瀉下,就望林中群匪撲去,十數名匪徒每隔三丈,就有一個把守著登山小徑左側,匪徒哪會料到身後有人撲來,待得驚覺時,早被俞雲一抓一撩,向崖下墜落。
俞雲手法也真絕,本來群匪被他拋出之時,半空中變換身形,還可不死,哪知周身酸軟無力,這樣焉能留得命在?照銳俞雲也是佛門中出身,應該戒殺,戒嗔才是,只因俞雲常存此念,他說多殺一個惡人,就是多種─份善果。
未出山時,即種下今日無邊之殺孽,自俞雲下山後,今後十年間江湖黑道人物,備受殺戮之慘,這也是冥冥中自有安排,劫數使然。
且說俞雲將林中全數伏樁劈落後,兩臂─振,身形嗖地地撥騰樹巔,分枝拂葉只在樹間起落,腳才一沽松樹,就借反彈之力直撲另一松梢,捷如飛馬,他停身廟前在蒼勁入雲的古柏上,凝目靜視他們姐弟二人,如何應付寺中能手,繼見青兒用出自己傳授的「九宮陰陽正反步」詭異身法,應付鎮山神莫虎,無論莫虎槊勢如何精妙,青兒只要輕輕一閃,就讓避開去,靈活無比,飄忽如風,不由大為放心。
又見智空等人正在觀望,不擬向傅婉出手,就知他們存心盡量捱著時辰,心中一動,晃身向廟后閃去。
他估量出寺內外,及塔前均隱有能手,略一尋思,即決定怎樣行事,恃著他「玄天七星步」法,詭異難測,無論如何,總不能讓伏樁見到他。
俞雲望廟后瀉落,就瞥見一條黑影掩在樹后,好似並未瞧出俞雲。
這時俞雲停身不動,迎面十丈遠處,那座七層巨塔已是顯在眼前,黑巍巍的,矗立雲霄,每一層塔檐上均吊有八盞氣死風燈,但在三層以上就沒有燈亮射出了,塔檐上每層均有能手貼牆而立,月黑風高之夜,若非是俞雲眼力精確,很難判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