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人說道:「老王,你快,說不定是堂主有事吩咐,我是值夜的,用不著我去。
」那叫老王的人咕嚕嚕又是─口酒,說道:「有話進屋明講不就得了,幹嗎老彈窗子呀。
」亦起身出外,俞雲又用同一手法,輕輕點倒。
俞雲估量著屋內只有一人,晃身閃入,只見一粗眉大眼彪形大漢坐在一條長登上,一雙腳架起,慢條斯理的喝著酒。
桌子擺著三四隻碟盤,盛著雞、肉、花生之類;骨殼狼藉,滿桌滿地都是。
那彪形大漢正吃得有味,猛然瞥見俞雲呈現眼帘,不禁駭然立起,張口待要呼喊,俞雲倏地一伸手望那大漢肩胛骨一鉗,口中低喝道:「你只敢叫,我即使你不得好死。
」那大漢經他一鉗,幾乎疼得昏了過去,忙連聲哀求道:「大俠,請高抬貴手,小人從不為惡,你就饒了小的一條狗命吧?」一臉灰白,滿身疼得發顫。
俞雲微笑道:「饒你的狗命,這也不難,你只說出方才被擒兩人身在何處,便可放你。
」那大漢忙答道:「小的今天值夜,並沒見著,聽旁人說起,那兩人現仍在議事堂上,被魏堂主用出分筋錯骨手,仍是抵死不說出兩什珍物落在何處,別的小人就不知道了。
」俞雲緊接著問道:「議事堂是何走法?」大漢答道:「從左走,再向右,穿過走廊就是。
」俞雲聽后微笑道:「死罪雖免,活罪難饒,請暫且委屈一點。
」那大漢聽得面色死灰,俞雲輕向後腦點了一下,大漢便自昏倒於地。
俞雲依著大漢所說的路徑閃進,仗著身法奇快,黑夜風雨聲中,雖有三四暗樁,竟未覺察到有人潛入內面,一近議事堂側,只見內面燈火輝煌,廳外尚有兩人把守著。
他稍為躊躇,即尋得一計,伏在暗處重重擊掌兩下,廳外把著兩人聞聲四顧,俞雲身法何等之疾,施出「玄天七星」步,一晃就落在那兩人身前,兩手急點,隨手一拉在檐前,堂內人竟未發覺。
俞雲一眼望見邱麒、李少陵兩人躺在地下,滿臉疼苦之色,他兩人身前坐著三四人,不言而知是清風幫中人物,其中一人濃眉重耳,頷下腿須捲起,正戟指吆喝:「你們倆人再不說出兩物下落,看我魏雁縮骨屈筋手法的厲害。
」俞雲聽了大怒,雙掌一揮,狂風湧進廳內,剎那間燈燭盡減,俞雲身形隨著掌風穿進。
此時廳中一片漆黑,半點動靜均無,只聽魏雁喝道:「孩兒們,快取火來。
」聲還未落,又聽得「撲通」之聲大作,隨著那魏雁手下亮著燈由廳後進來,只見魏堂主等三四首腦,已然倒地死去,被擒二人也失去蹤影,立時屋內一陣,大亂。
原來俞雲出掌撲滅燈光后,即竄近救出邱李二人放在屋角,解開了穴道,就向他們二人悄聲說:「兩位請在此處稍候,我去打發了他們再說。
」隨即又閃進廳內,施出「軒轅十八解」獨門絕技,閃電出手點了廳上四人死穴,再又飛身而出,同著兩人離去,越牆回至房內。
這時大雨已停,只是朔風仍自怒吼,三人同至俞雲房內落坐,邱李二人道謝俞雲相救之德,邱麒又問起俞云何以知道被人擄去?俞雲搖著手道:「這些都別忙著談,如今要著手的,就是這片客棧本是清風幫魏雁所開,我且懲治了他們再說。
」俞雲又自閃出門外,邱李二人不禁怔了怔神,只覺俞雲機智武學都高不可測。
不過一盞茶時候,俞雲笑著回房說:「好了,這店上下管事的人,全都給我點上昏啞兩穴,並廢除一身武功,我們快去馬槽中牽馬上路再說吧。
」邱李二人心知清風幫耳目眾多,方才魏雁身死,現在已是大亂了,說不定要來店中查視,在俞雲而言,卻未必懼怕,但也是麻煩,不如走為上策,於是三人拉出馬匹,又續往太原方向馳去。
途中俞雲問起兩人為何會被虜,李少陵說:「我倆用過酒飯後,因為日來疲勞過度,就躺在床上假寐,不覺昏睡過去,醒來卻在魏雁家中,以後的事俞大俠都已知道,不過俞大俠何從得知在下等被擒?」俞雲即把才才的事說了,說笑道:「這顆明珠丟了倒值得,但不知那人是誰?」邱麒、李少陵兩人聽了,也為之納悶不已,這人藏首露尾,大概有什麽苦衷。
坐騎四蹄翻飛,濺起泥漿四射,寒風凜冽,天空中一顆星光都沒有,三人仗著夜眼,一路賓士著,一日半夜豪雨,道上積水盈寸,馬匹經過,響起一種破水聲。
賓士了將近兩個時辰,天將破曉,路上略無阻攔,想是清風幫不防邱李二人會連夜脫逃,眼見太原城垣隱隱在望。
邱麒笑道:「我們直奔西南,片刻后,也就到了清禪寺。
」按:清禪寺本名天龍寺,北齊時代所建,為我國三大石窟之一,內有石室二十四間,石佛四尊,隋朝開皇四年鐫石室銘,雕刻極精,為古代我國藝術的精華,寺東一里,鑿壁為池,其旁有天龍廟,內有千佛樓,因清朝開國之君順治逃禪避位,來此天龍寺一年之久,康熙時更名為清禪寺,直至乾隆末年又復原名天龍寺。
這時俞雲笑道:「兩位請先行,俞某隨後就到。
」說著一夾坐椅,往太原「撥喇喇」衝去。
邱麒、李少陵二俠往西南行去,馬步放緩,恐引起匪黨疑心,走了將近半個時辰,便到了清禪寺。
兩人下騎進得山門后,即見知客僧廣元大師迎來,稽首笑道:「兩位施主才來,一路辛苦了吧,俞施主已到得多時。
」二人不禁愕然,相顧笑了一笑,隨問了廣元大師禪安后,即望方丈室急急趕去,兩人隱隱聞得俞雲與其師滇池釣叟豪笑聲,揭開門帘,兩人步入,俞雲即立起笑道:「俞某先來一步,不請之罪,還望萬勿見怪才好。
」兩人一見其師的精神奕奕,知已服下千年何首烏,便忙道:「豈敢俞大俠義薄雲天,一路多承護持,在下等在這裡拜謝了。
」說罷一揖到底,俞雲遜謝不止。
滇池釣叟笑道:「也應該謝謝,俞大俠,何必如此謙讓。
」又道:「方才監寺大師所報,這清禪寺外林周圍遺下十數具賊屍,想必都為大俠出手殘除吧?」俞雲笑笑不做一聲,一旁鬚眉銀白,面像清懼的凈塵禪師說道:「善哉,善戰。
命廣元抬去火化了吧,說不上老納又要化上三日,替他們誦經超度。
」滇池釣叟哈哈大笑道:「你這老禿驢幾時又發下善心的。
」凈塵禪師閉目微笑不語,邱麟、李少陵二人聽出俞雲來天龍寺時,清風幫尚有匪黨多人在松林潛伏著,心中更感激不已。
談了半晌后,滇池釣叟立起笑道:「俞大俠,老朽傷勢已然痊癒,想即刻起程回滇,務請大俠游滇時,去寒舍一敘,以盡地主之誼。
」俞雲笑答:「這個自然,就是老前輩不說,在下也理當拜望。
」滇池釣叟又回面向凈塵大師告辭道:「大師,到此打擾多月,又承救傷之德,無可言謝,明年今日小弟必來拜望佛駕。
」凈塵大師啟目微笑說道:「你愛來就來,這清禪寺大開方便之門,老納無他言可贈,只囑你一路平安。
」說著起身送客,相送在山門外。
臨行時,滇池釣叟取出一支拇指長的何首烏及一柄「靈屢」匕首贈與俞雲,笑道:「老朽僅服用半支,尚留下三截,一支相送大俠服用,可助長功力,靈犀匕首是老朽在莽蒼山無意中得來,功能切金斷玉,老朽知道大俠武學不凡,本無須此物,但老朽為求心安,略表寸心而已。
」俞雲見他意誠,只得受了。
邱麟、李少陵兩人依依不捨,灑淚隨著其師滇池釣叟回南而去,俞雲也向凈塵禪師辭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