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間浪子二十部小說 - 第316節

邱李二人見俞雲裝得真像,心中甚是好笑,面上可不敢露出,邱麒冷笑一聲答道:「閣下怎還不見信,二物實在被那黑龍會飄把子靈官巨煞洪長青劫去,你不找他,找我們有何用處。
」當下只聽頭前一個瘦長老道微笑道:「邱李二位施主豈可誑話欺人,方才貧道等接獲洪會主飛鴿傳書,說是千年何首烏在二位施主身上帶著,洪會主為人貧道等還可以見信,縱然貧道放過兩位施主,你們也逃不出前途清風幫伏樁邀擊。
不如隨貧道同回五台山,貧道只乞半支何首烏,這於兩位並無多大損失,請在敝山住上半月,再由貧道等護送二位至太原,令師之疾只消半支足夠,再說敝派掌教與令師亦可前怨盡釋,這不是兩全其美麽?」說著,雙眼緊望著邱李二人等候回話。
俞雲卻介面一聲冷笑道:「哼,你們說得蠻輕鬆似的,還有我呢,難道我千里迢迢,是喝西北風來的麽?」那道人登時變顏道:「你是什麽人?竟敢向我靜虛真人這般無禮。
」俞雲嘿嘿冷笑道:「五台山的牛鼻子竟也當上強盜,真令人難以置信,向線上明友口中討食,這是否五台山規如此,何不公諸武林看?」靜虛真人被說得面色一紅,撥出長劍握在手中,先往下首主位上一站,亮開了門戶。
也是一陣冷笑道:「閣下既敢向貧道面前口發狂言,必有驚人藝業,倘勝得貧道不用再費唇舌。
不然,貧道就容不得你如此放肆。
」此時大雨如注,五台山七個道人渾身如落湯雞般,腳下積水沒脛,朔風一陣一陣怒嘯,刮著雨珠打在道人的竹笠上,發出沙沙響聲,雙方語調雖高,但為一片風雨繁囂遮沒,入耳直同蚊蚋。
俞雲騎在馬上,雨水滿面淌著,十分難耐,左手不停地在面上揩抹,一聞靜虛真人之言,又見靜虛掣劍亮出門戶。
不禁臉色一沉,刷地一鞭飛出,只見鞭梢已卷著一段發光之,物撩向半空。
那靜虛真人在五台是首座弟子,一身武學除其師掌教元真子外,就數他能為最高,掌、劍、暗器號稱三絕,尤以劍術極為精湛,平素也以此自負。
不料瞧都未瞧清對方如何動作,只覺虎口一震,長劍就被奪出手中,這份難堪,無論任何人均無法忍受。
何況靜虛真人是個心胸狹窄之輩,立時上下兩掌發出,分攻人馬,同時期身近前,他瞧出俞雲手中是支長鞭,只可及遠不及近,他打著馬匹一傷,就乘機用擒拿法擒住俞雲的算盤。
俞雲抖出靜虛長劍本是用一個「搭」字訣,並未存心傷靜虛,他知五台掌門與滇池釣叟本有宿怨未釋,自己插手其間,僅求千年何首烏與邱李兩人安危,不欲多招是非,只想敬誡五台門下不再留難邱李二人而已。
此時見靜虛真人猛然出掌欲加害坐騎,不禁怒火陡生,忖道:「怎麽出家人出手如地陰毒?」倏然長鞭一收,鞭身猶若靈蛇般,自動婉汩飛向靜虛雙掌。
靜虛真人哪會料到他手上長鞭,招數這麽詭異,運用得又那麽靈活,不由驚得怔了一怔,撤掌略遲,雙掌即被鞭身束了一個結實,勒得疼得咬牙。
俞雲不為已甚,右腕微抖,長鞭鬆開,靜虛登時翻出兩步,面上駭得灰白,可是被雨水遮蓋,誰也沒瞧出,俞雲這時又鄙視得「嗤」了一聲,說:「我道五台武學真箇超絕,卻原來也不過如此,靜虛,你把五台山的臉,都丟光了。
」語音甫落,五台群中立時湧出一位道人,面像清秀和善,微笑道:「武林交手,勝負常事,閣下何必出言傷眾,以閣下一身驚人武學,何難為一派尊長,貧道等這次下山為救師長,需半支何首烏救治,此為人情之常;閣下豈能咄咄逼人太甚。
」俞雲聽這道人出語,理正詞嚴,不由對他泛起好感,於是也微笑道:「道長說來似為有理,其實並不盡然,即是千年何首烏在他們身上,你等也不能攔劫強奪,應該護送他們至目的地后,再以禮向他師長相求,豈不是禮義俱全麽?」這道人被他說得無詞以對,那邊靜虛真人突然才猛喝道:「方才道爺一時大意,為你所算,你就自認不可一世,道爺若不令你嘗嘗五台劍學的利害,誓不為人。
」俞雲一聽,不禁啞然失笑,只覺這靜虛真人狂得可以了,以後若被他接長五台,真不知武林要興起多少風浪?今天非要教訓他不可,當下冷笑一聲說:「道長長劍已然飛掉,尚敢口出狂言,既如此說,我就見識見識貴派劍學吧。
」靜虛真人面上湧起一種躁熱,陰惻惻地說:「我們師兄弟七人有一小小劍陣,倘為你突破,何首烏不要,貧道等也立時回山,如你不敢,則請┅┅」俞雲哈哈大笑道:「如我不敵,則請我快滾,是也不是?這個依你,請亮開陣勢吧。
」那先前發話道人,聞言大急,暗怪師兄這麽重大的事,豈能率爾承諾,如自己等人不敵,師長傷重缺少何首救治,這還得了,急得連施眼色制止靜虛,哪知靜虛雖然知道師弟眼中涵意,卻佯作未見,一涌身形,抬起被俞雲抖落的長劍,蓄勢以待。
那道人長嘆了一聲,無可奈何,遂與其他五人撥出長劍亮開陣勢,要知武林門規森嚴,師兄猶若師長,明知他這樣作法不對,卻也不能違背。
這時靜虛真人身形掠回原處,俞雲在騎上細瞧五台七子排出陣勢,暗含北斗七星方位,動中生靜,靜中制動,極具生克之妙,俞雲忖道:「這七星劍陣,雖然詭異,尚難不倒我,諒這陣法,還不及我師祖玄天七星劍招十分之二三。
」他藝高膽大自持無妨,登時揚聲大笑,離鞍飛起,躍進陣中。
這時風雨交加,雨勢傾盆而下,嗶啦嗶啦之聲不絕,俞雲才一落在陣中,五台七道均駭然變色,你道為了什麽?原來雨水落地,積成無數洶湧泉流,俞雲竟落足水面,水是流的,他竟絲毫不動,這一份凌虛虛輕功目前武林中可算得絕無僅有,看得邱麟,李少陵二人面面相視,咋舌不下。
那俞雲舉著長鞭在頭頂不停打旋旋兒,口中微笑高聲道:「你們先出招,還是我先出呢?」靜虛真人只陰笑了聲,並不作答,長劍圈臂一晃,劍走輕靈,腳下已是換了三個方位,其餘六道亦是同時換了三個方位,劍勢如風,齊朝俞雲刺來。
俞雲存心想看出他這北斗劍陣玄奧處,是以並未出招迎敵,旋出詭異「玄天七星步」只在劍影中遊走,七劍才一近身,即被滑出,靜虛真人喝了一聲:「好身法。
」劍出加疾,步法隨之而快,其他六道也同著發動,一動七人同時移形換位。
這─走快,變化奇奧,單看他們七道交叉遊走,足夠令人眼花繚亂,何況還有七支長劍織成劍網,若對方看出這劍網尚露出空隙,認為有機可乘,搶手急攻,那就上當匪淺。
原來七劍方位不一,各有其空隙部位存在,若對方就空隙處搶攻,他們立時更動方位填滿,使在你喪在劍陣之下。
俞雲只在劍陣中遊走了半盞茶時分,業已明嘹這北斗劍陣的玄奧之處,七人聯防,聯合四十九個變化,這也是五台派始祖窮畢生精力,得意之作,自然神妙無比,它也是全憑劍步合一,才能發揮陣法威力,暗含「實中生虛」,「虛中生實」兩訣,及緊守著「敵未動,我不動,敵一動,我先動」十二字訣搶制先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