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間浪子二十部小說 - 第2399節

阮天華依然背負雙手,瀟洒的站著不動含笑道:“應兄請。
”他居然連架式都不擺一個,沒亮門戶,豈不是瞧不起人?應重信自然被激怒了,口中喝了一聲:“閣下小心了。
”身形乍然直欺過去,使出一招「金鷹展翅」拳勢未到,中途突化「四殺拳」出手迅捷,拳風如濤,光是這兩記,就可以看出他十年苦練,功力深厚,才能使出這樣凌厲的招易來。
那知他欺身而上,拳風擊出,阮大華明明相距不足三尺,身子一動未動,不但沒有擊倒對方,不知怎的直等招數用老,和人家依然差了三尺光景,阮天華依然背負雙手,站在那裡,含笑看著自己。
這一下連四周的人都沒有看份清楚阮天華是如何退出去的?但他明明退後了三尺,不然、應重信這一記應該擊中他身上才對。
他臉上雖然含著笑,但看到應重信眼裡,這笑容豈不更如火添油,口中嘿了一聲,身形朝前一撲,雙拳連環擊出。
這回他不再客氣。
子午拳絕招接二連三的使出,一口氣使出五招八拳,記記加鐵鎚撞岩,覷准了阮天華的人影發拳。
這五招八拳當真快得如同閃電雷奔。
任你阮天華朝左右前後躲閃,都可能被他鐵鎚似的拳頭擊中。
四周觀戰的人,所有眼睛當然也一霎不霎的注視著兩人。
阮天華依然沒有還手,連背負著雙手也仍然背負著,原式絲毫沒動,但應重信的五招八拳,竟然連他衣角也沒站上一點。
這回大家較為注意,自然看清楚了,應重信出手如電,拳勢指東擊西,可說快速已極,但阮天華一個人好像雙足沒有沾地一般,你一拳擊去,就像一股拳風把他原式推了出去,等到你家勢收回,他又隨著你原式飄回,你拳頭擊向左前,他身向左飄,你拳頭擊向右首,他身向右飄,看去好像毫不著力,任你發拳有多快,他隨著你拳勢進退也有多快。
鐵若華專道:“阮大哥這使的是什麼身法呢?”羊樂公笑道:“他什麼身法也沒有使。
”等到應重信五招八拳擊完,他還是原式站在原地,連臉上笑容都絲毫未變。
四周觀眾看到這裡,不由得紛紛鼓起掌來。
應重信突然收勢,憤怒的道:“閣下怎麼一直沒有出手?”阮天華含笑道:“在下出不出手都是一樣,應兄只要打中兄弟一拳,就算兄弟落敗如何?”“好。
”應重信沉聲道:“在下若是連一拳都打不中,二十年苦練就算白練了。
”阮天華道:“好,應兄儘管出手好了。
”應重信口中嘿了一聲,他究竟是少林派選出來的代表,不但自幼練武,應立言早就培養他準備參加二十年後君山大會的,根扎得相當不惜,他因阮天華一直不曾出手,還說只要擊中他一拳,就算勝了。
他心頭裡然極為憤怒;但在這一瞬間突然由浮躁中冷靜下來,使展出「子午伏虎拳」,左掌右拳,一記又一記的使出。
他仗著二十年苦練,掌出如斧,拳發如錘,記記貫注了真力,著著取的都是要害大穴,每一記拳都帶起虎虎風聲凜烈逼人。
這是真功夫,真要被他拳掌擊中,別說是人,就是山石只怕也會被他擊成粉碎。
但阮天華練的乃最「紫正神功」,比玄門護身真氣,還要高上一乘,他依然含笑負手而立,方才還隨著你拳勢進退,這回他根本連動也沒動,應重信揮拳擊去,就像在練功房打沙包一般,記記都對準阮天華要害直搗過去。
阮大華身前就像布成了一道無形的氣牆,不論你拳拳如何凌厲,打到他身前二尺。
就被擋住,再也打不過去。
在旁人看來,應重信的拳掌打到離他三尺光景就自動收勢。
只有應重信自已有數,發出去的每一記拳掌都被擋得一擋,自己力道再也無法用實,心頭雖然暗暗驚駭,但此刻在各門各派這許多人的圍觀之下,怎肯認輸?何況這一場關係著他本門的聲譽,自然不肯罷休,左掌未收,右拳又出。
右拳未收;左掌又發,一掌一拳連環擊出,打得興起。
反正阮天華靜靜的站著,並不還手,不但拳掌加緊,連雙腳都用上了。
但見他一條人影繞著阮天華打轉,把他當作練功的木椿。
這一瞬間拳擊、掌劈,雙腳也隨著連環飛踢,一身所學幾乎都用了出來。
但大家清晰的可以看到應重信一個人手舞足蹈,繞著於立雪阮天華打轉,卻只有在於立雪身外三尺,始終攻不進去,一時之間圍觀的人群又紛紛鼓起掌。
這掌聲不知是為應重信使出渾身解數而鼓?還是為阮天華站著不動而鼓?這一情形直看得五山山主個個面有光,流露出喜色來,不是么?咱們五山派的代表,可以任你們少林的代表瘋狂進攻,連身子都沒動一下,你們還攻不進去哩!這一情形代表少林派參加的子午門掌門人應立言也看出來了,他心頭感到無比的震驚,暗道:“此人年紀不大,竟然練成了玄門護身真氣不成?”不過片刻工夫,應重信已把七十二手伏虎掌、四十九記連環腿一齊用完。
他為了求勝心切,每一記拳掌都貫注了真力,而且在一口氣使出,等到兩套速猛絕倫的拳腳使完,一身力氣也使得差不多了,一個人滿頭大汗,胸口起伏,喂不過氣來,一朝阮天華拱拱手道:“於兄……功力勝過……在下甚多…………在下……認輸……”說完嘆息著掉頭就走,退回座去。
阮天華不戰而屈人兵,自然贏得滿場彩聲。
其中掌聲鼓得最響,最久的是九華派兩位姑娘了,全場掌聲已停下來她們四支玉手還在拍著,掌聲清,自然也最引人注目了。
通善大師合十道:“這一場五山派代表於立雪獲勝,於小施主功力深厚,不戰而屈人兵,尤為難能可貴,可喜可賀,於小施主請回應,現在請武當派代表蕭鈺人、乙木門代表阮小紅出場。
”太極門是武當門的俗家弟子,他們代表的是武當派,所以不稱太極門。
阮天華朝通善大師行了一禮,一身藍衫,步履瀟洒的退了下去。
羊樂公嘻開大嘴,呵呵笑道:“於小兄弟,你為咱五山派爭取了莫大的顏面,快坐下來歇一歇。
”※※※※※※※※※※※※※※※※※※※※※※※※※※※※※※※※※※※※※※接著走上來的是太極門的蕭鈺人,他已經脫去外衣,身著青綢勁裝。
年約二十二三,生得是劍眉朗目,只是臉型稍嫌清瘦,鼻子是個鷹鉤鼻,但不失為英俊少年,手中提一柄古銅鞘的長劍,目光流轉,顧盼自豪。
阮小紅穿一件天藍長衫,長劍懸在束腰帶上,身形稍嫌矮小,可也是個風流俊俏的美少年。
伏大娘看到小紅,自然立時認出來了,她當然也看到桑鳩婆了,心中暗道:“小紅幾時拜在桑鳩婆門下去了?”蕭鈺人、阮小紅朝通善大師三人行了一禮,退到場中,兩人對面站停。
蕭鈺人抱拳道:“阮兄幸會,你我懼是佩長劍,咱們這一場自然是使劍了。
”阮小紅點頭道:“閣下說得極是,在下兵刃拳掌悉聽尊便,閣下要使劍,亦無不可。
”蕭鈺人是太極門傑出弟子,平日眼高放頂,服過誰來?聞言不覺朗聲一笑道:“阮兄既然兵刃拳腳無所不精,咱們比長劍時,一樣可以使出拳腳來,不知阮兄意下如何?”他太極門不但以太極劍馳譽武林,太極拳掌更是名聞天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