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梅道:「正是,陸曼玲武功已臻化境,又得風塵神乞長孫琰之助,婢子武功微薄,不願輕舉妄動,展天行上官相等人又志在必得,終須掀起一片腥風血雨,何況這黑衣蒙面人施出欲擒故縱之策,用意至為陰譎┅┅」奚鳳嘯道:「姑娘是說從黑衣蒙面人身上定可找出陸曼玲下落,但依在下看來,陸曼玲也是心計至工,她未必就不知道黑衣蒙面人心意。
」春梅嬌笑道:「鷸蚌相爭,才可漁翁得利。
少俠睿智無匹,見機行事,毋須婢子多言。
」說著,忽伸縴手指向湖心遠處,接道:「婢子所料不差,陸曼玲不是也來了麽?」奚鳳嘯不禁一怔,循著手指望去,只見一支畫航飄浮駛來,首尾各挑起一支流蘇宮燈,紅焰映射朦朧如步。
帷幕半卷,隱約可見陸曼玲與風塵神乞長孫琰相對而坐,老化子正舉碗豪飲,兩腋風生,陸曼玲仍然玄巾蒙面裝扮。
席旁侍立著四個捧劍女婢,船首分站著一雙彪形大漢,兩目精芒如電,分明身負內家絕學。
奚鳳嘯暗暗稱異,忖道:「看來春梅已預知陸曼玲的行蹤,他同行似並非一人。
」不禁目露疑容道:「姑娘此來僅你獨自一人麽?」春梅道:「還有崔星五大俠。
」奚鳳嘯長長哦了一聲,繼又問道:「那麽你小姐有何人侍奉,丟下她孤伶伶一人,恐怕┅┅」春梅見奚鳳嘯神情憂急關切,忙道:「少俠放心,小姐在京自有人侍奉,何況鐵面鍾馗杜長齡亦已趕奔燕京而去。
」驀地,湖畔衝起一道旗花,夜空中頓現流射紅焰,映出奪目異彩。
陸曼玲所乘那支畫舫頓時落篙拴住湖心,船首一個彪形大漢長身一躍翻落在船尾,雙掌交叉護在胸前,炯炯目光凝向那旗花放出之處。
四個女婢疾然旋身,面向外立,劍尖斜挑凝式「笑指天南」,這是內家劍學一式絕招,源出於武當,春梅看得真切,只覺心頭微震。
陸曼玲與長孫琰仍若無事般,身形坐著未稍移動,春梅悄命船娘將乘舟不可靠得陸曼玲畫航太近,船娘幾曾見過這等怪事,不由驚得小鹿撞胸,怦怦直跳。
只見三條快舟,魚貫銜隨,疾行似箭般,向陸曼玲所乘畫舫而去。
為首一舟船首站立著青衣少年,年約廿三四歲,玉面朱唇,雙目精芒炯炯,含蘊著冷森氣味。
其餘兩舟載著十六個錦衣武士,在月色這下分外壯觀雄偉。
青衣少年含笑朗聲道:「陸姑娘真是信人,在下為事所誤,來旦一步,望乞海涵是幸。
」炯然目光注視那艘畫舫上。
但聽風送陸曼玲語聲道:「尊駕函中之言如是實在,不妨過舟一敘。
」青衣少年微現躊躇之色,但立即朗聲笑道:「在下約請僅限姑娘一人,此事非但關係姑娘生死,而且影響整個武林,姑娘如相信得在下,請撤除從人,在下自當過舟一談。
」陸曼玲道:「我舟中之人均是忠誠不二,決無外泄之虞,尊駕故作神秘,心懷詭詐,我怎能相信尊駕是個謙謙君子,何況我猶未知道尊駕真實來歷┅┅」青衣少年突然仰面發出清澈長笑道:「久聞姑娘機智過人,今日一見,果然不差,但姑娘疏忽了一點,在下處心積慮數月,周署萬全,姑娘寥寥八人,實逃不出在下嚴密伏樁,天羅地網之下,奉勸姑娘,還是俯首認輸為上。
」陸曼玲冷笑道:「我與尊駕有何怨仇,值得尊駕處心積慮圖謀於我?」青衣少年哈哈朗笑道:「在下說過,茲事體大,足以影響整個武林,不便明言相告,但一俟姑娘為寒舍上賓時,自然明白。
」陸曼玲冷冷笑道:「只怕今晚尊駕意願如同夢幻泡影,弄巧成拙了。
」青衣少年道:「姑娘不過倚仗長孫老乞兒,誤認有恃無恐,不是在下故作狂妄,老乞兒自身難保,未必護得住姑娘。
」風塵神乞長孫琰聞言不由氣往上撞,霍地立起。
陸曼玲微一搖手,示意老化子不宜輕舉妄動,暗道:「侄女不知他已處心積慮,一時託大前來應約,他雖未必困得住侄女,但惡戰難免,伯父還怕沒有舒展筋骨的機會麽?」長孫琰怒哼一聲,倖幸然又坐了下來。
又聽陸曼玲道:「尊駕無非欲奪取我那口碧虹劍,此乃身外之物,有何可珍,尊駕實用不著這等鋪排,只消派一介之使明言相借,立即慨允交出。
」青衣少年不禁一怔,道:「在下不信姑娘之言?」陸曼玲冷笑道:「我一言九鼎,決無更易,不像你們鬚眉男子,口蜜腹劍,什麽無恥之行,都做得出來。
」青衣少年聞言不由玉面一紅,目中泛出一抹狠毒殺機,口中卻朗聲大笑道:「如此說來,在下可算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用手一指舟為首錦衣武士,低語了數句。
那錦衣武士立時身形一振,撥空而起,身法美妙兩臂一張,盤旋飄落湖面,施展燕子三抄水身法,幾個起落,已沾上陸曼玲所乘船首。
立著船首的彪形大漢忽綻出一聲春雷似大喝道:「跪行進入。
」那錦衣武士聞得喝聲,只覺心神猛震,不由臉色大變,獰笑一笑,昂然直入。
彪形大漢斜閃一步,身軀迅疾無倫的一個旋轉,右手兩指飛點錦衣武士脈門要穴。
這─式是崑崙不傳之秘「旋風摘斗」,奇奧不則,令人難以防衛,指式迅如雷奔,錦衣武士若被他點上,必然當場斃命無疑。
指力如割,堪堪點上錦衣武士脈門,錦衣武士心神凜駭之下卻臨危不亂,身形突往前栽化為「風沾揚花」,右肘橫撞對方兩指,左掌暗運重手法猛推向彪形大漢小腹「氣海」重穴。
身形變化奇詭,出手部位攻其必救,彪形大漢暗驚這青衣少年手下俱都是如此武功高強,今宵之勢諒凶多吉少,不禁深深憂慮,忙倒踩七星步疾閃而開。
他一退又進,展開掌貳,疊涌如潮向錦衣武士猛攻而去。
錦衣武士亦搶攻出於,迅如雷電,展開一場生死拚搏。
青衣少年似胸有成竹,嘴角含著一絲耐人尋味的譎笑,兩道炯炯眼神竟不向陸曼玲舟上望一眼,卻凝注在奚鳳嘯舟上。
突然,青衣少年嘴唇略動,右側梭形小舟向奚鳳嘯座舟駛去,須臾靠近,一個錦衣武士沉聲喝道:「兩位如非陸曼玲之友,請即離去,免受無妄之災。
」奚鳳嘯冷笑道:「在下泛舟游湖,又不幹官府例禁,你們江湖人物是越來越肆無忌憚了,在此有王法之處,竟公然尋仇兇殺,哼,你認得在下是誰麽?」錦衣武士聞言不禁─怔,真摸不出奚鳳嘯底細,奚鳳嘯除了面目森冷之外,氣度雍容,滿口京腔,神似一介貴胃,那女的端莊秀麗,不顯輕佻,大家風範,暗道:「這一男一女八成是王侯子弟,官宦千金,我等武林人物實犯不著招惹官府。
」心念一定,右手略擺,疾轉船首如箭駛向青衣少年之前低語了數句。
青衣少年微皺歷不語,目光移向陸曼玲舟中。
突然,彪形大漢一掌擊中錦衣武士胸脯,轟的一聲如中敗革。
這一掌之力,何止五百斤,彪形大漢只覺虎口欲裂,震得倒退了兩步。
錦衣武士身形一晃,不退反進,雙掌快如風攻出九招,辛辣已極。
彪形大漢先機盡失,被錦衣武士疾快凌厲的招式逼得一連後退至舷上,哎喲一聲,失足墜下湖中。
艙中疾掠出一雙女婢,厲叱出聲,兩支長劍寒光電奔向錦衣衛而去。
錦衣武士鼻中冷哼一聲,掄掌迎攻。
他掌式愈攻愈快,宛若疾風驟雨,雙劍卻越來越慢,劍鋒所指,竟似朝無數不同方位刺來,非但將錦衣武士凌厲掌式逼得盪了開去,而且身形連連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