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庵主連手中拂塵都未揚起,就被巨網罩住,她依然凜立網中,並未掙扎,沉聲道:「文施主要把老婆子怎樣?」文如春含笑道:「在下只是奉命邀請庵主在架一行,並無絲毫惡意。
」他不待桂花庵主再說,跨上一步,右手抬處,兩尺長的鐵尺朝桂花庵主身上虛空連點了幾點,才回頭朝崆峒五矮笑了笑道:「孔兄五位辛苦了,現在可以鬆手了。
」五人手上一松,然後走上前,解開巨網,由孔老五收好。
原來這張巨網,號稱「崆峒天錦網」,乃是崆峒五矮昔年從一處盜窟中得來的,當時五矮已有兩人被擒,最後合三人之力,破去盜窟,因此網不受刀劍,五矮從不使用兵刃,就利用這張網擒敵,號稱「崆峒天錦網。
」文如春早就聽說崆峒五矮有一張刀劍砍不斷的天錦網,才有意收伏五矮,收為己用,不料正好遇上五矮和梁山的兩個女矮結盟,成為崆峒七矮,意外又多了兩個幫手。
丁天仁眼看溫九姑、桂花庵主先後被擒,心中一直在考慮自己要不要出手?繼而一想:文如春曾說奉教主之命來請桂花庵主的,莫非和擎天手金贊臣等人失蹤有關?自己何不跟蹤下去,看看他們把人送往何處?再作道理。
一念及此,也就忍了下來,這時文如春要崆峒七矮守在階前,自己提著溫九姑,朝里走去。
七矮聽他說過和溫九姑有仇,往裡行去,自然是去處置溫九姑了,備幫各派處置叛幫的人,各有規矩,他們自是不便看到。
丁天仁側身隱匿在第一進大殿後面的幃護神龕左側,第二進天井上發生的事,只隔了一道門戶,自可看得清楚,此刻文如春提著溫九姑朝第二進中間走去,階下又有崆峒七矮守著,自己無法走近,只好悄悄退出大殿,越過圍牆,一路往北繞去。
計算大概已在第二進後面,再越牆而入,掩近後窗,不聞絲毫人聲,丁天仁藝高膽大,輕輕撥開窗戶,弓身躍入,凝目看去,原來南首一間才是第二進,中間一問佛堂,文如春的話聲,就是從前面傳來。
這就悄悄掩近板壁,找了一處板縫,湊著眼睛瞧去。
文如春就坐在佛堂右首一把椅子上,溫九姑身子僵直就站在他面前三尺遠處,眨著眼睛,一臉俱是怒容。
只聽文如春笑嘻嘻的道:「九姑,你想不到會落到我手上吧?我已經喂你服了半粒「一陽丹」,半個時辰不用擔心寒毒入骨。
」他手中把玩著兩尺長的鐵尺,偏頭說話,語氣之中含有仇恨、得意和輕蔑之意。
溫九姑目露怨毒,厲聲道:「你究竟是什麼人?」文如春微曬道:「我當然不會真的姓文……」他慢條斯理的舉起手來,從面頰兩側輕輕揭下一張薄如蟬翼的面具,續道:「其實你早就知道我的來歷了。
」溫九姑臉色獰厲,沉哼道:「你是嶺南溫家的人,你是什麼人的兒子?」文如春笑了笑,又舉手戴上面具,才道:「九姑猜對了,我是長房大公子,在嶺南大家都叫我溫大公子。
」溫九姑道:「你是大哥的兒子,是他叫你來找我的?」文如春舉了下手中鐵尺,笑道:「幾十年來,我爹無時無刻不在想念著九姑,但沒有尋獲這柄通天犀迷天尺之前,就是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來找九姑。
」他口中說的通天犀「迷天尺」,就是他手中這柄兩尺來長的鐵尺,鐵尺是百練精鋼鑄制,中間接置有溫家極厲害的「迷天香」只要輕輕一按,即可噴出一縷極細的香氣,可以傳送到兩丈來遠,人畜只要聞上少許,就會昏迷過去,這「迷天香」的秘方不載在「迷經」之上。
迷天尺的另一頭,裝有一塊通天犀角,專解各種迷毒,是溫家祖宗為子孫預留的一步,萬一「迷經」遺失,也有迷天尺可制。
溫九姑問道:「你們怎麼找到的?」文如春陰笑道:「溫家不幸出了你這個九姑,竟然欺祖滅宗,塗去「迷經」上最重要的兩張秘方,但溫家祖宗有靈,咱們終於在夾牆之內,得到了此尺……」溫九姑急急問道:「還有什麼?」文如春陰森的道:「當然還有……嘿嘿,譬如可以讓你終身笑口常開的「安樂散」……」溫九姑尖聲道:「你既是大哥的兒子,我就是你姑姑,你還不解開我穴道?」文如春森笑道:「不錯,你是我姑姑,我也應該解開你穴道,不過……」溫九姑道:「你要和我講條件?」「不錯!」文如春點頭道:「但也不能算是條件,否則……嘿嘿,別說寒毒入骨,會終身殘廢,我爹的意思,還要我喂你服下「安樂散」呢。
」丁天仁心想:他說「安樂散」可以使人笑口常開,那是什麼葯呢?溫九姑聽得臉色劇變,尖聲道:「不要,不要!」文如春笑道:「九姑,你自然不想變成笑口常開的白癡了,那就該把塗去的幾味主葯說出來才行。
」丁天仁聽到這裡,不禁暗暗失笑,服了會使人變成白癡,居然叫安樂散。
溫九姑道:「那幾味主葯,老婆子一時記不清,最主要的這幾味主葯,各有君臣佐使的配合,份量更是絲毫不能有誤,老婆子都記在本子里,那會帶在身上?」文如春問道:「那本子你放在哪裡?」溫九姑道:「老婆子經年在外走動,當然也不會放在老家……」文如春道:「那你放在那裡?」溫九姑尖聲道:「老婆子最放心的地方,就是桂花庵,當然把本子留在這裡了」。
桂花庵主名動武林,她把重要的記事本子留在這裡,自然萬無一失。
文如春當然深信不疑,說道:「那很好,只要你交出本子,我自會替九姑解開穴道,也可以把半粒「一陽丹」一併給你。
」溫九姑微微搖頭道:「不,你必須先解開我的穴道,我才能領你去取。
」文如春豁然一笑道:「好,在溫大公子面前,諒你也逃不出去。
」話聲一落,果然揮手在溫九姑身上連拍了三下,丁天仁心想:「此人口氣不小,似乎絲毫沒把溫九姑放在眼裡。
」溫九姑頓覺全身一松,手腳也活動了,她也是心機極深的人,同時口中說了聲:「好,你隨老婆子來。
」舉步朝外行去,文如春收起鐵尺,從容舉步,跟著溫九姑走了出去。
丁天仁慌忙退出後院,縱身上屋,隱住身形,朝下看去,只見溫九姑領著文如春已從走廊析入西首一條小徑,他因階前有崆峒七矮守著,只好循著屋脊悄悄過去,到了盡頭,再躍落地面。
原來這第二進右首,另有幾間房舍,圍成一個小院落,溫九姑、文如春二人朝坐西朝東的三間房舍中間一間推門走入。
丁天仁立即跟了上去。
掩到左首石欞窗下,往裡瞧去。
這是一間小客堂、左右各有一道門戶,掛著藍白花布棉簾,敢情是兩間卧室。
小客堂中間掛一幅觀音大士畫像,還供著一盤水果,桌上有一個鼎形的古鍋香爐,足有一尺多高,爐中還插了一大把香棒,顯然每天都有人上香。
溫九姑跨入客堂,就在左上首一把椅子上坐了下來,冷聲道:「現在你可以把半粒「一陽丹」給我了。
」文如春問道:「小本子呢?我拿到了自會給你。
」溫九姑沉哼一聲道:「小本子用紙包著,就放在香爐里,你自己去取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