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天仁拜了下去,說道:「弟子今天一早,就要來探視師叔傷勢的,如今也是跟師叔拜別來了……」說到後來,忍不住流下淚來。
除了師傅,無能大師是最痛愛他的,所以淚水忍不住奪眶而出。
「起來。
」無能大師黯然道:「峨嵋派封山,你不是寺裡的佛門弟子,所以要下山,這是寺裡的規矩。
」丁天仁站起身,點頭道:「弟子知道。
」無能大師又道:「師叔昨晚中了隗通天一記「寒冰掌」,差幸師叔有「心燈撣功」護住經脈,經大師兄助我運行真氣,已無大礙。
」他目光一直看著丁天仁,問道:「天仁,你身上那方玉珮,是那裡來的?」丁天仁道:「是中秋晚上,弟子在萬佛頂遇上的大哥送給弟子的。
」「那是怎樣一個人?」無能大師驚異的問道:「你把當時經過詳細說一遍。
」丁天仁覺得師叔神情有些異樣,就把當時經過詳細說了一遍。
「丁大衍?」無能大師沉吟半晌道:「莫非就是他……但他怎麼會有辟邪玉符的呢?又怎麼把玉符送人……」他這幾句話,好像只是在自說自活,並不是在問丁天仁。
丁天仁覺得奇怪、問道:「師叔,你老認識大哥嗎?」「哦。
」無能大師微微搖頭道:「我不認識他。
」接著又道:「你這位大哥既然把玉珮送給你,你要好好保管,不可失落了。
」丁天仁望著師叔問道:「師叔,這塊玉珮是不是很重要?」「這個……師叔也不知道……」無能大師道:「但人家好意送給你,自然要好好珍惜它了。
」丁天仁看得出來,師叔好像沒有說出來,但師叔好像知道這方玉珮很重要的原因,他不肯說,自己也就不好多問。
無能大師忽然輕輕歎一聲道:「你要下山,就早些下去了,以後……師叔是指行走江湖,要處處留心,不可輕信人言,交友更宜謹慎,坑你的人,往往就是你的朋友……」他回過身去,取出一本薄薄的手抄本,遞了過來,說道:「你上山六年,已經練過掌劍,內功已有幾分火候,還沒有練過點穴功。
這本點穴法,不是本派武學,但手法之奇,勝過本派甚多,下山之後,不妨多加練習,這上面已經解說得很清楚,可以無師自通的,你拿去吧。
」丁天仁感激得幾乎又要流下淚米,急忙從手接過道:「多謝師叔成全,弟子感激不盡。
」無能大師道:「你該走了,記住,封山期間,千萬不可到寺裡來。
」丁天仁合十躬身道:「弟子記下了,師叔保重,弟子走了。
」他退出精舍,走到前進,穿過大天井,就看到小師兄明遠站在大門口。
他看到自己,老遠就奔了過來,一把緊抓自己臂膀,道:「師弟,我到處找不到你,還以為你已下山去了。
後來聽守山門的師兄說,你還沒出來,所以守在這裡。
」丁天仁感激的道:「謝謝你,小弟剛去看了八長老才出來。
」明遠依然抓著他臂膀,邊走邊道:「真弄不懂我們為什麼要封山?封山,為什麼一定要你下山呢?」丁天仁道:「師傅發現本派「心燈禪功」不足以抗拒雪山派的「寒極神功」,才決定封山的。
」明遠激動的道:「那為什麼一定要你下山呢?」丁天仁道:「因為小弟不是出家人,不能留在寺裡……」明遠道:「大家都在說,昨晚隗通天的突然離去,可能是看到你那塊玉珮的緣故,因為當時他口中曾驚呼出「辟邪玉符」……」丁大仁突然想到無能大師問自己玉珮的時候,神情有些異樣,但又不肯說出來,不覺腳下一停,急急問道:「小師兄,他們還說些什麼?」明遠雙手一攤,道:「沒有了,但大家有一種感覺,隗通天看到你掉出來的那塊玉珮,臉有驚悸之色,所以猜測他的退走,可能和你的玉珮有關。
」兩人又開始並肩走著,跨出大門。
明遠偏頭問道:「小師弟,你那玉珮那裡來的?」丁天仁道:「是我大哥送的。
」明遠奇道:「你不是沒有兄弟姐妹的嗎?怎麼鑽出一個大哥來了?」丁天仁道:「他也姓丁,小弟的義兄,哦,小師兄,你該停步了,不用再送了。
」「你只管走。
」明遠又拉著他手臂,說道:「我要送你下山,這一別要十年後才能見面。
」他這麼說了,丁天仁只好由他送了。
明遠一直送到山腳,才互道珍重而別。
峨嵋派伏虎寺封山了,丁天仁下山,就不能攜帶鐫有「峨嵋派」字樣的長劍下山。
他下山時把長劍留在禪房床鋪上,不帶隨身兵器走在路上,只是一個普通行人而已,就不會引人注目。
這對丁天仁來說,未始不是一件好事,因為從下山開始,人家不注意他,就是他注意人家的時候了。
這裡還是屬於峨嵋山區,路邊正好有一家松棚搭蓋的酒店,棚下放了三四張板桌,供山區行旅歇腳之用。
時光漸漸接近午牌,松棚下兩張板桌上已經有人坐著,丁天仁走入棚下,在一張空桌上放下包裹,拉開板凳坐下。
左首靠裡首一桌,是一個貨郎,桌邊還放著貨郎擔,外首一張桌上,坐著三個人,卻十分搶眼。
因為這三人一式藍布勁裝,肩頭背著厚背鋼刀,刀柄掛著雪一般的白綢,這一身裝束,正是雪山派的人。
丁天仁不覺心中一動,暗道:這裡還是峨嵋派的地方,雪山派的人在這裡打尖,想做什麼?這時店家送來茶水,間道:「客官要些什麼?」丁天仁道:「你給我來一碗麵,再切些滷味就好。
」店家答應一聲,退了下去。
丁天仁拿起茶盅,輕輕喝了一口,一邊凝神想聽聽左首三人說些什麼?那知雪山派這三個人各自低頭吃麵,誰也沒有作聲。
丁天仁聽了一會,聽不到他們說話,心中更是起疑,暗道:他們分明怕洩漏口風,才不說話的,看來他們一定有什麼行動了,這事不給自己遇上,倒也罷了,既然給自己遇上,就得要弄個明白才是。
不久,店家送來一碗湯麵,一盤滷味,丁天仁也就自顧自的吃了起來。
左首三個漢子,先前對丁天仁在右首桌上坐下之際,也曾經回頭打量,但因丁天仁只是一個大孩子,身邊除了一個花布包裹,並無隨身兵刃,也就不再注意,但他們依然沒有開口說話,吃畢酒菜,就起身付賬,走出松棚。
丁天仁四顧一眼,然後遠遠的跟了下去。
前面三人走了半里光景,忽然捨了大路其實只是較寬的山徑,朝右首一片長滿了松林的山坡小徑行去。
丁天仁看他們行徑,越發料到這三人必有事故,掩近松林,就一下閃入林中,以松樹作掩護,悄悄尾隨著三人下去。
山綠溪轉,松林依然十分濃密,是以丁天仁雖然一路跟蹤隨著三人,但三人卻一無所覺。
現在山徑已經似有若無,群山綿綿,山勢漸見荒涼,前面三人依然一路疾行,似乎還未到地頭。
丁天仁在峨嵋伏虎寺住了六年,但一直待在寺裡,難得出山門一步,是以對峨嵋山並不熟悉,但他知道峨嵋山周圍千里,自己跟他們只走了一個多時辰,最多也不過走了三五十里,自然還在峨嵋山範圍之內了。
「他們究竟要去那裡?」丁天仁心中雖然這樣想著,但自己已經跟了這許多路,終不能半途而廢,就這樣,還是繼續跟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