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間浪子二十部小說 - 第1366節

天寧子道:“咱們把人分幾撥上路,最好還是分幾個梯次,趕到少林寺再集合,這是好主意,事不宜遲,通濟大師自然準備立時上路了,貧道和大師同行,作為第一拔好了,但第二撥,最好在午夜出發,第三拔明日清晨也須出發,這樣才前後可以呼應,互相照應,不致中途遭人襲擊。
”通濟大師站起身,連連合十道:“道兄說得是,貧衲就是準備即刻動身。
”天寧子跟著起身道:“貧道和通濟大師為第一拔,諸位道兄大家不妨先商量商量,那幾位第二撥動身,不過第二撥的人,抵達少室北麓,就得和咱們第一撥合在一起,進入少林寺去。
從第三撥開始,才是在寺外和白蓮餘孽動手的隊伍。
”東海采薺叟含笑道:“老朽省得。
”通濟大師朝大家連連合十,說道:“諸位道兄,貧衲那就先走一步了。
”邵南山和丁少秋等人,一路送出大門,才行迴轉,回入大廳,這時酒筵已收,由花字門女弟子給每人沏上了茶。
不多一會,西花廳的女將們,也一齊趕來。
東海采薺叟等大家落坐之後,就站起身,高聲道:“老朽真想不到白蓮教餘孽,除了姬七姑這一幫人之外,還會有第二股出現,而且居然敢向少林寺下手,如今咱們第一撥由金羅漢通濟大師、武當天寧道長率同門下弟子,業已出發,方才老朽和各位掌門人研商的結果,咱們現有人手,分為留守與趕援兩類,先說留守,這是極為重要之事,因天南庄雖已擊潰,但除了為首的姬七姑,盛錦花,常清風等三人已死,其羽黨諸如扶衛武士和嶽麓觀道士,不下三百人,萬一被人乘機收編,再來侵犯,這一點,不可不防……”大家都沒有開口。
東海采薺叟續道:“因此大家的意見認為由邵南山、柏長春、伍世賢、丁福、留守太行山丁家莊。
松雲子和白鶴門弟子留守白鶴觀,松雪子及玉皇殿道友留守玉皇殿。
況南強及武功門弟子留守武功門。
另外加派八卦門謝傳忠、丐幫南昌分蛇主蒼鷹白仰高、鄙陽水寨劉行三位為輔,協同留守,並擔任這幾處的支援和通訊事宜,只要一處有警,其他三處立時可以趕來支援……”口氣微頓,接著道:“諸位莫以為留守沒事可做,主要還是防範白蓮教匪徒乘機再占踞這幾處作為他們基地,進而擾亂江南武林,這一任務,依然十分艱巨。
”邵南山道:“既然會長安排好了,兄弟自當遵命。
”東海采薺叟含笑道:“老朽就怕你們不甘寂寞,這樣就好……”說著從桌上取起一張名單,念道:“第二撥由少林俗家掌門仲子和為首,黃山萬天聲、門李瘦石、淮揚派羅天義、通臂門畢友三、形意門宋德生、花字門逢天游七人組成,今晚子時出發,趕到少室北麓,和第一撥人會合,進入少林寺,等咱們趕到少林,裡應外合,一舉破賊。
”仲子和等七人同時抱拳領命。
東海采薺叟接著宣佈道:“第三撥也就是咱們正式趕援少林的第一撥,由老朽和洞庭釣叟徐聯、白鶴門松陽子、華山派齊逸雲、少雲父子,夏天放、丐幫李鐵崖、長老向風亭、白繼善、王有福、姜長貴和丐幫弟子三十名,定明日清晨出發。
”大家早經議定,自無異詞。
東海采薺叟又道:“第四撥由祝秋云為首,姚淑鳳、丁小鳳、何香雲、謝香玉、任香雪和九名女弟子。
花字門易天心、魚巧仙、白靈仙、劉寶香、沈雪娟、女弟子三十二名,和峨媚派的艾大娘、柳青青、池秋鳳、姬青萍,定明日中午出發,到少室北麓集合,正式和白蓮教匪徒正面交戰。
”祝秋雲等人也一起拱手領命。
東海采薺叟含笑道:“好了,大家都已分配好了,現在請隨意用茶,第二撥的人,稍事休息,到時就該出發了。
”大家因須長途跋涉,就各回賓館休息,半夜子時,由少林南派俗家掌門仲子和為首的第二撥準時出發。
()歡迎訪問龍騰小說網請記住收藏!我們的網址 網站手機版閱讀!直接訪問網址即可!正文 正文 護花劍第四十五章爾虞我詐更新時間:2014-08-30 05:49:44 字數:64066()>-----「第四十五章」爾虞我詐第二天清晨,由東海采薺叟為首的第三撥也準時出發了。
奉命留守白鶴門的松雲子、留守玉皇殿的松雪子、和留守武功門的況南強也隨著走了。
由少林派俗家掌門仲子和為首的第三撥人馬,人數—雖然只有七人,卻有五位掌門人。
其餘二位,一是黃山萬松山庄莊主萬天聲,黃山雖然不是門派,但黃山世家,卻有三代擔任過武林盟主,不僅是江南,就以整個武林而言,黃山可說是武林第一世家,萬天聲在江湖上的聲譽,依然一言九鼎。
另一位逢天游,在名義上雖只是花字門的一個副總監,那是花字門上代門主曾救過逢天游,江湖上人講究知恩圖報,不計名利,其實逢天游三個字,在二十年前早已是名滿大江南北的劍術名家,一柄闊劍,縱橫江湖,罕有對手。
這第二撥人馬,因為要會合第一撥,進入少林寺,和第三拔、第四撥裡應外合,人選自然要安排得十分恰當,這是經過東海采薺叟和洞庭釣叟、白鶴門松陽子、武功門邵南山等人精心籌劃,挑選出來的,每個人可說都是頂尖高手,才能勝任這一任務,對少林寺來說,前去支援的人,不是一派掌門,便是武林中知名人士,也就不會感覺到難堪。
第二拔人馬雖然和第一撥出發的時間,相距差不多有兩個半時辰,但第一撥人中的少林羅漢堂弟子,在沿途都留下了記號,和後面的人相距不過幾十里路程,自可一路跟了下來,不致失去聯絡。
第二天清晨,他們趕到張家山,忽見一名灰衲僧人伺立道左,看到仲子和等人,立即雙手合十,迎了上來,朝仲子和躬身施禮道:“弟子一悟,拜見仲師叔。
”仲子和一怔道:“一悟,通濟師兄他們呢?”一悟躬身道:“弟子奉通濟師叔之命,來給師叔一行作嚮導的。
”仲子和問道:“通濟師兄怎麼說呢?”一悟道:“通濟師叔因發現路上似有賊人跟蹤,除已通知第三撥,咱們第一、第二兩撥,不宜和賊人照面,才決定改道,並派弟子前來替師叔作嚮導的。
”仲子和一手拈鬚,微微頷首道:“如此也好,唔,咱們現在該如何走法?”一悟道:“弟子給師叔諸位帶路,”說完,就走在前面領路。
仲子和等人當然不疑有他,一悟的所謂改道,依然一路北行。
由三陽橋偏東,經徐家渡穿行九嶺山,第三天傍晚。
趕到九仙陽。
但見群山起伏,人跡已稀。
這時更是暮靄四合,金風漸厲,一悟來至一顆數人合抱的大樹之下,指著一堆木柴餘燼,說道:“看來通濟師叔一行,中午就在這裡打的尖。
”逢天游嘿然道:“他們中午在這裡打尖則可,咱們一行人方才有村子不借宿,都要住在這裡露宿一個晚上?”一悟陪笑道:“逢大俠請多多擔待。
咱們第二撥為了避人耳目,才不去村子借宿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